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李一振

第83章 压力测试

在曹睿首创了东阁、西阁,以致于发展到现在的内阁之前,除了寥寥几名侍中、散骑可以常驻宫中随侍,再无臣子可以常驻宫内。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当然,这说的是洛阳时天子所居的北宫。南宫就不同了,更像是朝廷处理全国政务的大脑一般,尚书台、御史台、枢密院等等,都集中于此。

虽无制度规定礼数,但以皇帝的尊贵身份向自己后妃介绍臣子,却是实实在在的亲近行为,其中蕴含着的重视不用多说。

是以满宠四人也纷纷严肃起来,微微垂目站在皇帝身前。

曹睿笑着介绍道:“最左这位是前将军满伯宁,在朕身边任着阁臣,效力魏室近四十载,忠心才能堪为世之楷模,群臣之首。”

出于礼法,满宠依旧是不好抬头对视,以免看到皇帝后妃的面孔,只是微微拱手说道:“臣惭愧。”

几人这般小心,其实也是有一桩公案在的。

早年间,先帝曹丕还是五官中郎将的时候,在邺城宴请诸文人,酒酣忘情之时,命夫人甄氏从幕后出来见见诸位才子。当时一众文人皆拜俯于地不敢仰视,惟有刘桢一人平视不避。

曹丕性情豁达,并未在此事上作何文章。但曹操听闻之后,却下令以不敬之罪将刘桢罚为苦役。直到建安二十二年刘桢因为瘟疫去世之后,这位‘建安七子’之一的有名才子都未得重用。

“左起第二的是枢密右监刘子扬,智计百出能谋善断,不世之英杰。”

刘晔拱了拱手,并未多言,但内心里面对‘不世之英杰’的论断,却已经心花怒放了起来。

身为人臣有何追求?不就是为了皇帝这样的肯定吗?这区区五个字,比赏赐刘晔万金更让他心中舒坦。

曹睿又指了指裴潜:“此乃裴文行,侍中之首,清正忠贞,精习庶务,堪当大用。”

“臣惭愧。”裴潜也学着满宠一样谦辞道。

不过,与刘晔仿佛,他的心思也因皇帝区区几句话而浮动了起来。

侍中之首?堪当大用?

那便是说,自己的能力、本领、才行,是不是已经将辛毗、徐庶、卢毓三人都远远超过了呢?

裴潜转念一想,这‘之首’里面包不包含辛、徐二人,还是一个问题。但堪当大用这四个字,却是实实在在的。

在被皇帝征为侍中之前,裴潜本人就久任荆州刺史一职,若要再用,也是要比刺史、九卿、尚书这个档次更高一级的。

可若说到更高……那不就是尚书仆射、枢密监这个档次的了?或是更高的阁臣?

最后,曹睿又笑着看向卢毓:“这位是汉时纯臣卢子干之后,侍中卢子家。其父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卢侍中与其父仿佛。”

“臣谢陛下品评臣之先父。”卢毓听闻此语,却直接躬身一礼,动作幅度之大,甚至将曹睿也惊动了一下。

转念一想,这也是人之常情。又有谁在皇帝赞扬自己父亲之时,不会为之感怀呢?有了卢植这样的父亲,卢毓被皇帝夸赞有其父之风,又怎会不激动呢?

郭瑶倒是胆大些,眼神丝毫不怯,与曹睿笑着对视了一下之后,又细细看了看四人的面孔,从容说道:“想来诸位大臣来寻陛下当有要事,妾身还请告退。”

“好。”曹睿点头:“你们三人先回去吧,晚上同朕一起用膳。”

“遵旨。”

郭瑶位阶更高,主动请辞后带着羊徽瑜、温芳二女一并退下。等出了演武场后,羊徽瑜在左、温芳在右,三人沿着宫内道路并排缓行,闲谈着后宫之中的那些琐事。

温芳在后宫诸女之中最高,也读过书,却对这种人情世故不甚明晰。郭瑶平日的风格素来和善,温芳心中起了疑问,小声问道:

“方才陛下为何要与我们姐妹介绍那些臣子?我们在后宫之中又与前朝无关。郭姐姐此前不是说过吗,国朝素有制度,后宫之人不得干预政事半点,与我们说这些也是无用。”

郭瑶用余光瞟了一下温芳的面孔,不由得捂嘴浅笑道:“陛下愿做什么事情,我又如何猜的出来呢?我虽比你们入宫早些,却无甚分别,年龄也未比你们大上几岁。”

“徽瑜,方才阿芳所言,你有何看法?”

羊徽瑜神情恬淡,一边走着一边轻声应道:“与其说是陛下为我等介绍臣子们,不如说是陛下用言语夸赞臣子,借着我们在此的时机罢了。”

温芳似有所悟,哦了一声之后,复又小声问道:“我明白了!我等乃是陛下家人,当着我们夸赞更真情实感些!”

