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军中无戏言

    天象不利火攻?

    这倒不是皇甫嵩神神叨叨,而是确实的问题。

    毕竟他们是从北向南方攻,想要火借风势,那必须要北风才好。

    但淮河流域,夏季时多东南风,这个风向反倒是对面火攻起来会更加顺利一些。

    不过对此,郭嘉再次站了出来,笑说其夜观天象,可判定三日左右必有西北风来。

    届时,就是大军进攻的最好时机,请大将军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奉孝此言可能当真?”

    皇甫嵩皱眉发问:

    “兵者大事,若三日时间西北风不来,则我军行动恐被延误,袁术那边若是趁机攻破袁绍防线,局面将不堪设想。”

    郭嘉自信一笑,微微摇头:“皇甫将军但请放心,嘉对天象的推算向来有把握。且这几日与当地渔夫多有交流,他们也言及此时节风向多变,不出三日,定有西北风起。”

    “若是将军不信,嘉愿立军令状一份,以项上人头担保!”

    嚯——

    一听说郭嘉敢立军令状,其他人一时之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将信将疑的把目光转到苏曜身上,等候大将军定夺。

    苏曜微微沉吟,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终落在郭嘉自信满满的脸上。

    对于郭嘉的才能,每一个玩过三国游戏的玩家都很清楚,既然这一次郭嘉说的如此笃定,又愿立军令状,那苏曜便也决定赌上一次。

    “好!既然奉孝如此有把握,本将军就信你一回。全军即刻备战,三日后发起总攻!“

    随着军令下达,整个水寨顿时忙碌起来。

    将士们检查兵器、搬运箭矢、准备火油,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太史慈更是亲自挑选精锐水手,反复演练火攻战术。

    且说三日时间,转瞬即过,然而天象却无任何变化。

    本来跃跃欲试的将士们顿时变得有些焦躁起来,流言蜚语也开始在军中传播。

    “这不对吧?”

    一名年轻的军官甲皱着眉头,小声对身旁的同僚嘀咕:

    “都第三天了,别说西北风了,现在根本就是一丁点风都没有了,你们说那郭军师他到底靠不靠谱啊?”

    “应该是靠谱吧.”

    军官乙将信将疑说:

    “大将军那么信他,总不能是个草包吧?”

    “那又怎么不能?”

    军官丙则是轻嗤一声:

    “你们也不看看那姓郭的有多年轻?毛头小子一个还没咱们大将军大哩,这天象之事,瞬息万变,哪能这般笃定?居然还敢立下军令状。”

    “依我看,他这会回怕是要丢了命喽。”

    “嘘!慎言!”军官甲慌忙制止,“让军法官听见,咱们都得吃军棍!”

    “害,你胆子咋那么小?你瞅瞅周围,这又不是光咱们在说。”

    军官乙轻叹一声:

    “这回要是没来西北风,他丢了命是小,咱们大军在这空耗三天才是真的大事。”

    果然,军官甲抬头望去,军中流言蜚语已是尘嚣之上。

    大大的日头顶在头上,人们迟迟不见西北风来,焦急与抱怨已是随处可见。

    当然了,他们没人敢抱怨大将军的决策,于是乎所有矛头都指到了郭嘉身上。

    说此人徒有虚名,蒙蔽大将军致使大军错失战机,甚至有人暗中提议,应将郭嘉押至军前问罪,以安军心,平民愤。

    太阳,渐渐西下,淮河之上依然是一派风平浪静的景色。

    就在渡口中的小楼上,舆论风暴中心的苏曜与郭嘉二人却在不紧不慢的对弈。

    棋盘边还放着两壶小酒,看起来颇有几分格调。

    “哎呦,我的大将军啊!您怎么看坐得住啊。”

    一阵蹬蹬蹬的脚步声后,随军护卫苏曜的锦衣卫二把手——校尉陈质,火急火燎地冲上楼来,那是一脸的焦急。

    苏曜抬眸,只看了陈质一眼,随即神色平静的继续下棋:

    “慌什么,天塌不下来,可是西北风起?”

    “没有,就是没有啊!”

