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被退婚的谢婵
许昭昭就不是一个喜欢跟人交际的性子,但是她毕竟已经成亲了,是大人了,所以不可能再如同以前那般将一切都推给自己的母亲和大嫂去处理。
她如今也是世子夫人,该担的事,还是得担起来。
现在国公府掌管中馈的就是于氏,而大嫂张盼儿因为是二房的嫡长媳,所以也帮着分担一些,主要就是负责一年四季的衣裳,所以她只有临换季时,才会忙碌一些。
先前一直让小林氏帮着管着一大家子伙食这一块,后来小林氏犯错,这份权利便被于氏收回去了,直到现在,于氏也没有再放权给小林氏。
这次寿宴,都是于氏的两个儿媳妇帮着张罗,而酒水茶点,基本上都是许昭昭负责的。
倒不是许昭昭想揽权,主要是都知道百果园是她的,百果园出的酒水又是出了名的好,祖母过寿,她身为孙媳,还是要表示一下的。
最终,于氏还是让人付了酒水的钱,而茶以及茶点钱,于氏没付,主要是许昭昭不肯要,执意说就当是她和谢铮的一份孝心了。
这话说得敞亮,而且于氏也将这话又禀报到了老夫人那里,老夫人自然也高兴。
张盼儿得了夫君和婆母的训斥后,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所以便想着赶紧找补,多和这位三弟妹来往,日后定然也会沾到一些福气。
许昭昭知道张盼儿有自己的小心思,她也不在意,毕竟她们又不是亲姐妹,哪能指望着关系多亲近。
张盼儿与许昭昭走动得勤了,自然见谢婵和谢娟两姐妹的次数就多起来了。
寿宴一过,这姐妹二人便又是天天到许昭昭这里来待一上午,主要就是学一些之前没接触过的东西。
张盼儿见她是真地认真在教这两个庶女,一时间又有几分感慨。
张盼儿从来就瞧不上庶出子女,无论是她娘家的,还是婆家的。
可是这姐妹二人会投胎,谢铮又没有嫡亲的姐妹,可不就显着这两个了嘛。
“三弟妹对她们二人倒是上心,前几日我去祖母那里请安,还听四婶婶提到了两位姑娘的婚事,不知道三弟妹心中可有成算了?”
许昭昭和张盼儿在正厅说话,已经打发人将这姐妹二人去了厢房,今天是教她们看一些稍微复杂的账册。
当然,教她们的人,是丁香,可不是自己。
哪有那功夫呀!
还得聊天儿喝茶呢。
“她们二人的婚事,我现在其实也是一头雾水。而且,如今父亲回来了,总要听听父亲的意思。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咱们谢家的姑娘,无论嫡庶,总归都是要嫁人为正妻的,绝对不能为妾。”
张盼儿也认同这一点。
国公府跟她的娘家不同,张家明显不及谢家的底蕴深厚。
且谢铮只有这么两个妹妹,必然是要让她们二人做正室,否则便是丢了谢家的脸面。
想想姜太傅家的那个孙女,虽然是嫁给了忠王,可到底还是被人瞧不起。
嫁入皇室又如何?
一个小小的孺人,还不是给人做妾!
“咱们谢家这几代人也都是以武将为主。到了三郎这里,同样也是以战场立功为主。若是父亲有心让两位姑娘下嫁到一些部下家中,三弟妹以为如何?”
“只要人品好,家风清正,一切都有得谈。”
张盼儿点头,三弟妹看得通透。
若是只看家世,姑娘嫁过去了,也未必能有舒心日子过。
“她们二人的年岁也不小了,早该定下婚事,也省得外面一些碎嘴子的胡言乱语。”
许昭昭也明白这点,毕竟这两位姑娘之前都是有婚约的,只是不走运,一个被退婚,一个是早早地没了未婚夫。
总之,这两样无论是哪一种,若是一个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到两位姑娘的名声。
现在提到这个,许昭昭也就直接问了。
“大嫂,六妹妹退婚一事,我还是和三郎成婚后才知道的,大嫂可知道这其中有何隐情?”
张盼儿一撇嘴:“哪有什么隐情呀!无非就是人家又攀上了高枝儿,瞧不上咱们府上的姑娘了呗。”
许昭昭瞪眼,放眼整座京城,能比他们国公府还要更好的高枝,可属实没几家呀。
“还请大嫂仔细说说。”
张盼儿如今也是把她当成了谢家人的,自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要说这六姑娘也是命苦,明明定婚好几年了,可谁知道对方竟是个背信弃义的狗东西!”
许昭昭听得出来,张盼儿对那位渣男可没有什么好印象。
“六姑娘定下的,原本是宋将军家的三公子,这位三公子也是嫡出,但是宋家与咱们谢家,毕竟是差了不止一层,所咱们六姑娘虽是庶出的,但嫁过去,也不算是辱没了宋家。
可偏偏宋家这位三公子是个风流多情的,虽说没有弄出什么庶子庶女来,但听闻自己院中的几个姑娘都被他收房了。因为这件事,老夫人自然是不喜,还特意敲打了宋夫人几句。
谁知道转过年,人家就巴上了崔家。哦,是信宁侯家的姑娘,而且还是嫡出的。有这么一对比,那宋家自然就觉得崔家姑娘更中意,身份更高,而且人家与皇家是亲戚,怎么也比咱们国公府的姑娘要好。”
信宁侯崔玄正,也正是宁朔公主的驸马崔冲的父亲。
要说崔家,那的确是一门显贵。
永安帝的生母便出自崔家,而且崔家势大,文臣武将皆有出色的子弟。
比如说崔冲,其实此人更擅文,但是论武,也不会太弱。
再比如说崔述,崔述是崔玄正的侄子,也是越国公崔玄明的嫡长子,是乐阳郡主的未婚夫,此人更擅征伐,勇武非常。
宋家舍了谢婵,从而选崔家姑娘为妻,这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像崔家这样的簪缨世家,怎么会将嫡女嫁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宋三郎?
除非是他们脑子都坏掉了。
许昭昭将心中不解之处问出来,想让张盼儿为其解惑。
没想到,张盼儿还真知道。
“崔侯爷的嫡女,又怎么会甘愿嫁给一个平平无奇的宋三郎?不过是两较相害取其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