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客心刃吴下阿铭
第56章:来自朝廷的怒火(下)
小
大
魏国的领旨接诏仪式非常的简单,接旨的大臣或贵族只需要向经书中记载的青云圣尊坐化地俯拜三次后,便可接旨。
萧承和带领着米泽津和一众卫士,朝西北方俯拜三次后,便走出大门,向着正在庭院内等候的使者而去。
传诏的使者是内侍院的一位正侍(当然,这个年代的内侍们已经不会被阉割了,但其出入内宫的权限也得到了更多的限制),萧承和认得他,此人名叫周休,向来办事利落,近期在皇帝面前也颇为受宠。
“陛下圣谕已至,太子殿下接旨!”周休是一名修者境初阶的修士,有修为在身的他说话也中气十足,声调不高,但是庭院中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儿臣萧承和接旨。”萧承和毫不犹豫地大步上前,在米泽津担忧的目光中单膝跪下。
“圣文神武,承天行道皇帝,诏曰:近闻遗世塔圣地骤罹血光之厄,神人共愤,乾坤震恸。朕抚膺长叹,痛如锥心,非惟圣地蒙尘,亦自愧庭训失谨,致储君德薄,未能护持圣域清宁。
“然往事已矣,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着太子领岭南一州,限以三日之期,勘破此案,倘逾期未逮,尔当自赍桎梏,素服诣阙待罪!夫圣教威仪,岂容轻渎?若不能肃清邪佞,扶我圣教,何以主东宫、承宗祧?钦此!”
一字一字,如重锤一般,落在了在场众人的心头。
米泽津心中长叹一声,潜意识里已经将萧承和视为废太子了,此案千头万绪,岂是区区三天便能查清的?果然自己此前听到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没想到这次的遗世塔祭典,竟会成为东宫易主的最后一根稻草。
米泽津不由得胡思乱想起来,若是太子被废,按照顺位,理应由二皇子成为下一任的东宫之主,二皇子虽有才干,但为人阴毒,实无仁君之相,虽说新帝国时代,国家已经不再是皇帝的一言堂了,但是眼下正值帝国的多事之秋,若是未来的新君将国家折腾得天怒人怨……
想到这里,米泽津沮丧地摇摇头,不想再深想下去了。
不过,从独善其身的角度来看,这道谕旨还是让米泽津松了口气的,看样子,皇帝似乎只将矛头对准了太子,并未打算连坐其他负责祭典的官员。
“儿臣领旨。”萧承和平静地站起身来,在旁人复杂的目光中从周休手上接过了圣旨,他转身看向最近的一名卫士,“来人,安排周正侍下榻驿馆。”
“殿下请稍待。”周休严肃的表情变得温和了些许,“陛下还有一道密令要给殿下,请您单独随我来。”
“父皇的密令?”萧承和疑惑地转过身,只见周休以一个极为肯定的态度点了点头。
米泽津的眼中也闪过一道光,莫非事情还有什么转机?
“诸位在此等候。”萧承和给在场众人留下这句话后,便跟着周休一同进入了一楼一间安静隔音的小屋。
“学士,您看这……”一个萧承和的亲信军头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有些六神无主地看着米泽津。
“慌什么,在此等候便是。”米泽津呵斥了一声,他无意识地环视四周,忽然觉得有些奇怪,太子殿下身边那名修为高强,与他关系最为密切的护卫怎么这几日都不在此处?
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后,萧承和与周休一前一后地从屋子里走出来了,周休神情淡然,而萧承和的神情似乎有些微妙,有些阴晴不定。
“殿下,陛下命我传诏后即刻动身回京,臣就不多叨扰了,希望殿下不要让陛下失望到底,告辞!”
说罢,周休拱了拱手,和自己的护卫们一同出门上马,飞驰离去了。
见使者离开,米泽津连忙走到萧承和的身旁,“殿下,朝廷那边怎么说?”
