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忽悠

    只是,这里毕竟不是属于他的地方。

    他的身上还背负着血海深仇,注定不可能安稳地度过余生。

    杨翎叹了一口气,然后起身回床榻上躺着。

    不管前路多艰辛,他都不可能停止脚步。

    他要报仇,要杀掉杨凌,为他死去的母亲报仇。

    ……

    这一夜,京城里的人都睡得极为香甜。

    翌日,杨翎醒来之后,先去看了看自家奶奶,然后才去学堂读书。

    等到晚膳的时候,杨翎便留在杨家吃饭,并且在此期间,见到了他的祖父。

    杨家的老爷子杨长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士。

    杨翎在这位祖父身上,看到了父亲年轻时候的影子。

    “翎儿,昨天我已经跟你祖父说了,你想要在文昌书院求学的事情。”宋夫人看向杨翎,微笑着说道:“不知你可愿意?”

    “自然愿意。”杨翎爽快地说道。

    “如此甚好,那我就让人写信给老爷子说一声。”宋夫人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她突然说道:“对了,你今天可有空?”

    杨翎疑惑地看向宋夫人,不太懂她的意思。

    宋夫人含蓄地笑了笑,然后凑近杨翎的耳畔低声说道:“今天下午我们府里举办诗词比赛,你若是感兴趣,不妨参加一下。”

    “诗词比赛?”杨翎疑惑地重复了一句。

    “嗯,你有兴趣吗?”宋夫人微笑着问道。

    杨翎略作沉吟,说道:“既然是诗词比赛,那么……”他看着宋夫人,认真地问道:“我该选择什么题目?”

    “唔……”宋夫人蹙眉想了想,说道:“我们家的小姐们最爱的诗词有《咏梅》《咏菊》和《咏柳》三首诗,我们家的小姐都会,你随意挑一首就可以了。”

    杨翎点了点头,说道:“好的,那就这三首吧。”

    “行,我会通知下去的,你准备准备吧。”宋夫人说完,起身离开了。

    杨翎看着宋夫人离去的背影,心里隐隐有种预感。

    他猜测宋夫人或许会在比赛的题目上做些什么,但他不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有足够的实力,他根本无需惧怕什么。

    ……

    第二天,杨翎就收到了宋夫人的请帖。

    请帖里说明下午酉时三刻,在宋家的园林里举办诗词比试。

    杨翎打算赴约,但他刚刚走出房门,便碰到了迎面走来的男人。

    杨翎顿住脚步,喊道:“七叔。”

    “嗯。”男人淡漠地瞥了他一眼,便往前走去。

    “七叔慢走。”杨翎拱了拱手,说道。

    男人没有说话,径自离开了。

    杨翎耸了耸肩膀,迈步离开。

    ……

    酉时三刻。

    杨翎独自一人站在湖边等着诗词比赛的开始。

    宋家是世代书香门第,其中不少女眷都擅长作诗赋词。

    这次诗词比赛采用的是淘汰制,由评委决定出几位胜者,再进入下一轮。

    这场诗词比赛采取的是抽签决定,谁先抽到哪首诗,就由谁来念。

    很快,轮到了杨翎上场。

    杨翎抽到了一首名叫《寒江雪》的诗。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少年因病逝世的故事。

    杨翎拿着毛笔,在宣纸上刷刷写了两句诗,然后把纸交给了裁判。

    裁判仔细地浏览了两遍杨翎写的诗,脸上露出了赞赏的表情。

    “好!”裁判拍案叫绝:“好诗!”

    众人纷纷朝着杨翎投去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杨翎被看得有些尴尬,摸了摸鼻尖,然后默默地退回到了座位上坐着。

    杨翎的字迹遒劲有力,潇洒俊逸,颇具风骨。

    而这时,另一组上台的两人也各展风姿,引得众人惊呼不断。

    “好啊!没想到宋姑娘和沈小姐的字竟然写得这般好,令人叹服呀!”

    “宋姑娘和沈小姐是我们京城里数一数二的闺秀,琴棋书画无不精通,难怪能赢得如此漂亮。”

    “是啊是啊。”

    杨翎听着周围的议论声,不置可否地撇了撇嘴角。

    他对那两人的诗词虽然有点兴趣,却不觉得有什么好夸张的。

    毕竟,他前世可是曾经考过科举状元的人。

    科举的内容包括策论、诗词、策论题目、策论解析及策论应试的内容等。

    这两位女子不过是普普通通的闺秀罢了。

    杨翎摇了摇头,继续观察着四周。

    很快,轮到杨翎上场了。

    “好,现在有请杨家大公子杨翎为大家吟诵一首新诗!”

    杨翎站起身来,走到了场地中央。

    这场比赛规则很简单,就是写下两首诗词,分别写一首诗词来答对诗词,答对的诗词获得优胜。

    当然,若是一首诗词能够超出三首的诗词,也算是优胜者。

    杨翎看着眼前的诗词,心里有了计较。

    “我就吟一首‘月半弯’吧!”杨翎开口说道。

    “月半弯?”

    这首诗词乃是唐代李清照所著的《月半弯》,是一首非常传神的佳作。

    这首诗词写的正是唐末乱世,战火连绵,百姓流离失所。

    当初杨翎读到这首诗词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愤怒,暗自发誓要匡扶社稷,保卫百姓,成为大魏王朝的栋梁。

    只是,后来的历史证明了,杨翎的志向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大魏帝国最终灭亡了,他也死在了战场上。

    这是他第一次作诗,而且还是唐朝李清照的《月半弯》,杨翎觉得有些压力。

    他不确定这首诗词能否超出三首诗词。

    杨翎的诗词一出来,全场鸦雀无声,似乎陷入到了某种震撼之中。

    片刻之后,掌声响彻整个园林。

    “杨大公子果真厉害,不仅文武双全,还拥有如此高妙的诗词造诣。”

    “不错不错,这首《月半弯》堪称绝佳!”

    “……”

    杨翎的心里松了口气,总算不负所托。

    ……

    比赛结束之后,杨翎在宴席上又待了一阵,这才返回了家里。

    傍晚,杨翎带着弟妹们一同去祠堂拜祭了父母。

    回到家中,已经快要深夜了。

    杨翎洗漱好,换了衣裳后,就躺在床上休息。

    他睡得迷迷糊糊间,听到窗外似乎有动静传来。

    杨翎瞬间睁开眼睛,警惕地盯着窗户。

    紧接着,只见一抹白色的身影翻墙而进,稳稳地落在屋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