    陈质满脸急色,单膝跪地说:

    “大将军,您不知道,这一直没来西北风,大军候了三天,已是军心浮动,不少将士们都在嚷嚷,说郭军师这是误了大事,吵着要把他拉出去问罪。”

    “虽然现在皇甫将军和关将军他们还能压住,但这都快傍晚了,若是再没有个说法,将士们怕是要失控了。”

    “说法?那他们想要个什么说法?”苏曜头也不回说。

    “这”

    陈质额头渗出细汗,动了动嘴唇,愣是不敢说话。

    陈质是最早追随苏曜的老资历了。

    早年在征讨匈奴的时候就已在其身边,承担保护家眷的重任。

    也因此,虽然他不是什么历史名宿,但苏曜也从未亏待,跟着一路水涨船高,年纪轻轻的就成为了锦衣卫的二把手,是最核心的几位心腹之一。

    但同样也正因此,他才比旁人都懂这郭军师在大将军眼中的分量,也更明白苏曜一向吃软不吃硬的性子。

    这事儿要是一个处理不好,那到时候不知要几人掉头,几人送命啊。

    “大将军何必为难陈校尉呢?”

    郭嘉一手笑着落子,一手抄起酒壶抿了一口:

    “想来军中吵闹无非是我郭某人既已立下军令状,如今大风未至,那就该按军法处置罢了。”

    “你倒是不急啊”

    苏曜跟着又落一字,紧紧咬住,笑说:

    “怎么,你郭奉孝是不怕死,还是觉得本将军不舍得砍你?”

    郭嘉听闻苏曜此言,放下手中酒壶,看了眼窗边景色,随即郭嘉眼中的自信与洒脱更甚:

    “大将军明鉴,嘉非不惧死,实乃对天象推演有十足把握。”

    “如今已至三日,风虽未到,却也不远矣。嘉既立军令状,自当承担后果,若误了军机,愿以死谢罪。可若此刻便将嘉问罪,大军军心虽一时得安,却错失取胜良机,实在得不偿失。”

    苏曜微微挑眉:“你倒是自信,不过,军心不稳,乃是大事,能留你到何时,就看你自己如何争取吧。”

    言罢,苏曜便转头向陈质下令,传召诸将前来议事,商议对郭嘉的处置问题。

    “诺!”陈质如蒙大赦,连忙起身,快步离去。

    不多时,皇甫嵩、关羽、太史慈等一众将领鱼贯而入,神色间既有焦急又有忐忑。

    在众人行礼之后,皇甫嵩率先开口:“大将军,如今已过三日,风向未变,将士们多有疑虑,这……”

    苏曜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即道:“诸位将军,本将军明白大家的担忧。军中无戏言,郭奉孝既然已立军令状,若是今日西北风不至,那我绝不留情。”

    “不过,天象之事,本就微妙难测,本将军相信,不到最后一刻,一切皆有可能。”

    苏曜说完之后,郭嘉立刻起身,向众人拱手:

    “诸位将军,嘉深知此次推演天象干系重大。如今虽未见风动,然天象之变,常于瞬息之间。依嘉之见,今夜必有西北风至,且此风一起即是大风,且明日有雨,还望诸位做好夜战准备,务必当夜破敌,否错失良机是也。”

    众人听得是面面相觑,关羽微微皱眉,轻抚长须,追问说:

    “郭军师,军中将士皆盼取胜,如今空等三日,难免焦急。若今夜风仍不至,我等又该当如何?”

    郭嘉微微一笑,目光坚定:“关将军放心,若今夜风未起,嘉愿即刻伏法,以正军法。但嘉坚信,此风必来,届时我军依计行事,定能大破敌军水寨。”

    仿佛是回应郭嘉的豪言一般,突然间,楼下突然传来一阵阵喊声。

    “快看,你们快看天色!”

    众人纷纷回头,透过窗户望向天空。

    虽然现在依然是一派无风无浪的景色,但只见西北边的天际,在那一片橘色的晚霞映照下,已悄然出现了丝丝缕缕的乌云,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慢慢扯动,逐渐的朝着这边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