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新的制度

第八百三十五章 新的制度

狗剩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他低下头,不敢再看李松的眼睛。他的心里五味杂陈,后悔、恐惧、愤怒交织在一起。此时,房间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狗剩急促的呼吸声和他内心深处的挣扎。他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错信了孙乔,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特内心深处此刻犹如汹涌澎湃的浪潮,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翻涌,令他痛苦万分。他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哀求之色,望向李松,声音颤抖地说道:“李……李厂长,我……我真的知道错了,您……您能不能网开一面,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实在是不想坐牢啊!”

李松冷冷地注视着狗剩,神色未有丝毫缓和还多了一抹嘲讽的意味。

“机会?当你们打定主意,将农药注射进即将做成肉罐头的猪肉中的时候,可曾想过给那些无辜的消费者一丝机会?你们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顾京都数百万民众的生命安危,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还有何颜面在此求饶?”

狗剩“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涕泪纵横,哭喊道:“李厂长,我家里还有年迈的老母亲和年幼的孩子要靠我养活啊,我要是进了监狱,他们可怎么活下去啊?求求您高抬贵手,饶了我这一回吧!我今后一定痛改前非,再也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了。”

一旁的张峰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地说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们在干这些坏事的时候,怎么就没考虑过自己家人的处境呢?”

狗剩被说得无言以对,只是一个劲儿地磕头,额头与地面碰撞发出“砰砰”的沉闷声响,在这寂静的冷库里显得格外刺耳。

李松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是否饶恕你,并非我一人能决定,这得由法律来评判。但倘若你能主动坦白,将孙乔他们的犯罪计划毫无保留地说出来,或许还有争取从轻发落的机会。”

狗剩听闻此言,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忙不迭地说道:“我说,我说!都是孙乔和郑工指使我们这么做,就是妄图搞垮您的食品厂。他还打算破坏食品的包装,包装受损,产品特别容易变质,到时候出现几个食物中毒之人,便可以让建国食品厂的名誉彻底扫地。而且……而且他还找了些人,准备对厂子里的设备动手脚,干扰产品正常生产。”

李松与张峰对视一眼,两人嘴角不禁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孙乔的计划确实阴险狡诈且环环相扣,若不是此次及时察觉,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李松紧接着问道:“他找来的那些人,你知道是谁吗?现在他们又在何处?”

狗剩无奈地摇摇头,哭丧着脸说道:“我不知道他们究竟是谁,孙……不,孙乔根本没跟我提起过。但我知道,他们今天也会有所行动,可具体要做什么,我真的不清楚。”

李松站起身来,看向张峰说道:“虽说孙全已被抓获,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目前还不确定孙乔是否留有后手。”

张峰点头回应道:“李哥放心,我和陈明这几天定会严加防备。那这狗剩,你打算如何处置?”

“直接送往警局,稍后我会亲自给赵局长打电话,将详细情况告知他。以老赵的行事风格,必定会对此事予以重视。”

随后,张峰带着人将狗剩押送到了警局。果不其然,正如李松所料,第二天赵晨光局长便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并亲自担任组长,即刻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决心早日将孙乔等人一网打尽。

第二天清晨,李松便召集了所有管理层人员开会。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凝重,昨晚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已有所耳闻,他们着实没想到孙副厂长和郑副厂长竟如此心狠手辣。

李松面色严肃,神情庄重地说道:“这次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我们必须全方位加强安保措施,对所有进出厂区的人员和货物都要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同时,要着重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控力度,务必确保不再出现任何细微的漏洞。”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李松的观点。

“为了强化安保力量,我特意请来了两位高手相助。你们进来吧。”

话音刚落,张峰和陈明推门而入。

“他们二位分别是张峰和陈明,皆是退伍军人中的精英翘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会协助训练保卫科的人员。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二人暂时担任保卫科副科长一职。孙科长,往后还请你多多配合他们的工作。”

保卫科长孙抗美赶忙站起身来,态度诚恳地说道:“李厂长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

李松目光在孙抗美身上停留片刻,又转而看向张峰和陈明,说道:“有你们二位在此,关于厂子的安保工作,我便安心许多。如今孙乔一伙尚未全部落网,危险依然如影随形,食品厂的安保工作容不得丝毫懈怠。”

张峰和陈明齐声应道:“李厂长放心,我们定不会让您失望。”

李松接着说道:“除了安保方面,我们还需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梳理,仔细查找可能存在的潜在隐患。”随即他想起昨天狗剩说过孙乔还准备让人破坏食品包装,于是继续说道,“之前厂里的质检部门形同虚设,毫无作为。今后,质检部门必须切实肩负起责任,大幅加大抽检力度,绝不能让任何一件有问题的产品流出厂子。咱们食品厂若想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始终保证产品质量,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碰。而且从现在起,建国食品厂实行责任追责制度,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直接追究该环节相关人员的责任。”

众人听闻,表情各不相同。

那些真正有能力且踏实肯干的人,心中暗自欣喜,觉得终于迎来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而那些平日里只会阿谀奉承、毫无真才实学之人,此刻则一个个面露不安之色,心中忐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