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陈道长的过去

(本章完善陈道长人设,觉得不喜欢的可不看跳过)

随着陈道长在向众人诉说往事的过程,他思绪不禁飘回到自己最初接触仙术的那段时光,那时的他,和眼前这些人年纪相仿。

……

华仙星,480年前。

L市旧民路小区,这天一大早就被警戒线和一群爱凑热闹的人围得水泄不通。

事情的起因是3号楼1单元的户主家里散发出阵阵令人作呕的恶臭,邻居们实在忍无可忍,便打电话向物业举报。

物业人员带着几个胆大的居民一同开门查看,门刚一打开,众人便傻眼了。

只见横梁上吊着户主夫妻二人的尸体,场面惨不忍睹。

死者的模样扭曲,散发着腐臭气息,让人看一眼便忍不住心生恐惧与悲凉。

当时前往查看的人很多,周围围观的群众也越聚越多,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

陈道长的本名叫陈英,生活的年代要比方燎早上四百多年。

陈英当时是住在对面4号楼的租客,一早出门路过,看着满小区聚集的人群,稍作打听后,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陈英对死者那户人家并不陌生,他见过这对夫妻很多次。

他们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为人朴实善良,育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女儿,女孩名叫杨露。

不久前,杨露似乎被牵扯进了一件人命案里,具体情况陈英也不太清楚,但小区里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大概过了一会儿,陈英和一众路人看到杨露神色焦急地坐着警车从学校赶了回来。

她面色苍白,眼神中透着惊恐与无助,在警方的护送下,脚步踉跄地进入了现场。

“奇怪啊,警方一般确认死者身份时,完全可以在鉴定完现场后。”一个中年男人皱着眉头,小声嘟囔道。

“的确,一般情况下,都是领家属到殡仪馆见到清理完的尸体,委婉地走完这个流程,没有必要非得让孩子看到那最凄惨的状态。”旁边一位大妈附和着,脸上满是疑惑。

“真没必要这么急让孩子来确认身份。”另一个年轻人也摇着头说道。

“我倒是听说,那孩子似乎有一个礼拜没回家,是不是一直在外面跟野男人住呢?”一个尖酸的声音突然响起,说话的是一位打扮艳丽的妇女,眼神中透着八卦与不屑。

“要是真的,那真是伤风败俗,爹娘都死了才知道回来看看。”有人随声应和,言语中充满了指责。

“别乱传,也许是有什么苦衷,我记得那丫头在学校似乎被人霸凌过。”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忍不住开口,试图为杨露辩解。

“我也听说过,不久前她们学校好像出过人命。”其他人也纷纷议论起来。

“你们这群人没事瞎造什么谣?赶紧散了。”居委会主任李奶奶听到这些闲言碎语,气不打一处来,没好气地开始赶人。李奶奶平日里为人正直,最看不惯这些无端造谣生事的人。

众人见这位暴脾气的李奶奶来了,也都识趣地散了去。

李奶奶望着杨家那户,轻轻叹了口气,喃喃道:“杨露这孩子平时挺开朗的,要不是因为那群烂人……”

……

打火机的盖子扣上,陈英在一旁默默地叼着烟,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议论,没有发表任何评价。

他深知,这世上有很多事情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外人仅凭片面的信息就轻易做出结论,很容易对事实产生误解。

眼前这件事明显牵扯出很多内幕,但那毕竟是别人的事情,陈英虽然心里怀揣着疑问,但并没有继续探究下去的打算。

抽完一根烟后,陈英便不再久留。

他今天虽然不用上班,但总待在这样的地方也不是个事儿,况且他今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陈英在一家传媒公司做运营工作,工作之余,他自己还经营着一个自媒体账号。

平时他会制作一些关于社会现象的杂谈视频,凭借着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言辞,在一个小圈子内积累了一定的人气。

在视频创作平台上,每一位底层创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圈子,同类型的视频创作博主们私下也都有联系。

为了扩大影响力,寻求更好的发展,他们往往会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推广引流。陈英在博主群里有一位合作多次的朋友,那人用本名做账号名,叫“方老仙”。

他们共同合作了一款名为“网络怪谈异闻录”的节目。

节目一开始不温不火,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后来,两人因为一些理念上的分歧起了很大的节奏,没想到却因此吸引了大量关注,靠着这黑红的热度赚了不少钱。