“还有时间。”萧承和叹口气,“学士,随我来。”
萧承和屏退了身旁的护卫们,带着米泽津一起,走进了驿馆的后花园,那里清幽静谧,是如春驿馆划出来的一片专供驿馆贵客散心密谈的场所。
“父皇密令我,将血案的罪责,推到契塔人的头上。”走进后花园没多久,脸色阴沉的萧承和便将密诏的内容对米泽津和盘托出,“父皇给我三天时间将此事办妥,否则的话,便不再讲父子情面了。”
“啊,陛下居然……为何?”米泽津没想到皇帝居然会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不由得大惊失色。
“是汪太师的建议。”萧承和淡淡地说道。
“汪太师!”米泽津一脸不敢置信的神情。
“方才,周休对我说,昨日的御前会议上,以河东党人为首的一众重臣借圣地血案欲行逼迫父皇换储之事,最终是汪寒锋出面,将血案同此前针对燃灯剑会的威胁信联系起来,认为此案可能是契塔探子精心谋划所致,才压下了河东河西两党重臣的争执。”
“原来如此。”米泽津明悟般地点头,旋即他有些谨慎地问道,“殿下,既然陛下和朝堂诸公的意思也是将契塔人认定为血案的幕后主使,您看……”
“学士,本宫还是那句话。”萧承和转过身来,正色道,“本宫虽不知一向严肃谨慎的汪太师为何会有如此出格之举,但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本宫绝不会拿帝国的未来开玩笑。”
“殿下,也请您听老臣一句。”米泽津长叹道,将一些掏心窝子的话也算是讲了出来,“拘泥不化,不知变通亦非君子之道啊。更何况连陛下都准备如此处置了,您又何苦这般坚持呢?”
萧承和紧咬着牙,片刻后,才从齿缝中强行挤出一句话来,“无论如何,父皇给我的时间还有三日,本宫还有时间,让遗世塔的真相水落石出。”
米泽津默然不语,他心中钦佩于萧承和的为人,但也无奈于萧承和的固执。
“学士,午饭后劳烦您传话,今日午后未时初刻,让所有负责遗世塔案的重要人士在圣地核心区的迎客楼集合,本宫要亲自听一听,他们对案情的看法。”
“是,殿下。”
“哦,对了。还有此前向本宫主动请命的那三位临月城使者,把他们也请过来。”
萧承和带领着米泽津和一众卫士,朝西北方俯拜三次后,便走出大门,向着正在庭院内等候的使者而去。
传诏的使者是内侍院的一位正侍(当然,这个年代的内侍们已经不会被阉割了,但其出入内宫的权限也得到了更多的限制),萧承和认得他,此人名叫周休,向来办事利落,近期在皇帝面前也颇为受宠。
“陛下圣谕已至,太子殿下接旨!”周休是一名修者境初阶的修士,有修为在身的他说话也中气十足,声调不高,但是庭院中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儿臣萧承和接旨。”萧承和毫不犹豫地大步上前,在米泽津担忧的目光中单膝跪下。
“圣文神武,承天行道皇帝,诏曰:近闻遗世塔圣地骤罹血光之厄,神人共愤,乾坤震恸。朕抚膺长叹,痛如锥心,非惟圣地蒙尘,亦自愧庭训失谨,致储君德薄,未能护持圣域清宁。
“然往事已矣,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着太子领岭南一州,限以三日之期,勘破此案,倘逾期未逮,尔当自赍桎梏,素服诣阙待罪!夫圣教威仪,岂容轻渎?若不能肃清邪佞,扶我圣教,何以主东宫、承宗祧?钦此!”
