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明天会有大事发生

两日后的下午,唐晏成回了公主府。

安阳见唐晏成回来喜不自胜,关心的问道:“驸马一去近月,不知军营过的还好么?”

唐晏成不动声色,回道:“多谢殿下关心,微臣在军营一切都好。”

安阳点点头,又详细询问了唐晏成在军营的一些细枝末节,唐晏成没有办法,只能一一解答。

安阳却好像问不够似的,一直说了半个多时辰,才放唐晏成离开,并嘱咐第二天一早入宫。

唐晏成这才得以抽身,等他来到逸枫殿时,小狗子和柳念早就等在门口。

看到柳念之后,唐晏成也很是开心。下一刻却惊喜道:“柳姨,你的境界已经突破了吗?”

原来柳念的武道境界已经晋入到了七品。女子修炼武道能达到九品的极少,能到八品就已经很难得。

所以柳念能晋入七品,在女子里已经算是高手了。

当然也有例外,据说那位绝尘仙子就是宗师境界,不知超过多少男人。

柳念含笑点头,“这都要托你的福呢。”

唐晏成不解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呀?”

柳念道:“你不在府里,也就没有人让我操心,自然就把所有精力用来修炼武道了。”

唐晏成故意撒娇道:“那柳姨是不想我回来了吗?”

柳念板起脸道:“一个月回来一次就行了。”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

唐晏成也是久违的开心大笑。

小狗子站在旁边,也跟着一起傻乐呵。

晚饭本来是要跟柳念一起吃,却被安阳叫去。

唐晏成没办法,陪着安阳吃了大半个时辰的晚饭,回来后却发现根本没吃饱。

于是让柳念又去做了几个小菜,拉着柳念坐下来一起吃。

席间又把最近的一些事说给柳念听,目的也是提醒柳念即使在府里也要当心。

当提到韩秋的事时,柳念很是自责。她虽然发现韩秋的行为有些异常,但却并没有当回事,更没有在第一时间通知唐晏成。

唐晏成安慰她说,即使通知了也不会知道对方有什么计策,今后小心就是。

两人聊了很久,夜深后才各自安歇。

第二日,唐晏成陪着安阳入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多日不见,冯老太后眼见着苍老了许多。

可能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太过悲痛。也可能是李鸿尚没有亲政,很多大事都要冯老太后做主,精力耗费太大。

总之冯太后的精神虽然尚可,但身体却又消瘦了不少。

安阳自然是百般关心,叮嘱冯太后务必按时休息,多多休养。

冯太后笑道:“没想到哀家一把年纪,还要被你这个小丫头教训。”

安阳不依道:“孙儿是关心皇祖母嘛。”

冯太后道:“你要真关心哀家,就尽快给哀家生一个重孙子才是。”

安阳的脸唰的一下就红到了脖子根,赶紧低头,还趁机瞥了一眼唐晏成。

不过安阳应该是早就想好了应对,小声道:“现在还是父皇的丧期,孙儿心里悲痛,不愿想其他。”

冯太后一听,眼睛也是一暗,叹口气道:“唉,哀家知道你孝顺。但先帝也肯定希望你能早日生子的。罢了,就按你自己的意思来吧。”

转头又对唐晏成道:“驸马,虽然军务繁忙,但还是要尽量多回府居住。两人久不见面,感情容易疏远。”

唐晏成连忙应是,心道,还能远到哪里去呢?

安阳对他态度的变化,唐晏成自然能感受的出来,但他的心思却始终没有动摇过。

唐晏成陪着安阳返回公主府后,就又直接来到金吾卫的军营。

还是待在这里感到自由和舒服。

接下来的二十多天风平浪静,唐晏成每日里白天处理军务,晚上修炼武道,也是难得清静。

褚同和祁诵自从上次吃了亏之后,这段时间老实了不少。

褚同一直躲在军帐,名义上是养伤,具体的军务几乎不再过问。

祁诵则是能推则推,把各项事情尽量分派下去,自己尽量不经手,这样也是不想让唐晏成再抓到把柄。

倒不是两个人转了性子,而是崔用传来信息,让他们近期要低调,不要跟唐晏成硬碰硬。

两人乐得偷闲,更是不想在明面上跟唐晏成起冲突,以免再吃亏。

唐晏成也懒得理这两人,只是让唐虎安排好人,做好监视即可。

这段时间有两个好消息,一个是,在唐天的运作下,军器监王主簿终于荣升为王监丞。

算是在军器监埋好了一个钉子。

第二个就是唐晏成殿中侍御史的任命书终于下达,他也成为了一名文官。但他这个文官没有经历过科举,能不能被其他文官认可还在两说。

这一夜,唐晏成在修炼完毕后,站起来活动一下手脚。他已经感到自己也快要突破一个境界了。

不过今夜的兴奋并不是因为武道,而是明天会有一件大事发生。

虽然这件事并不是由他主导,但唐晏成却提前得到了消息。就是不知道明天的事会有多精彩,略微的不安中还是有些小期待。

第二日一大早,唐晏成就换上了御史的七品官服,准备参加每月一次的大朝会。

按说他金吾卫中郎将的品级更高,应该穿武将朝服更好。

之所以穿品级低的御史朝服,是因为中郎将不能对朝政发表意见,而殿中侍御史却可以。

……

当唐晏成站在奉天殿,看着鱼贯而入的百官,心思突然出现一丝空灵。

越是在人多或者庄重的场合,唐晏成越会有特别的感悟。

不知道这是不是师父所说的静极即动,动极即静的道理。

刹那的失神之后,唐晏成感到自己的心境更加圆融无缺,对武道的领悟也更深了一层。

上次是在市井,这次是在朝堂。

两个完全不同的场合,却给了他相同的感悟和提升。

真是妙不可言。

他并没有去主动纠察百官礼仪上的小瑕疵,在他看来这都是小事,不值得大呼小叫。

他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等一会的大事上。

等百官站列完毕,太监高喊皇帝驾到。

李鸿在众人簇拥中,来到奉天殿,端坐御座之上。

宣仁十二年最后一个大朝会开始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