陈英本以为能一直吃这口流量饭,然而好景不长,二人的合作从昨天开始彻底终止了。

因为昨天夜里,方老仙突然离世,死因是心肌梗塞。初步判断,这是他长期熬夜、作息饮食不规律导致的。

今早,陈英接到方家人的电话,说是方老仙的遗物里有件东西需要交给他。

陈英对别人的遗物本没什么兴趣,但自己因为蹭了方老仙频道的流量,吸引到了不少粉丝,私下也小赚了一笔。

此番朋友去世,于情于理,他都觉得应该去L市的殡仪馆见这位线上朋友最后一面。

……

L市的殡仪馆是当地政府和民营企业合办的,规模比寻常的殡仪馆要大一些。

周围分布着不少殡葬行业的产业基地,据内部人员透露,殡葬行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太体面,但实际上是个暴利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待逝去之人的心意,似乎也被这些产业人员逐渐商业化了。

甚至有不少殡葬从业者也做起了媒体视频账号,试图在这个新兴领域分一杯羹。

一路上,陈英看到不少穿着道袍、僧衣,打扮得仙风道骨的人在那里给人看运势、讲风水。

不经常上香的人可能不知道,在这种地方上一次香的花费,要比在豪华餐厅吃一顿美食还要贵上许多。

求仙问道自古以来就是王侯将相、达官显贵们热衷的事情,他们希望借此保佑自身产业和族群的运势,千百年来,这种风气从未断绝。

陈英身为批判封建迷信的博主,自然不会相信这类东西。

不过,看着这些老道和尚们赚得盆满钵满,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眼馋。

他在一旁的商贩那里花两百块买了一副花圈,随后走进殡仪馆。

来到三楼大厅时,陈英见到了方老仙的家人,接待他的是方老仙的弟弟方大俞。

后者面容憔悴,眼神中透着悲伤,两人一番寒暄后,陈英将花圈恭敬地放在祭奠处,对着方老仙的遗像稍作施礼,便默默退了出来。

……

“陈先生,你应该不知道我这哥哥虽然平日里讲话像个老道士,但小时候村里人都习惯叫他胖和尚吧?”方大俞走过来,神色低迷,他手里拿着一本笔记和一个小玻璃瓶递给了陈英。

陈英接过这两样东西后,并没有立即查看,而是疑惑地问道:“您是怎么知道这两样东西是给我的?”

“他前些天有说过你的事情,你们是不是马上要合作一个新项目?”方大俞问道。

“是的,他说下一期频道节目需要为我准备一些东西,那这么说……”陈英似乎明白了什么。

“没错,这就是他特意跑去外地回来的时候带着的两样东西。”方大俞肯定地说道。

“那……您有看过这上面的内容吗?”陈英问道,他的语气中不自觉地有些发慌。

因为方老仙之前和他说过,这一次的合作绝对能让他彻底无法反驳超自然现象,他不知道这笔记和小瓶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闻言,方大俞略带苦笑:“看了,但是没看懂,上面的笔记像鬼画符一样,唯一能辨别出来的,只有潦草的几个字,写的是你的名字。”

“原来如此。”陈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旋即面色郑重地说道:“虽然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用,但毕竟也是方老仙的一番心意,我会好好珍惜的。”

“嗯,总之抱歉了,陈先生,我这边家里的遗物还有很多需要清理。”方大俞说道。

“那,我这边也有事,就不久留打扰你们了。”陈英说道。

“瞧您说的。”方大俞勉强笑了笑:“能大老远来这么一趟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一番寒暄过后,殡仪馆的事宜算是告一段落。

陈英静静地坐在场馆外的车里,轻轻翻开方老仙留下的笔记。

笔记上的内容应该是方老仙摘抄的,大多是些碑刻铭文或是象形图字。

从古至今,文字的形式丰富多样,其中许多仍未完全被研究和翻译。

一时间,陈英看着这些犹如天书般的文字,完全摸不着头脑,根本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

陈英记得,方老仙的视频突然火起来的时候,正好是其转型做灵异事件博主的时候。

他们俩合作的“网络怪谈异闻录”虽然十分火爆,但大多数的企划都是由方老仙率先组织的,包括选址、民间传闻的调查等。陈英负责的部分则是站在唯物主义者的角度,对超自然现象进行批判,通过制造矛盾冲突,来制造舆论热点。

