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一次月阳之涯

第九百九十一章 反其道而行

对于梵星,李大善人,实际上也有些好奇,不知道以后在阿三,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海外公司进入阿三,风险实在是太大了,阿三的风格,还有外汇短缺以及欠债的处境,注定不会让海外公司在阿三发展起来,干的就是杀鸡取卵的事。

先用免税或者补贴,把海外公司,忽悠到阿三,等到厂子建好,设备到场,员工培训好了,阿三就开始割韭菜了。

从亚马逊到沃尔玛,再到诺基亚、福特、哈雷摩托、棒子浦项铁制等,都是在阿三折戟沉沙,赔了几十上百亿美元之后赶紧跑路了。

因为再不跑,就不是钱没了的问题了,人能不能跑的了都是两说。

有不信邪的,垂涎阿三庞大的用户市场,结果它们想从阿三赚美元,阿三却是要它们的老命。

但这世界上,没有不通风的墙,只要想割韭菜,那肯定是有办法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既然强割来不了,那就软刀子割,从阿三内部培养一个科技版买办巨头,让它在阿三慢慢割就对了。

至于梵星以后会在阿三变成什么样子,李大善人也只能静观其变,种子已经埋下去了,在印度次大陆能长出来什么树,那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了。

“跟去年一样,今年东陵高科的奖金、年终奖、分红、礼品等,依旧照常发放!”

越过梵星的话题之后,李东陵向着任岳峰、胡子贤说道。

任岳峰、胡子贤对视一眼,向着李东陵确认了一遍,“还是总部各部门跟东陵高科系公司,都发放吗?”

今年整个亚洲范围内,各大科技行业各大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棒子那边不用提了,过去的财阀一家接一家的倒下。

哪怕没倒下的三星、lg、sk等财阀,也是苟延残喘,控股权都被华尔街给收走了,往后脖子上都多了一条捏在华尔街机构手上的缰绳,赚的再多,也是给华尔街机构打工。

放在国内,可能没有棒子影响那么大,但包括长虹、康佳、tcl、科龙等一大堆国内科技巨头,也因为海外销量大跌,国内市场不景气,库存开始爆表。

长虹一家就堆积了超过几十亿人民币的库存电视,这也是长虹接下来大打价格战的原因之一,那么高的库存,产线还不敢停,不打价格战卷死同行,自己就得自爆了。

而电器巨头科龙更是已经传出快要破产了,科龙的空调、冰箱,今年在海外跟国内销量都是大跌,巨亏已经是事实,甚至都有传出可能要卖身的传闻。

从这些传闻也能看的出来,各大科技公司的日子,都是不好过,所以今年底,别说能不能发放年终奖了,甚至能不裁员,公司不倒下都是好的了。

而东陵高科在这种行情之下,如果还继续发放年终奖、分红、分配员工住宅,那在行业内,可就显的有些“格格不入”了,几乎是把友商,都给吊起来抽了!

“当然要发放!”

“友商发不发年终奖,东陵高科管不着,但今年出售小灵通,东陵高科上下,都应该吃到红利,不然以后,谁还会跟东陵高科同舟共济?!”

相对来说,东陵高科的现金流,是很充沛的,虽然收购了港城电讯,但收购大部分的钱,都是银行借贷的,发放年终奖,并不会影响到用户东陵高科手上的现金流。

人心是慢慢建立的,现在东陵高科要笼络东陵高科上下职员的人心,到了关键时刻,也才能指望这些人,留下来跟东陵高科共渡难关。

现在如果,东陵高科明面上业绩不好,就对下面的人如弃敝履,那哪天东陵高科遇到麻烦了,能指望手下人冲锋陷阵吗?!

这时候照常发放年终奖,肯定会让友商难堪,但对于东陵高科来说,却是能借机,让这些科技公司的技术大牛、工程师们,投奔过来东陵高科旗下。

以最小的成本,将行业内的技术大牛们收入囊中!

当然相对的,那些友商要是不服气,它们也尽可以从东陵高科挖人,只要它们能付的起赔偿金,能花大价钱给那些工程师、技术人员提高薪酬、奖金等等。

作业就在那里,但究竟有多少公司愿意抄作业,就不得而知了。

像前世,谁都知道菊

花厂为什么能推行狼性文化,为什么技术能不断爆发,就是在研发上能不断砸钱,给技术人员的工资足够高!

