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出战候鸟季
第九中心学校校长杨汝年给夏青的这份文件,是华国教育部下发的通知。
教育部倡议各基地的基础学校举办“科学家进校园”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夏青平静看完,抬头看向杨汝年,等他继续说。
天灾十一年中的一场场天灾,夺去了几十亿人的生命,也令幸存下来的很多人身体残缺、毁容、病弱。
安抚伤兵的情绪,鼓舞军队的士气,保持军人的战斗力是杨汝年的本职工作,这种意识也深入了他的骨髓。所以第一次见到夏青这张疑似神经受损的脸时,杨汝年毫无压力,第一反应只想着怎样让她振作起来。
但现在面对这张脸,杨汝年有压力了。压力来自于夏青那句已经尽人皆知的“我是狙击手,喜欢直来直去,讨厌绕弯子”的名言。
杨汝年开展工作,习惯了先从大局谈起,统一思想认识、端正态度后再谈怎么落实。但在夏青这张脸面前,他选择直入主题,“您能不能在三哥心情好时,跟他提一下这件事?如果可能的话,我想邀请七号领地团队的一位专家,入校给学生们做场讲座或实验演示。如果三哥团队的专家们都很忙,我就另想办法。”
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必须执行,但北部一区距离安全区太远了,邀请安全区的科学家过来讲座的难度太大,所以杨汝年才跟夏青商量这件事。
虽然整片领地都是种田人,但七号领地内的科学家,那可是一抓一大把。
杨汝年之所以麻烦夏青,是因为基地长下了命令,晖三基地各部门未得到他的许可,都不能去七号领地打扰大佬。
整个基地的公务人员中,不用遵从这个命令的只有一个,就是坐在杨汝年面前这位喜欢直来直去的顶级狙击手。
十五分钟后,这份文件就摆在了一脸不耐烦的大佬的办公桌上。
夏青发现偶像看了文件后,表情居然和缓了,原本她是打算请张陶去学校转一圈的,因为张陶是第九中心的技术指导,她去第九中心内的学校也就是抬抬脚的事儿。
但现在夏青就揣摩着偶像的心意,改了主意,“三哥有没有兴趣去学校转一圈,跟孩子们来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这些年,偶像行动受限,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待在实验室内。既然挖笋和挖红薯会让他感到兴奋,跟孩子们交流应该也会。
张三哼了一声,“有什么好交流的。”
听这语气,夏青确认偶像真动心了,就笑着说,“确实没什么好交流的,三哥就当过去散散心,见一见天灾后出生的新人类,七月份在您这里接受治疗的卢方春和汪波,还有谭琪、叶诗怡都在学校读书。”
天灾年间长大和出生的孩子们,面临的环境和生存状态以及接受的教育,跟天灾之前大不相同。但是看到他们,还是会让人们感受到希望的力量,感受到磅礴的生命力。
陷在柔软座椅里的张三确实想见一见张十的女儿,有气无力地问,“你什么时候出去打鸟?”
夏青回答,“明天第一批候鸟就要到了,我负责守晚上,骆哥守白天。我明天傍晚六点出发,后天早上六点返回。连去两天,后期看情况再决定去不去。”
长达半月的候鸟季,是候鸟们迁徙的季节,也是掠食者们的盛宴。进化林里的掠食性猛兽抓住这个机会积攒度过寒冬需要的脂肪,人类也会大量捕猎路过的候鸟,存储肉类食物。
另外,候鸟季也是展现各基地顶级狙击手实力的重要时刻。
晖三基地长和骆沛先后给夏青打了电话,向她说明这个时间段秀肌肉的重要性。
骆沛中毒后视觉能力和射程受损,有效射程降到了2000米,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这个射程,已经低于与晖三接壤的晖一、晖五和晖六的顶级狙击手了。
进化林的地势、磁场等环境条件极其复杂,导致科技设备的辅助作用受限。所以,机动能力极强,不受磁场干扰的顶级狙击手,在进化林战斗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基地有顶级狙击手坐镇,才能震慑那些想进入晖三进化林偷猎、偷采、偷挖的败类们。
如今晖一与晖三交恶,其他基地的顶级狙击手都不愿在这个敏感时刻,接受晖三基地的雇佣。所以现在需要夏青站出来、顶上去,让所有基地看明白,除了骆沛,晖三还有一个青出于蓝的顶级狙击手。
当然,夏青不是白去,她出一晚上任务的报酬是1万积分,无论用多少发子弹,都由基地报销。
张三有些意外,“你的狙击能力已经超越骆沛了?”
虽然不是狙击手,但张三也知道夜间的狙击难度比白天高,这是因为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虽然有高清晰度夜视镜辅助,但夜间的可视条件依旧比白天差很多。而且露水、雾气达到一定浓度,就会干扰光学设备,提升狙击难度。其次,由于缺乏日光对气流的加热效应,夜晚的风速变化更加复杂,这也会增加狙击难度。第三,九月的夜间气温下降非常明显,会导致枪管冷却不均,弹道会产生偏移,需要重新校准。
所以守夜的夏青,狙击能力一定比骆沛去强。
晖三基地长戚忠业一定是对夏青的枪法极有信心,才会这么安排。
在偶像面前,夏青也不藏着掖着,“我现在的有效射程是2100米,骆哥是2000。”
射程超过骆沛一百米,不是应该高兴的事吗?这家伙怎么一脸肉疼的表情?
张三按了按额头,不想猜夏青的心思,“你去忙你自己的事,我挑时间让郑辰和张敬武陪我去学校转一圈,以张三的身份。”
“明白,辛苦三哥了,学校那边我会盯住他们,不让他们向学生透漏您的真实身份。”
谈完这件事,夏青进入正题,“三哥,我送过来的蛇皮泡好了吧?”
“泡好了,去找张宋要。”
“好的……”
蟒蛇皮找张宋要,那巨蜂的粪便该给谁要呢?她已经通过考核了,可以在实验室内发酵粪便了。
张三一眼就看明白了,“去找大涯!”
“好的三哥,多谢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