一字一字,如重锤一般,落在了在场众人的心头。
米泽津心中长叹一声,潜意识里已经将萧承和视为废太子了,此案千头万绪,岂是区区三天便能查清的?果然自己此前听到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没想到这次的遗世塔祭典,竟会成为东宫易主的最后一根稻草。
米泽津不由得胡思乱想起来,若是太子被废,按照顺位,理应由二皇子成为下一任的东宫之主,二皇子虽有才干,但为人阴毒,实无仁君之相,虽说新帝国时代,国家已经不再是皇帝的一言堂了,但是眼下正值帝国的多事之秋,若是未来的新君将国家折腾得天怒人怨……
想到这里,米泽津沮丧地摇摇头,不想再深想下去了。
不过,从独善其身的角度来看,这道谕旨还是让米泽津松了口气的,看样子,皇帝似乎只将矛头对准了太子,并未打算连坐其他负责祭典的官员。
“儿臣领旨。”萧承和平静地站起身来,在旁人复杂的目光中从周休手上接过了圣旨,他转身看向最近的一名卫士,“来人,安排周正侍下榻驿馆。”
“殿下请稍待。”周休严肃的表情变得温和了些许,“陛下还有一道密令要给殿下,请您单独随我来。”
“父皇的密令?”萧承和疑惑地转过身,只见周休以一个极为肯定的态度点了点头。
米泽津的眼中也闪过一道光,莫非事情还有什么转机?
“诸位在此等候。”萧承和给在场众人留下这句话后,便跟着周休一同进入了一楼一间安静隔音的小屋。
“学士,您看这……”一个萧承和的亲信军头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有些六神无主地看着米泽津。
“慌什么,在此等候便是。”米泽津呵斥了一声,他无意识地环视四周,忽然觉得有些奇怪,太子殿下身边那名修为高强,与他关系最为密切的护卫怎么这几日都不在此处?
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后,萧承和与周休一前一后地从屋子里走出来了,周休神情淡然,而萧承和的神情似乎有些微妙,有些阴晴不定。
“殿下,陛下命我传诏后即刻动身回京,臣就不多叨扰了,希望殿下不要让陛下失望到底,告辞!”
说罢,周休拱了拱手,和自己的护卫们一同出门上马,飞驰离去了。
见使者离开,米泽津连忙走到萧承和的身旁,“殿下,朝廷那边怎么说?”
“还有时间。”萧承和叹口气,“学士,随我来。”
萧承和屏退了身旁的护卫们,带着米泽津一起,走进了驿馆的后花园,那里清幽静谧,是如春驿馆划出来的一片专供驿馆贵客散心密谈的场所。
“父皇密令我,将血案的罪责,推到契塔人的头上。”走进后花园没多久,脸色阴沉的萧承和便将密诏的内容对米泽津和盘托出,“父皇给我三天时间将此事办妥,否则的话,便不再讲父子情面了。”
“啊,陛下居然……为何?”米泽津没想到皇帝居然会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不由得大惊失色。
“是汪太师的建议。”萧承和淡淡地说道。
“汪太师!”米泽津一脸不敢置信的神情。
“方才,周休对我说,昨日的御前会议上,以河东党人为首的一众重臣借圣地血案欲行逼迫父皇换储之事,最终是汪寒锋出面,将血案同此前针对燃灯剑会的威胁信联系起来,认为此案可能是契塔探子精心谋划所致,才压下了河东河西两党重臣的争执。”
“原来如此。”米泽津明悟般地点头,旋即他有些谨慎地问道,“殿下,既然陛下和朝堂诸公的意思也是将契塔人认定为血案的幕后主使,您看……”
“学士,本宫还是那句话。”萧承和转过身来,正色道,“本宫虽不知一向严肃谨慎的汪太师为何会有如此出格之举,但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本宫绝不会拿帝国的未来开玩笑。”
“殿下,也请您听老臣一句。”米泽津长叹道,将一些掏心窝子的话也算是讲了出来,“拘泥不化,不知变通亦非君子之道啊。更何况连陛下都准备如此处置了,您又何苦这般坚持呢?”
萧承和紧咬着牙,片刻后,才从齿缝中强行挤出一句话来,“无论如何,父皇给我的时间还有三日,本宫还有时间,让遗世塔的真相水落石出。”
米泽津默然不语,他心中钦佩于萧承和的为人,但也无奈于萧承和的固执。
“学士,午饭后劳烦您传话,今日午后未时初刻,让所有负责遗世塔案的重要人士在圣地核心区的迎客楼集合,本宫要亲自听一听,他们对案情的看法。”
“是,殿下。”
“哦,对了。还有此前向本宫主动请命的那三位临月城使者,把他们也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