但摆在那里的作业,有几家公司愿意抄作,都是口号喊的响亮,却没几个愿意掏钱的。

对于那些公司的高管来说,白白的银子,就发给了那些牛马,简直忒浪费了,留着给高管们发年终奖买别墅、私人飞机,它不香吗?!

“还有一件事!”

管着东陵高科钱袋子的胡子贤开口道,“今年东陵高科的营收,下滑了近三成,明年的研发预算,是按照今年的营收来筹备,还是重新计划经费?”

东陵高科成立之初时,是按照利润的5%的投入研发的,那时候东陵高科刚刚成立,是要在活下去的前提下开始研发。

但往后,东陵高科投入的研发金额,是不断增加的,从每年研发金额,占营收的5%,再到7%,到今年,东陵高科的研发资金,已经达到了总营收的9%,按照去年的营收比例来算,研发经费,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八亿美元!

放在国内的话,这种规模的研发经费,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毕竟多少公司,一年到头赚的钱,都还不到八亿美元。

哪怕是放在海外,东陵高科每年投在研发占总营收的比例,也仅次于微软、诺基亚、爱立信、思科几家,跟摩托罗拉等公司是持平的。

当然这是按照研发经费占总营收的比例来看,比起真金白银砸在研发上的钱,那东陵高科还是远不如动辄几十亿美元研发经费的微软、英特尔、ibm、惠普、索尼等巨头。

其中,ibm一年的研发经费,都在五十亿美元以上,ibm也处于科技霸主的巅峰末尾,虽然摇摇欲坠,但依旧是舍得在研发上投钱。

不过,东陵高科的研发经费,跟国内同行比起来,依旧是断档式存在不假。

但这八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分摊下来,就显的有些捉襟见肘了。

这些钱,可不是只有东陵高科总部技术部门在用,其余东芯半导体、东方光电、神舟存储几个吞金兽,可也要分的。

还有汉西联合实验室、天涯公司、西山居、凌云科技、高德、赤兔等公司,可也得东陵高科总部发放研发费用才行。

分摊下来,实际上,东陵高科投在研发上面的经费,就有些不起眼了。

这也是为何要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原因,因为如果不精打细算,那经费是真不够用啊!

可今年,东陵高科的营收降低了,研发经费要不要跟着降低,胡子贤也得让李大善人来做主才行。

“研发经费不能降低!”

李东陵直接给出了答案,“不仅是不能降低,明年的经费预算,还要再提高一部分!”

虽然心头已经有所预料,但李东陵的话,还是让任岳峰、胡子贤大吃了一惊。

“未来东陵高科的研发经费,要逐渐提高到营收占比的15%以上,有必要的话,研发经费的占比,还可以再提高一部分!”

“15%的研发经费占比?”

胡子贤都大吃了一惊,现在三星等巨头公司,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东陵高科却是反其道而行,加码研发经费。

放在国内科技行业,研发经费占到营收的15%,简直是骇人听闻。

以东陵高科的营收,如果每年把15%的营收投在研发上,那这笔钱,恐怕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未来需要投入的研发经费,可能还远远不止!”

李东陵摇了摇头说道,东陵高科下面,可是有好几个吞金兽的,哪怕李东陵为它们自己筹备了不少业务,让它们自己养活自己。

但就像东芯半导体,不论它卖出去多少芯片,短期内依旧是缺钱的,烧钱速度比起卖芯片速度可是快的多,终究还是要东陵高科总部这边,为东芯半导体承担一部分压力。

研发这种事,是概率事件,可能烧了钱也未必有成果,可如果不烧钱,那连看到成果的机会都没有!

见到李东陵心意已决,任岳峰、胡子贤两人对视一眼,也知道无法改变李东陵心意。

技术部门有了经费,可不仅仅是代表说能研发,钱在谁手上,谁就有话语

权,未来技术派在东陵高科的话语权,还会持续增加!

李东陵却是知道,未来科技行业,是要迎来一场军备竞赛的,主要参与方,可都是把营收的20%以上,甚至30%,投在研发上的。

东陵高科需要提前发力,占据先发优势,这样往后,在研发经费上,才能没那么大有压力,否则多线开战,压力就太大了。

“叮!”

正说话间,桌子上的神舟电话,突然间响了起来,李东陵接通电话后,听着电话里传出来的话。

“数码港要恢复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