第六百一十二章 君臣对峙
自从干掉了耶罗贝鲁,并安排人手接管镇南王府的资源开始,伊乐郡主就已经料想过了各种后果,其中当然不会少得了被朝廷问询这一项。
而且她也清楚,她这般大肆侵占镇南王府的产业,肯定也会惹到其他人的关注,早晚会有人拿耶罗贝鲁失踪的问题在她身上做文章。
所以镇北王耶赫齐这次进宫面圣,可以说全都在她的预计当中。
“伊乐,现在皇帝宣你进宫的圣旨就在路上,用不了多久就要到了,你可是早就想好要怎么跟皇帝说了?”
在意识到一切都尽在伊乐郡主的掌握之中以后,姜浩也是彻底放松下来,随后略带好奇的询问道。
“夫君放心吧,皇帝无凭无据的,只要我打死都不承认,就算他怀疑到我的头上也没用,况且今时不同往日,有些事,我也不需要像之前那般谨小慎微了。”
伊乐郡主嘴角微微扬起,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容。
在修为没有达到宗师境圆满之前,她确实制定了一些面圣的策略,可眼下她不但超越了宗师境圆满,还成为了无比强大的修真者,那么之前的那些策略,无疑可以更大胆一些。
皇帝又如何?朝廷又能怎样?如今的森吉德家族,已经不需要再看皇帝的脸色行事了。
“那行吧,我也不问了,等下你进宫之后,我就在暗处看着,记住,不用给皇帝老儿面子,他要是敢对你不利,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见到对方如此自信,姜浩干脆也不再多问,因为等下他肯定是要跟对方一起进宫的,毕竟,以对方筑基期的修为,还不至于无所顾忌,万一伤到可就不好了。
“咯咯咯,夫君不是说不参与世俗之事么,怎么现在又说话不算数了呢?”
听到姜浩也要跟自己入宫,还要在暗处保护自己,伊乐郡主不由得心中甜蜜,但还是笑着打趣了一句道。
“咳咳,我是说过不管世俗之事,但这不是涉及到我自己的女人了么,正所谓特事特办,终究是有例外情况的。”
姜浩被伊乐郡主问的有些心虚,但还是一本正经的解释道。
他不让伊乐郡主参与世俗之事,主要是担心对方扰乱了历史的进程,可眼下对方都成了自己的女人了,他总不能还什么都不让对方做吧?
况且他最近思来想去,总觉得历史都已经既成事实了,真的有可能因为他的一些参与就发生改变么?这好像根本就是一个悖论吧?
历史就是历史,是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过后形成的一本书,这本书既然已经写完,上面的文字又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变成其他文字呢?
就像他之前救了刘伯温,虽然刘伯温跟历史记载的结果并不一样,可那些历史,不还是像现代看到的那样么?他又没有参与过那些历史的写作。
而刘伯温活着与否,显然也没有让后世的情况有任何的改变。
还有玄武门之变,他坚信肯定是自己的提议影响到了李世民,可李世民对于史书的记载,他有参与过一丝一毫么?好像也没有吧!
说白了,不管他在古代做了什么,显然都不会影响到历史的记录,也许即便他干掉了某个皇帝,没准儿人家都能暗中换一个,以此来稳固大局,不让外人知晓。
简而言之,他在古代的出现,十有八九也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夫君,我知道你的忧虑,不过你尽管放心,我做事还是很有分寸的,绝对不会让夫君为难的。”
伊乐郡主并不知道姜浩心中所想,她只认为这是姜浩对她的关心和放任,为了她不惜违背修真者的原则,说白了,这就是满满的爱啊!
“啊这………你明白就好。”
姜浩嘴角抽了抽,知道对方肯定是误会了,不过这种事他显然不会解释什么,就让这个美丽的误会一直持续下去好了。
“郡主,宫里派人来王府传旨了,王爷让殿下赶紧去正殿呢!”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下人的声音,打断了二人的情意绵绵。
“夫君,我等下就直接跟传旨太监进宫,夫君倒也无需暗中保护,我自己能应付得来的。”
听到下人的通报,伊乐郡主面色稍正,随后对着姜浩开口道。
她对自己如今的实力有信心,更何况森王府也不是软柿子,皇帝也断然不敢轻易把她怎么样,毕竟还要指望森吉德家族为朝廷效力呢!
“你尽管去,我会在暗处为你掠阵,记住,天塌下来由我给你顶着,谁也别想伤到你。”
姜浩点了点头,随后一脸郑重的保证道。
“恩恩,那我去了。”
听到姜浩之言,伊乐郡主心中越发甜蜜,同时也是充满了底气,有姜浩这样一位神仙一般的人物做后盾,这个世上真的没什么值得她畏惧的了。
在姜浩脸上轻轻一吻,她这便推门离开,准备去会一会好久不见的皇帝陛下。
“这里距离皇宫也不远,要不就在这监视着好了,就当是修炼神魂了。”
等到伊乐郡主离开,姜浩略作思索,干脆就直接躺到了伊乐郡主的床上,远程监视一切,到时候真的出现危险的话,无非就是瞬间就能赶到了。
“这床睡着是真不舒服,看来抽空得弄一个好点的大床过来,毕竟今后少不了要在大元朝就寝,床不舒服怎么行呢?”