所以,陈英一直很好奇方老仙是从哪里得知如此怪异的素材选题,假如他能破解方老仙笔记上的秘密,想来就能找到答案了。

翻看了一会儿,陈英发现笔记上的内容的确如方大俞所说,宛如鬼画符一般,让人无从下手。

如果按照碑刻铭文的思路去推论,这些摘抄的文字源头可能受到了时间、保存状态、语言演变以及文化差异的影响,造成了极大的理解和翻译难度。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眼下,陈英只能尝试从图形入手,分析笔记上的内容。

笔记的首页,绘制了一个人的形象。这个人的形象有些奇特,在其头部,也就是天灵盖处,绘有一只天眼。

在一些宗教或超自然传统中,天眼代表着对神秘事物或灵性世界的洞察力,象征着超越常人的感知能力或智慧,能够让人理解世界的深层次真相。

倘若人获得了天眼,则能够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陈英没想到,笔记描述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开天眼。

一时间,他觉得这有些荒谬绝伦,无稽之谈。

从科学角度来看,天眼只是民间传说或象征意义上的存在,在现实中根本无法被证实。

人文虚构的东西在唯物观上根本不存在,硬要说有的话,那也是通过仪器看到难以发觉的不可见光线。

如果真的有天眼,也只会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科技产物,或者是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为了生存而做出的进化。

“方老仙呀方老仙,你不会真的是个疯子吧……”陈英苦笑着摇摇头,现在想这些东西也无济于事。

在毫无头绪的状况下,他只好翻开下一页,希望能找到新的线索。

……

笔记第二页的内容,大致画着一群诡异的火柴人在用器皿炼制着什么。

这些火柴人的动作形态怪异,器皿的形状也十分奇特,整个画面看起来荒诞不经。陈英看了几眼,实在觉得无厘头,便随手将笔记翻开到第三页。

只见第一页画的那个人突然出现在了第三页,只是比例小了很多。

画面的内容大概是将器皿中的液体倒在那人身上,液体如同露珠般缓缓滑落,最终轻轻触及了画中人物的额头,整个场景仿佛一场神秘的仪式即将开始。

“诶?这东西,难道……”陈英猛地想起方大俞交付给他的小瓶,心中不禁一动,心想:那瓶子该不会就是那开天眼用的器皿吧?

陈英忍不住苦笑出声,自己这是在想什么呢,怎么可能会有开天眼这种事。但……万一这是真的呢?那可是开天眼啊,倘若真的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东西,他岂不是也可以像那些所谓的风水大师一样,靠着这个能力赚大钱?谁会跟赚钱过不去呢?

一番纠结之下,陈英心想试一试又不会有什么坏处,便不再犹豫,抬手就要去拧开瓶盖。

打开盖子,他先是凑近闻了闻,瓶子里的水比寻常的水多了些许泥土味,跟寻常山里的泉水一样,貌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陈英像滴眼药水一样,小心翼翼地在自己的额头上点了一下。

过了半晌,周围无论是视野还是他的身体,貌似都没有什么变化。

陈英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一样被人戏耍了,一气之下,直接把瓶子扔到了一边。

正当他打算将笔记也扔到后座上时,他突然发现笔记里那些鬼画符一样的象形文字竟然发生了变化。

之前一直看不懂的文字,此刻突然开始缓缓转动,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抬起头来看向观者。

一阵奇异的变化过后,陈英双瞳瞪大,之前的郁闷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

他觉得自己的内心如同被古老的神谕呼唤着,一种神秘的力量牵引着他。

随着笔迹的不断变化,那画中器皿滴出的液体涟漪逐渐消散,画中人物的目光变得幽深起来。陈英的眼睛仿佛也受到了某种影响,展现出一种通透人心的洞察力。

在这一瞬间,陈英仿佛体验到了穿越时空的感觉,一切都似乎在这段短暂的凝望中变得清晰起来。

生命的奥秘、岁月的沧桑、人心的善恶,皆在这画的目光中得以昭彰。

渐渐地,陈英感觉自己沉浸在了笔记中的世界。

随后,笔记里的那个人,身形越来越像方老仙。

原本空无一物的纸张边缘,在水滴滴落后,突然出现无数的黑色鬼影,它们形状怪异,姿态扭曲,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恶鬼。

