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永州
元日,其实就是大年初一。首发免费看书搜:吾看书
这一年,新年伊始,所有人见面就是吉祥话,没有人会上赶着说一些晦气语。
小林氏在看到许昭昭和谢铮二人姗姗来迟后,也只是不满地翻个白眼儿,很有眼力见儿地没有阴阳怪气。
午膳自然是要一家人一起用的。
因为晚上谢铮要当值,所以谢铮的晚膳就会在锦绣园里单独用,而且会比其它人用晚膳要早上两刻钟。
这是因为他有差事,所以没有人会不满。
而且初一中午一起用了团圆饭,晚上自然也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既然是团圆饭,谢家的各房也都过来了。
比如说三房五房,原本分出去单过的两房,也都携家眷过来请安拜年。
许昭昭其实是很累的,上午勉强打起精神与他们一起说说话,用过午膳后,便被谢铮给拽走了。
在别人看来,许昭昭是被谢铮强行带走的。
可是实际上,只有他们夫妻二人知道,是许昭昭太困了,想回去补个觉。
两人这回是正儿八经地一起补觉,没有再胡闹,毕竟谢铮晚上还要当值呢。
两人睡了一个多时辰才醒过来,谢铮到院子里打了套拳,整个人也精神很多。
许昭昭则是裹着被子,不乐意穿厚重的衣裳,也不乐意出门。
最终,还是被谢铮从被窝里给捞出来,带她一起在园子里走走,若不然,晚膳她就不饿了。
结果,没等晚膳摆出来呢,就有宫人急匆匆地到了国公府,然后点名要见谢铮。
许昭昭察觉到有事,立马又让人去备了些点心,一会儿直接给谢铮带走。
“何事如此匆忙?”
“禀中郎将,宫中皇上急召您入宫,下官还要去通知其它人,不敢多留,下官告退。”
急召?
谢铮拧眉,一转身,正好看到许昭昭过来了。
“我要赶紧入宫,陛下急召,兴许是边关出事了。”
许昭昭也有所怀疑,立马帮他更衣,同时,还不忘给他怀里塞了两瓶药。
“以防万一。”
谢铮点头,走之前,还在她唇上轻啄一口。
大年初一,除非是万分紧急之事,若不然,陛下不会一下子传召诸多大臣入宫。
所以,不是边关异动,便是大兴的某一处地方,有人反了。
许昭昭的心思急动,想要快速地做出分析,以便之后的安排。
“紫苏,你即刻去一趟侯府,看看我父亲和二哥是否也被急召入宫了,另外若是可以,便问一问我母亲是否知道出了何事。”
“是,少夫人。”
宫中突然来人,这件事自然也是瞒不过老夫人的。
许昭昭刚把这些安排好,老夫人便派人来请她了。
许昭昭还没有等到紫苏的消息,但是眼下也不能不理会老夫人,只能先过去安安他们的心。
等许昭昭到了老夫人院中时才发现,几位叔父竟然也都在。
谢啸威几人一看到她过来了,自然都眼含希望,显然都不知道到底出了何事。
“祖母暂且安心,眼下还不知道是否是边关出事,我已派人回侯府去打听,若是有消息,定然第一时间来禀告祖母。”
老夫人叹气:“今日是元日,若无紧急事件,圣上不会如此心切。我只是担心,若是冀州。”
后面的话没说,但是在座之人都明白她的意思。
这是担心万一冀州出事,那谢啸林就有可能面临危险。
许昭昭想到年前自己收到的相关消息,心中已经有了七成把握。
“应该不是冀州出事了。我现在倒是更担心有暴民作乱。”
谢啸成和谢啸威二人相视一眼:“侄媳何出此言?”
许昭昭面带愁容:“月余前,我的蓝田县封地那里接收了十余户灾民,说是从永州而来。我当时还十分诧异,永州距此可谓是千里之遥,据严叔所言,当时这一行人都衣着破烂,形同乞丐,他们坦言是因为在永州活不下去了,这才一路往北。”
谢啸威的眼珠子一转:“永州都督乃是忠王,由其遥领,永州乃是中州,如今主事的应该是中州别驾李扬。”
“若果真是永州出现大灾,那为何一直未曾见上报?”
众人面面相觑,却是谁也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有些话,心中明了,真不能说出来。
许昭昭眯眼:“据我所知,永州别驾李扬的庶女为忠王府的一名媵侍,去岁好像是抬为了孺人。”
永州只是一个中州,一个中州别驾,且远离京都,这官职实在是不算高,且地方上除了别驾之外,还有司马、长史等官员互相制衡,所以,这个李杨在忠王眼里,的确不算是什么大助力。
但是,忠王遥领永州府都督,那么,李扬就等于是忠王在永州的代言人。
所以,永州出事了,忠王的责任定然是跑不了的。
这次,就要看陛下的态度以及忠王的反应速度了。
许昭昭依稀记得书中并没有发生这么大的变故,极有可能就是因为邓氏的落败,直接导致了这一系列的后果。
因为永州发生重灾时,邓氏与姜氏全力协助,再加上原著中姜宁还曾助忠王得了一大批的财宝以及一座铁矿,所以,当时的忠王手上是很富裕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姜宁算计的那座矿成了朝廷的,那些财宝也都没了,而邓氏被许昭昭一网打尽,姜氏又接连出事,所以,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忠王的事?
这就是蝴蝶效应了。
许昭昭并没有觉得这是自己的错。
因为在原书中曾经写过一句话,那就是多年后的忠王回忆起永州曾经出现水灾,而当时多亏了有姜宁的帮助,所以他们才有了大批的武器和人手,将那些暴民给镇压下去,从而未曾经动朝廷,便将一场祸事直接扼杀在了摇篮里。
所以,原书中就算是忠王得到了那些钱财,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帮助那些灾民度过难关,而是一心想着发展自己的势力,而且是悄无声息地将那些暴民都杀了,以免惊动朝廷,再被陛下责罚。
这一次,没有了钱财以及铁矿的支撑,所以,事情压不住,已经上达天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