羊徽瑜笑着说道:“或是此意吧,我也只是猜测罢了。”

郭瑶却反驳起来了:“哪有这么多深意?陛下乃是天子,包容四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阿芳,你说是不是?”

“郭姐姐此言也有理。”温芳倒是个老好人。

羊徽瑜却只笑笑,没有多说。

话题又岔开到了别处,走到一个转角之处的时候,借着一处转弯、羊徽瑜低头的当口,郭瑶侧脸细细打量了一番她的容貌,五官玲珑精致,虽不如出身凉州的自己大气,却也更添了几分温婉明媚之意,比当初刚来宫中未承恩泽之时,明显更美了几分。

“唉。”郭瑶心中长叹了一声,羊徽瑜的入宫是郭太后一手推动的,此事她当然知情。

郭瑶来许昌之前,郭太后对她循循善诱、嘱咐后宫事宜,倒像是有几分属意于她一般,不料才不到一年,就又送来了一个羊氏女入宫。

美而多智,比毛妍和孙鲁班二人似乎更有威胁了些。想来除了毛、孙二女之外,今后又要仔细提防起她了。

什么时候,陛下若是能像方才对那个姓裴的侍中一般,说我也堪当大用就好了。

不行,还是应该尽快为陛下生个孩子。

今晚!

……

后宫妃嫔之间的小小心思,曹睿几乎从来都不理会,也无人敢在他身前嚼舌或者多言。

也许是他在前朝做的这般大事,威名也传到了后宫些许,让妃嫔们对他更生敬畏。

不过三女方才离去,曹睿就恢复了寻常处理政事的严肃神情,扫了四名臣子一眼:

“此处也有椅子,各自寻一个到朕身前来坐,又有了什么紧要之事?”

刘晔、裴潜、卢毓三人都转身去搬椅子去了,满宠却没有动,而是从袖中摸出一封书信来,微微欠身双手呈了上去:

“陛下,徐元直从樊城来信。中领军毌丘俭从汉水上游迂回至襄阳,到襄阳的第三日解了襄阳之围,吴军借此时机聚兵在北,屯于淯口左近,有尾大不掉之感。”

“徐……徐元直想了一个计策,想请陛下效仿太和元年之事,给孙权手书一封以退其兵。”

曹睿接过书信,轻笑了一声:“朕的书信有这般大用?那朕可是要多写一些了。”

裴潜、卢毓二人各自拿起椅子转身走来,而刘晔却落在了后面。方才见得满宠与陛下对谈之时,刘晔无奈,只能一手持一个椅子,左右手携着两椅缓步走来。

拿个椅子不算什么,举手之劳,可方才那封信却是到枢密院,该由自己呈上来的。却不料在内阁门口的时候,被满宠三言两语就拿了过去,现在又由他交给陛下!

关键刘晔在名义上还是被满宠所管,无可奈何的那种!

四人坐定,曹睿细细将徐庶的书信读了三遍,而后捏在手里,沉声说道:“襄阳已复,却南北仍不得通,这种事情此前少见,说到底还是水军的问题。”

裴潜插话道:“陛下,将作大匠马德衡昨日已到许昌了。此前陛下有意召他谈论水军之事。”

“朕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桩事情。”曹睿看向裴潜:“裴侍中稍后召他来书房,朕要与他详谈。”

“遵旨。”裴潜道。

满宠继续说道:“陛下,这几日扬州、荆州、秦州皆有战事,错综复杂,需要陛下圣裁的事情繁多。”

“那就走吧,随朕一同回书房里,朕射了六壶箭,今日锻炼的量也足够了。”

“是。”四人应道。

曹睿习惯边走边聊,是以回到书房的路上,竟似乎五人并排行着一般。

“荆州的事情朕已不大担心了。此番是孙权攻朕,而非朕攻孙权。如今襄阳之围已解,樊城他又难攻。他留在襄樊之地的唯一原因,就是要拖着朕的兵力,为秦州诸葛亮处做着准备。”

“但朕似乎觉得,孙权与诸葛亮这两位盟友,也并非是什么义结金兰、同气连枝的至交手足,伪作同盟、各自心怀鬼胎罢了。朕的书信若是能起到些作用,无非是费些笔墨,写就是了。”

满宠沉声应道:“就是劳烦陛下了。”

曹睿没直接回复,而是说道:“今年依着粮草的限制,秦州、荆州、扬州三线临敌,朕坐镇许昌却也帮不了他们太多。”

“孙权与诸葛亮此番所为,倒像是在给朕、给大魏做一番压力测试一般。若今年能妥善度过,那此后只凭外军和州郡兵就可以妥善防住吴蜀,而不需朕的中军颠簸奔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