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章 又一年4
楚红说完,才想起自己还不知道损失呢,忙问一句:“对了,爸,咱们养殖场里损失了多少啊?”
“十倍赔偿?”宋支书都忍不住笑着摇头:“你这胃口是不小,够狠,我支持你。”
“还不知道呢,小顾就在养殖场清点鸡鸭呢?要不咱们去看看?”
当初他们说是养了两百只麻鸭,一百只鸡苗,不过也额外多给了些鸡鸭苗。
就是预防养殖过程中出现折损。
楚红还没开口,顾辞就撑着雨伞进来了:“爸,我那边已经清点好了,少了两只公鸡,三只母鸡,还有两只母鸭子。”
他还难掩心疼:“还有那些鸡鸭被人一吓,我担心会被吓得不会下蛋,咱们可不能轻拿轻放啊?”
养殖场也确实是顾辞一手办起来的,付出不少心血,现在出事肯定是心里发堵。
宋支书就冲他使了个眼色:“你问问你媳妇,她说让他们十倍赔偿,这个结果你还满意吗?”
顾辞看着楚红都忍不住笑了:“我很满意,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他心里特别美,觉得这就是夫唱妇随,还是她懂自己的心思。
楚红就问他:“昨儿谁在养殖场守夜的?有没有被吓着?”
“你放心。”顾辞明白她担心,往外看了看,确定没人,还是下意识凑近他们父女低声道:“是老金和姜明澈在守夜,老金就没追出去,肯定不会有事。”
“但是对外,就说老金淋雨追出去,路滑摔了一跤。”
“受了惊,也受了寒,生病了。”
他也是故意说的严重点,免得村里人觉得养殖场里的活轻松,也想给村里人,给老金他们留个尽心尽职的好印象。
宋支书也只是瞅了他一眼,没有反对。
楚红也点头:“还是你想的周到。”
又忍不住道:“养殖场让他们轮流守夜,一旦真的有人起了心思,他们确实也危险。”
“这几个月里,我看宋东峥和姜明澈为人也还不错,要不然让他们干脆搬到养殖场这边住?”
顾辞听到楚红话,就明白她是担心外公他们安全,这绝对是爱屋及乌。
他扬着剑眉看着楚红的眼神都发着光,薄唇微微翘起:“还是你想的周到,那姜明澈以前还是公安,有他们盯着,咱们确实能放心很多。”
宋支书就斜睨女婿一眼:“你除了会说‘还是你想的周到’?就不会说别的吗?”
这臭小子,有时候确实有些碍眼。
自从他出现后,自己媳妇都经常夸他,再也不觉得自己才是最疼媳妇的男人了。
顾辞好脾气的道:“可是我就觉得楚红确实想的很周到啊?这多亏爸妈你们教导有方。”
宋支书只想哼哼,他以前怎么会觉得,顾辞这人内向寡言呢?
听听他这话,不禁夸了楚红,连着他们都夸了,让他就算是有不满都没法发。
宋支书皱了皱眉:“也不知道,宋东峥和姜明澈愿不愿意搬过来?”
又看着顾辞:“你去问问,要是他们不愿意,也别勉强。”
“好的,爸你放心。”顾辞觉得他们肯定会愿意的:“我等下就去问他们的意见。”
十多里外的金沟村,村委会这边的办公室,支书和队长还有另外十多个人,也都是愁云惨雾。
原来去的人里,还有队长的小儿子,以及支书亲侄子。
往日里,他们和金宝良玩的好,听到金宝良说起岭下村的养殖场,都是老头子看守的。
哪怕是过年,也没鸡鸭吃个尽兴。
又都是些在家受宠的年轻人,平时就不大安分,又都觉得自己是很厉害的人物,说多了也就动了歪心思。
为此还很费心的琢磨,原本以为能万无一失的,没想到还是被人发现了。
被逮到的就是金队长的小儿子金俊杰。
等天亮了,队长媳妇发现小儿子不在家,原本以为去打牌打的彻夜不归,深怕男人知道会发火,就悄悄地,挨家挨户去找人了。
谁成想,正好看到村里这些不听话的小子,像是去泥地里打滚过一般,从村外灰溜溜的回来。
她立马察觉到不对劲,一追问之下,才知道自己儿子没回来。
现在大家都在琢磨,怎么办?
金队长家的小儿子金俊杰都被人家给逮住了,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准备东西去赔礼道歉,免得儿子被人家打死。
最好是凑个二十块钱送去,免得大动干戈,传出去被人笑话。
大家都觉得出事是金宝良挑拨的,就觉得金宝良得出大头。
但是金宝良的爸,金大山不乐意了:“我家宝良也没去啊?再说我们家也没这么多钱。”
之前金宝良想和楚丹把生米煮成熟饭,可惜偷鸡不成蚀把米,最后被诬陷金宝良去偷了宋支书家的一百块钱。
他们只能出了二十块钱,还有一些票,这事才算是过去了。
现在还想让他们再出十块钱,那肯定不乐意啊,又不是他们家儿子让他们去的。
最要紧的是,他们的儿子也没去。
但要是一分钱不出,也会得罪这些人,还同时得罪支书和队长。
因此金大山又加了一句:“你们都知道,先前我家宝良得罪了人,治病还有赔偿,就把家底都快掏空了,我们只能凑出两块钱。”
也有人觉得这礼太厚了:“孩子们不懂事,咱们把鸡鸭送回去,再送点饼干糖果也就差不多了吧?”
“就是,我觉得送些鸡鸭蛋去就好了。”
总共才九个人,就算是加上金大山,要是凑二十块钱,那就得每家出两块钱。
除了儿子被扣下的队长家,谁家也舍不得啊?
也有人出主意,准备让从岭下村嫁过来的女人们先回去打探一下消息。
帮着说说情,最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们这边谈不拢,没想到下午一点多,岭下村支书和队长他们就带着人,赶着两辆牛车过来了。
听到岭下村那边提出来十倍赔偿的条件,这边孩子的家长们,都不愿意答应。
开什么玩笑,要真答应了,那就是两十只公鸡,三十只母鸡,两十只母鸭子,这不是让他们倾家荡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