陈英见状,心中一惊,立刻翻到第四页。

然而在他翻过来的下一秒,整个人就愣住了。

只见那人的心脏已经被那群黑影蚕食,鲜血淋漓,整个人瘫倒了下去,画面充满了诡异与恐怖的气息。

陈英见状顿时觉得坐立不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急忙翻开笔记的第五页。

这第五页正是写着他名字的那一页。先前一点也看不懂的鬼画符文字,在这一刻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解开了封印,变成了可以辨认的字迹。

笔记中用着断断续续的笔划,写着一段话语:

陈英,也许你是唯一一个有机会看懂这笔记内容的人,同时也是唯一一个会为我的死而感到难过的人。

我死亡的原因过于突然和离奇,没有天眼的人是不会懂的。

你一定很好奇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吧?

其实,小时候,我身边的人都觉得我是个疯子,那也是我第一次发觉自己和其他人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

从那时起,我就下定了决心,没有将超自然的现象告诉身边的人,所以我的身边一直也没有理解者,直到在互联网上遇到了你。

你虽然一直在反驳批判我的视频内容,但你准备辩驳的文案一直都是很认真地从大量的实质资料中总结出来的。

那段网络大战的日子对我来说过得很充实,直到你我吃到了网络红利,将矛盾冲突转化为实打实的利益,我们之间才算成为了朋友,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

陈英,你和其他人不同,你从来不会草率地辩驳其他人的观点,不会轻易地给一个处在谷底的人贴上人设标签。

虽然有些贪财,但你其实是任何人都想拥有的那种好朋友。

虽然我们在现实中没有见过,但我想把我拥有的东西留给你,你是个热心的好人,希望你能用这份力量去做对的事情……

……

笔记的内容在天眼的加持下,几乎全部解锁了。

陈英看完过后,静静地在车里坐了许久,陷入了沉思。

原来,方老仙的人生竟是如此坎坷。

这位胖道士从记事起就能够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事物。

世间幕后的灵性存在、未解之谜和神秘现象,在他的眼中都毫无遮掩。

那些常人无法察觉的灵异景象,常常让方老仙感到恐惧和孤独以及无尽的困扰。

在村子里,他没有同类,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所经历的恐怖和煎熬。

孤独和无助如同阴影一般,始终笼罩着他。

后来,他决定逃离村子,踏上了漫长的旅程,去探索大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但始终没有找到能够解救自己的答案。

直到某日,他遇见了一位神秘的女人。

女人告诉他,人在这世上是没有办法独自生存的,既然没有知己,那便创造知己,

方老仙听了女人的话后,深受触动,这才开始钻研让普通人开启天眼的道路。(陈道人也是后来才知道那个女人是仙师廖清寒。)

而就在前些日子,方老仙得到消息,说在东南海的孤岛上有一个古老村子,村子里有办法可以让普通人开启天眼。

于是,方老仙满怀希望地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天眼村。

在天眼村生活的人虽然都是盲人,但诡异的是,他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更有甚者,他们声称自己能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事物。

方老仙与村中的长者商议后,得知开启天眼需要举行仪式。

仪式要将死者生灵死前的自然能量汇聚在水池之中,再将其滴在人的天灵盖上,获得天眼。

所以与其说是天眼,不如说其本质和一些动物的视觉能力类似。

若用科学的方法解释,那就是眼睛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具有更多敏感的视觉细胞,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中捕捉光线,并对其做出反应。

方老仙通过一番了解,明白了村中之人并不是真的盲人,他们只是与常人看到的可见光波段不同。

若要举例,就如同有些低频声音只有小孩子能听到,而大人反而听不到一样。

不过,方老仙自己的天眼是天生的,要比他们的更高级一些。

但有些时候,高级过头也不是好事。因为方老仙一旦开启天眼看东西,周围那些鬼影就像幽灵一样会被他吸引过来。

根据村长所言,开启天眼之人,终究逃不过被那些不干净的东西吞噬的命运。

这话犹如一道沉重的咒语,在天眼村的上空回荡,让听闻之人无不心生寒意。

然而,对于方老仙而言,村长的警告并未动摇他内心的坚定决心。

孤独,如同一条无形的绳索,紧紧勒住他的咽喉,让他喘不过气来。

多年来,他独自承受着能看见灵异事物的痛苦,身边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的世界,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比死亡更让他恐惧。

