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拜年

翌日,宋芷是被一阵阵炮竹声炸醒的,想到今天是大年初一,少不得有同条街的孩子会上门来拜年。

孩子们来拜年,主人家自是不好不出面。

宋芷清醒过来后,在床上磨蹭了几下,终究还是起了床。

荣伯见到宋芷穿戴好出门,眼中便是一喜,他三两步走上前,先是同宋芷行了一礼,“小姐您既是起来了,能不能随老奴去前院给家里来拜年的小子发糕点、果子。”

“这从前原是老爷站在桌案前,给前来的孩子散发果子,但老爷满脸胡子,又一丝不苟的,那些孩子畏惧便不怎么看近前来.....”

宋芷没想到还有这事儿,想到舅舅为何至今还孤单一人,心下收敛思绪,点点头道:“荣伯不说,我便是也要去帮忙呢?”

荣伯脸上笑开,一边引着宋芷往前院走,一边笑意盈盈的道:“幸好今年有您在。”

宋芷听了这话,心中微酸涩,但也知道此事不是提议让舅舅成家的时候。

她跟着荣伯来到前院,门前的长条暗桌上,摆满了各式糕点、果子,就等着街坊四邻的孩子来家里拜年。

宋芷想到最日自己还做了不少糕点,一并吩咐厨娘,将之从厨房拿来。

两米长的案几上挤挤挨挨的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好吃的。

此时已天光大亮,按道理孩子们早已就成群结队的提着布兜子开始挨家挨户的给街坊四邻拜年。

可是宋芷在门前站了近一盏茶功夫,愣是一个小娃也没有。

问了荣伯宋芷才得知,原来是卫常远常年走商,为了显示人更为老成凶悍,特意留了浓密的大胡子。

街坊四邻的妇人们,见自家小子顽皮,便会以不听话,便将他们送到卫常远这处远远卖了,再看不到爹娘。

久而久之,就在这些孩子们心中沉积了恐惧,更是不敢往卫府门前凑,生怕被逮住远远卖了。

宋芷心中其实有一阵无语,这些做爹娘的也真是,为了管教自己孩子,也没必要给她舅舅安上这般凶悍的形象啊。

不过今年是大年初一,也不是计较这些时候,舅舅虽然嘴上不说,但她能看出来其实很喜欢热闹,和孩子的。

她想了想后道:“你去寻两个年纪稍大的孩子,将街上的孩子引过来。”

“就说来这儿拜年,不仅能吃到酥香斋的糕点,还有他们没吃过的金玉糕、金丝糕、牛轧糖.....”

荣伯会议,立即招来一名娃娃脸小厮,让其去办此事。

果然,没多久,两名大孩子身后跟着乌央乌央一群小孩子,往卫府这条街道来。

孩子们不禁想到爹娘恐吓的话,下意识的止住了脚步,畏畏缩缩的道:“我...我们还是去别家吧!”

在前面引路的大孩子,想到方才那小厮同他说的各种好吃的,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他嗤笑一声,“瞧你们那点胆子,怕什么...”

一小孩小小声道:“我娘说,那家人会卖小孩!”

其她年纪小的小小孩,听到这话不由后退了一步,脸色也白了白。

“笨蛋,那是你娘哄你们呢?”

“二柱,他们不去咱们去,我可听说了那卫府可是准备了酥香斋的糕点,还有许多咱们从前听都没听说过的糕点,果子,咱们快走,晚了怕是没了!”

孩子们见领队了走了,又听到说是城中最有名糕点铺子的糕点。

哪里还顾得上害怕,下意识的便小跑着追了上去,生怕晚了一步就没自己的份儿了。

待到跑近卫府大宅前,孩子一眼便看到了站在案几前的不是并不是那满脸络腮胡子的男子,反倒是一名漂亮的小姐姐。

跟上来的孩子们眼睛瞬间亮了,先前的犹豫瞬间抛诸脑后,唧唧叫叫的冲刺上前。

待到近前,孩子们一排溜的熟练站好,仰着小脑袋对着宋芷露出了豁了口的门牙。

宋芷被一双双澄澈的眼睛盯着,脸上也带出了笑意,“小朋友们,过年好呀,想吃什么点心自己拿!”

孩子们倒也懂规矩,并没有一拥而上的抢夺,其中一名年岁稍长的孩子,率先抱拳弯腰,“姐姐过年好。”

其他孩子见状,也纷纷有样学样,奶声奶气地抱拳弯腰,齐声喊道:“姐姐过年好!”

有那机灵的小子,见案几上摆了这么多吃食,嘴上跟茉莉蜜一般,一个劲儿的说着吉祥话。

荣伯在一旁看的,布满皱纹的脸庞笑成了一朵菊花。

这府里早该添些孩子的欢声笑语,老爷年岁也不大,要是能将自己的终身大事上些心就好了,如此来年府上也能添丁人口。

他的目光不由瞥向身后的二院,恰巧看到站在二院门口的老爷,见他神色柔和的看着这处,心中更是觉得怅然。

此刻的宋芷,并不止荣伯心中的感慨,忙着给胳膊短小,够不着糕点的孩子拿糕点。

他从桌案的左边,拿到右边,每一样糕点、果子,都拿上一份,好叫他们都能尝个鲜。

孩子们拿着鼓囊囊的布兜,一个个眉开眼笑,似乎从前避如蛇蝎的卫宅,也没有想象的那般恐怖。

大年初一不仅仅是平民百姓欢庆的日子,皇宫内,天还未亮,皇帝便已起身,沐浴更衣,换上明黄朝服。

太和殿前,文武百官早已按品级列队,身着朝服,手持笏板,静候天子驾临。

鸿胪寺官员高声唱礼,钟鼓齐鸣,皇帝在仪仗簇拥下缓步登殿,端坐于龙椅之上,接受着百官的朝拜。

仪式结束后,皇帝起身前往太庙,叩拜祖先、献上祭品,祈求江山永固、风调雨顺。

一切繁琐的流程程序走完,已至午时,皇帝摆膳款待王公大臣,珍馐美味摆满桌案,君臣同乐,共贺新春。

其实此时,周修成上呈皇帝涉及侄儿提到云城发展,以及北戎人安置等诸多事宜的折子,今日已经抵达中书省。

但因今日陛下须得来太庙祭祀,中书侍郎又见其上内容非紧急军务,遂此封折子暂且还未被上呈陛下。

等待祭祀结束,皇帝宴请结束再上报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