古代的硬板床都是木头打造的,虽然用料确实很不寻常,但上面的铺盖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所以必须要改造一下。
当然了,改造也绝对不是改造这里,只能是去改造外面那套府宅,毕竟,他今后陪伊乐郡主修炼动静那么大,要是在人多眼杂的王府里,那还不得让人给直播了啊?
……………
传旨太监来到森王府,很是客气地传达了皇帝的口谕,随后,伊乐郡主便是跟着对方直接进宫。
没多久,伊乐郡主就来到了久违的皇宫,并且在一个个太监的引导之下,来到了皇帝所在的书房,见到了许久未见的皇帝。
“伊乐森吉德,参见皇帝陛下。”
看着坐在宝座上看书的老皇帝,伊乐郡主的脸上闪过一丝感慨,随后恭恭敬敬地弯腰行礼道。
上次见皇帝,还是在她十几岁之时,一晃几年过去了,这位皇帝陛下比她印象中苍老了太多太多,可见皇帝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一转眼,蒙托家的丫头都长这么大了,真是时光匆匆啊!”
忽必烈将手里的书册放到一旁,目光在伊乐郡主的身上扫过,脸上闪过一抹毫不掩饰的惊艳之色。
他作为皇帝,后宫嫔妃一大把,可跟眼前的伊乐郡主比起来,那些女人实在是差了太多太多,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是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悄然溜走,让人防不胜防。”
伊乐郡主嘴角微扬,笑着对忽必烈附和道,脸上没有丝毫的紧张。
“哈哈哈,一直听蒙托说你熟读汉人书籍,看来这书读的确实不少,只不过,你只顾着学习汉人传统,怕是把我蒙古人的礼教都忘了吧?!”
忽必烈朗声一笑,似乎对伊乐郡主的文采十分赞赏,然而,说着说着,他的脸色却突然阴沉下来,语气也变得有些阴冷。
刚刚伊乐郡主只是简单的行了个作揖礼,并没有行跪拜礼。
可事实上,元朝自从建立开始,就已经废除了以往那些朝代只作揖不磕头的传统,眼下伊乐郡主见到他只作揖不磕头,他的心里自然是十分的不爽。
“陛下明鉴,如果臣女没有记错的话,陛下好像下过旨意,武道宗师面圣之时无需跪拜,只需行作揖礼,难道陛下忘记了么?”
眼看着忽必烈突然变脸,伊乐郡主却是微微一笑,随即不卑不亢地道。
作为一个古代人,她对于磕头什么的倒是并不抵触,尤其是身为蒙古人,从小接受的教导就是要对大汗磕头行礼,早就已经习惯了。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她不但成为了修真者,更是接受了姜浩的一些现代人的熏陶,对于磕头这种事已经打心眼里就不愿意。
刚好皇帝有过这样的旨意,她干嘛还要给对方磕头呢?
“武道宗师不需跪拜?这………”
听到伊乐郡主的回应,忽必烈顿时微微一怔,这才想起来,眼前的这个小丫头虽然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但却是一位难得一见的武学天才,如今早就是武道宗师了!
说得更直白一些,如果单对单的话,他都只能乖乖地把脑袋伸出去让对方砍,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后悔,应该把那位保镖喊过来护驾的,但现在再去喊,显然就不太好看了。
怪只怪他太过托大,觉得自己是皇帝,所有蒙古人都会对他敬畏有加,却是忘了眼前这丫头深受汉文化熏陶,未必会顺着他的意思来。
“咳咳,是朕有些疏忽了,既然朕早有旨意,那么你不跪也是正常。”
轻咳一声,他这时不禁往前挪了挪屁股,然后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时刻做好逃跑的准备。
虽然他打不过武道宗师,但以他的身手,跑一跑还是能做到的,而那位保镖就在不远处的房间,应该也能来得及救援。
“伊乐啊,你可知朕今日把你唤来,所为何事?”
虽然心里有些忌惮,但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否则岂不是白喊对方来了么?
而且若是就这么把对方放出宫,届时传扬出去,他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还请陛下恕臣女愚钝,实在不知陛下唤来臣女所为何事。”
伊乐郡主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皇帝的紧张,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有些好笑。
“你跟朕说实话,你真不知道朕找你来所为何事么?”
忽必烈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随后再次面色阴沉地问道。
“臣女说的就是实话,臣女真真的不知道陛下叫我来所为何事。”
伊乐郡主不甘示弱,一脸自然地回道。
“好,既然你跟朕装糊涂,那朕就干脆直说了吧,朕问你,你为何要残杀镇南王耶罗贝鲁?”
眼看着伊乐郡主根本不怕自己,忽必烈的眼神猛地一寒,随后一字一句的大声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