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权力运用的不同表现
徐弘基会有什么反应,陆天明从来没浪费脑细胞推演。
中枢把天下欲望表现的淋漓尽致,京城不会白玩一年,
陆天明只知道,徐弘基折腾千遍万遍,最终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抛开胸膛,挖出心脏看看,英国公永远比魏国公更有公心。
这东西不是地位决定,也不是品德决定,屁股决定了一切。
英国公身在中枢,武勋的旗帜,皇权的一部分,他必须有点公心,维持朱明架构的威严。
不为别的,就为了他自己。
魏国公是皇权与相权的桥梁,不管过程如何玩花活,他最后一定是沉默、冷眼旁观、伺机吸血。
想让徐弘基亲自下场,远的远呢,大军站到江对面也叫不醒,什么时候拥有摧毁江南的武力,他才会下场。
这事由不得他,江南大族血液里鄙视武力,鄙视武夫。
对他们来说,武力永远是工具,是奴仆。
利,永远大于权。
他们有足够的钱粮底气支配权力,内心对权力就不感兴趣。
权力是狗粮,是累赘,是责任。
当然不想要权力。
只有两种人才想要权力。
一种是无能愚昧,一切认知都建立在权力价值观下,失去权力依附没有任何生存能力。
还有一种,‘牛马’才想要权力做大事。
陆天明就是超级牛马。
不怪贵人小看他,因为他做一切都不是为了他自己。
意义何在,只有成功的时候才能知道。
外人对察哈尔的结果不会感到意外,但一定会对过程惊讶。
兀良哈、张之桐、巴图、董成虎等等,他们说的半个月、二十天,都不是在说造反。
陆天明不需要他们造反,谁敢给老子造反,老子就惩罚谁,以免给其他人不好的榜样。
他们说的这个时间,是察哈尔人心一统的时间。
过程不会流血,否则就落了下乘。
也不是杀林丹汗,让兀良哈当女王。
是控制。
由下而上的控制才能避免血腥,避免以后的隐患。
控制民心,控制武力,控制黄金大帐。
八月初,超级牛马在太原送走回京的张嫣,动身去收拾残局。
河曲大营。
现在已膨胀到极致。
没有高楼大厦,三十万人,占据方圆五十里,不能再多了,凡是想到河曲的人,一律迁徙到河套。
北面是军营,西边是互市,东面是仓储,南边是百姓和匠户。
中间几座山就是河曲的‘权力’中心。
朝廷在这地方完全失去治权,南边的河曲县城被吞并后,县令都成了商号掌柜,这地方的大头领就是杨彩儿。
她与张世菁一样,有‘文武’两套人马。
与李开夏和朱审焰不同,她们只有极致的钱粮支配权。
武班就是监察校尉和镖局执役组成的人,治安、户籍、灾害治理。
文班就是布政使司的幕僚,钱粮集散,开荒种地,教化宣传,工匠调配,医疗分配等等,什么都管。
韩智文作为布政使,跑到河曲立府是朝廷默契,他从不管太原的布政使司,就是一个挂职的名头。
总之,人还是这些人,但每个人都在‘多管闲事’。
韩智文的主业是监督镖局钱粮和察哈尔,获得皇帝、内阁、六部、南边同意,是正儿八经的‘不务正业’。
河曲南北到处是窑洞,一排一排,密密麻麻,很有秩序,被分成九块,均有自己的‘村长’和‘片警’。
中间五个山头,最高处是河曲总管杨夫人,其余四个山坡上布政使、治安校尉、商业、农业、教化、医馆等附属雇员,最东边是个学堂。
东西向必定经过,从东向西走北路,从西向东走南路。
石板路一铺,把中间五座山独立出来,既是治理中心,也是人心中心。
韩智文在西坡有住所,在南边也有,河对岸的察哈尔新城也有。
徐凤爵去年刚到河曲,用了三个月才大概了解河曲是如何运转。
百姓好像完全没人管,但真正发生大事的时候,立刻就能有人来接手。
黄河上有三座浮桥,山崖还有七八座吊桥,西去东来非常方便,对察哈尔完全不设防,河东河西自由穿梭,鞑靼人全家跑过来到饭馆改善一下的事常见。
徐凤爵越感兴趣,越看不出个所以然。
跟着张之桐不用偷看,可以直接到杨彩儿的公房看。
张之桐对河曲表面之事感兴趣,杨彩儿带着他转了十来天,还去南边的石炭场和匠作所转了转,也到镖局军营大概转了一圈。
徐凤爵一路跟着,越发吃惊。
吃惊的中心是:杨彩儿竟然是真的总管。
外面一直以为镖局总管宋裕本才是大头领。
昨天她们刚从西边回来,杨彩儿积攒了不少公务,公房内,张之桐和徐凤爵坐着喝茶,一排人在杨彩儿公桌前汇报工作。
大多是一个月的钱粮开支,有进有出,校尉、农业、商业、匠户…各人管各人的事。
拿着一张纸汇报一遍,杨彩儿看一眼,很快拿炭笔批示。
不同意直接打回去,同意就一个准字,一个签名。
然后他们拿纸到公房侧面,找杨彩儿的族妹,登记后用名章。
杨彩儿风轻云淡中,影响无数人的命运。
权力原来是这么用的,徐凤爵看的羡慕不已。
理智,自信,果断的气质出现在一个女人身上,徐凤爵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当然不是佩服杨彩儿。
河曲总管的权力是无数执行力的集合,她佩服的是那位。
扭头看一眼窗外热闹的人间。
开天辟地啊。
这世间哪里有人配做对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