为了摆脱这如影随形的孤独,方老仙毅然决然地决定举行这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聚灵仪式。

仪式开始了,夜幕笼罩下的天眼村,静谧得有些诡异。

仪式场地中央,一座古朴的水池散发着幽冷的气息。

方老仙站在水池旁,神色凝重,周围燃起的火把随风摇曳,光影在他脸上跳动,映出他坚毅的神情。

随着仪式的推进,阴寒之气如潮水般涌来,方老仙只感觉一股刺骨的寒冷穿透骨髓,每一寸肌肤都仿佛被冰刀划过,疼痛难忍。

但他咬着牙,强忍着痛苦,坚持着仪式的进行。

终于,一道耀眼的光如闪电般划过夜空,瞬间照亮了整个村子。

与此同时,周围的阴灵仿佛被这光芒激怒,化作一团团鬼火,疯狂地朝着仪式台中心的水池灼烧而去。

那场面,犹如地狱之门大开,阴森恐怖至极。

当阴气汇聚的那一刻,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以水池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笼罩了整个村子。

普通的村民们原本空洞无神的双眼,此刻纷纷闪烁起奇异的光芒,他们竟然都睁开了天眼。

然而,这看似神奇的一幕背后,却是无尽的恐怖。

村民们透过天眼,看到无数凶神恶煞的虚影张牙舞爪地朝着方老仙扑去。

这些虚影面目狰狞,散发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息,仿佛要将方老仙撕成碎片。

方老仙虽然体态臃肿,但此刻却灵活得像个肉球。

他左躲右闪,在这凶险的环境中拼命挣扎。

尽管他闪躲得十分狼狈,衣服被扯破,身上也多处擦伤,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还是拖延了不少时间。

终于,在千钧一发之际,阴气渐渐安定下来,汇聚成了一滴水,落入了水池之中。

方老仙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毫不犹豫地立刻将这滴水收集在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

随后,他顾不上身上的伤痛,像逃命似的匆匆离开了村里的聚阴池。

这便是那瓶液体的来历……

……

陈英缓缓合上了手中的笔记。

方老仙留下的笔记,除了交代后事以外,上面记录的大多是妖怪的鉴别方法和天眼的类别区分,每一页都凝聚着方老仙多年游历的心血,堪称一本图鉴。

然而,陈英此刻也了解到,并不是所有人摄入了那瓶子中的水都可以开启天眼的,一切都要看沾水者自身在幼儿时期是否有灵根生成。

那瓶子中的水对陈英来说只是赌博,真正奠定他能够知晓这么多笔记上未记载的事情,皆因他所拥有的与众不同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天生拥有天眼的人,大多是因为小时候就产生了上等的灵根,从而具备了这种特殊的能力。

而陈英开启的天眼,隶属于佛家经书一脉。

这类天眼对灵根的质量要求并不高,但开启条件却极为苛刻。

首先,祖上三代必须有摘抄过佛经之人留下的子嗣,才有资格达到开启的门槛;

其次,开启者自身必须是男性,而且还得是童子之身。

陈英恰恰就是这种人。

二十岁的他,既没有谈过对象,兜里也没什么钱,在旁人眼中,他就是个平凡甚至有些落魄的青年。

不过,命运的奇妙转折就在于此。

陈英的爷爷以前在省博物馆档案处工作,那个年代,大家的生活都很贫困。

爷爷写得一手好字,闲暇之时,便会摘抄一些古籍,然后用单位的印刷机印刷成书,拿去售卖补贴家用。

也正是这样的机缘巧合,陈英才阴差阳错地获得了这所谓的劣等灵根。

……

那之后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廖仙人将他收入门下,从此,陈英开始了学习仙术的生涯。

然而,陈英的先天灵根毕竟有限,尽管他日夜刻苦修炼,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也仅仅只是略有小成。

最终,他还是选择离开仙岛,凭借着自己所学的一身本事,踏上了游历人间的旅程。

……

直到有一天,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陈英遇到了方老仙弟弟的后人——方燎。

陈英初见就对方燎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或许是因为与方老仙的那段缘分。

他因好奇还给方燎算了一卦。

卦象显示方燎不久后命中有一大劫。

所以,他一直以来之所以对方燎照顾有加,也是希望借此偿还当年方老仙将他引入仙途的那份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