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让人害怕的可能性

“先例的拘束意义,不代表法庭必须一成不变地按照旧有的案例进行判决。”北原开口道,“如果说按照先例进行判决,将造成不公正的后果,或者正在裁判中的此案与先例存在不同,法庭就可以作出与先例不同的判决。”

最高裁判所的判例的确对北原这边不利。

这是无可否认的。

所以,北原率先说了这一番话。

随后,北原继续道:“银行的借新还旧,实质上是变相的展期!首先,在贷款上的用途,就已经限定死了。日钢获得新贷款后,只能够用于偿还旧有的贷款。”

“那么,在这一过程里,日钢实际上没有取得过资金的使用权。普通的商业贷款,债务人可以用来改善生产设备、用来发放员工工资,用来购买原材料等等。但是,日钢获得的新贷款,却没有任何自由使用的权利,从一开始,用途就被严格限定!”

“而且——更重要的是!”北原说道,“日钢的现金流状况并没有因为银行的新贷款而得到任何可能的改善。表面上,银行好像发放了贷款。实际上,银行资金只在日钢的账上走了一下之后,便又回到银行之内。”

“请问,在这一过程里,日钢的现金流状况有任何改善吗?没有——该紧张的,依然继续紧张,手里余钱的数目并没有增加。”

“其次——”北原看着谷本继续说道,“银行的债权,实质上还是原来的债权。债权的金额没有发生改变。但是,这一债权却从原来的无担保债权,变成了有担保债权。这样一来,银行就获得优先偿付的权利,损害了其余债权人的权利!”

“难道,我们要枉顾事实,仅仅只是因为签署了银行和日钢在表面上签署了一个新合同,然而钱走了一道账,就要认定这种担保是合法的吗?!”

北原发出了反击。

他从实质审查的角度,提出应当认为把“借旧换新”视作是债务的展期,而不能认为是新的债务。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这位年轻律师仍然能够作出这样的反驳,也出乎了在场许多人的意料。

谷本听着北原的回答,心里也暗笑起来。

果然,在面对裁判所的判例时,只能够顾左右而言他。

“北原律师,什么叫做表面上签一个合同?”谷本说道,“双方签署的合同是白纸黑字,具有法律效力的!”

“借新还旧,并不是单纯的贷款展期。相反,它是作为债权人的银行,与作为债务人的企业,一起坐下来,重新梳理一遍债务状况,签订的新的债权债务协议。它与简单的贷款展期,有着根本不同的作用!”

“嘛!北原律师可能对银行业务不熟悉,所以才有这样的误解。”谷本在最后没忘记,还要对这位年轻律师,再奚落一番

谷本认为北原输定了。

他已经迫不急待地想要看到对面惊慌失措的表情。

然而,当他抬起头来时,他发现,北原的表情仍然是一副沉稳的样子。

哪怕都要被逼到绝境了,还是一副无所谓,不在乎的模样!!

北原的嘴角微微翘起。

他当然还有后招。

纵然,他并非破产法的律师。

但是,北原却拥有着从意想不到之处,发起奇袭战胜对方的恐怖能力。

“裁判长。”北原一边说,一边拿出了材料,“我的手上是目前破产管理人对日钢进行先期审计的部分报告。当然,目前日钢的资产尚未审计完全。但是,三个主要生产基地的资产都已经审计完毕。”

“从这些审计报告来看,日钢资产出现严重缩水,并发现多起会计违规之处。例如,明明采购的是二手生产线,但是在会计记账中,却把该生产线记为全新的,并虚增支付货款,这就导致日钢虚估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残值。同时,还有多个海外买家砍单的已制造钢材,没有记入存货减值等等。”

“这些会计违规之处,使得日钢资产被严重高估。在挤掉水分之后,日钢很有可能已是资不抵债的状态!”

“那么资不抵债意味着什么?”北原话锋一转,继续道。

这位年轻人的话语,牵动着法庭内每个人的神经。

“法律明确规定,破产企业不能够对没有担保的债务,设定新的担保。”北原开口道,“日钢很有可能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这意味着即使有设立担保的债权,实质上也不足以获得全部偿还。因此,在资不抵债的情况,债务都会变成担保无法覆盖的债务,无论是新债务,还是老债务,都是如此。在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不应当认可银行权抵押的有效设立!”

北原从另一个角度,发起了进攻。

从日钢很有可能处于资不抵债的角度,来论证撤销的银行抵押的合理性。

“关于这一观点,我们同样也有最高裁判所的判例予以佐证。”北原说道,“最高裁判所在大化35年[675]号民事判决中,认定处于资不抵债的企业,在破产前一年内提供的担保行为,因为危害了债权人平等受偿的权利的,应当予以撤销!”

北原也同样提交了一份最高裁判所的判例。

形势一时之间再度,发生了变化!

资不抵债?!谷本没想到北原在最后关头,居然还能够寻找到一个新的角度来发起进攻!他也同样看起北原提交的最高裁判所的判例。的确,也如北原所言。

这样一来,双方的法律观点——

都有在先的判例支撑。

但是,现在北原一方仍然是处于下风。尽管,北原抛出了资不抵债的企业,对外担保需要被撤销。但毕竟现在,破产管理人对日钢的完整的审计报告还没有出来,究竟是否资不抵债,还不能确定。

然而——

北原的反驳,却已经为这个案件注入了不确定性。

在场的人都已经发现——

这场官司对于银行方而言并非是十拿九稳就能拿下。没有对付好那位北原律师,恐怕银行的抵押权真的有可能会被撤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