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4章 最终达成协议
李慎的话语宛如魔音一般,围绕在金春秋父子耳边久久不散。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jiangliyiba.com
不错,若是他们的武器铠甲比百济的厉害,他们也能够跟大唐一样,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大唐军攻打高句丽的时候,一共才几万兵马,就把高宝藏十几万兵马打的落荒而逃,
丢下江西所有的城池,逃到江东避难。
大唐军依靠的不就是精良德的装备么?
可是他们没有啊。
突然金春秋心头一颤,抬头看向李慎,莫非.....
想到这里他激动的轻声问道:
“纪王殿下所言极是,只是我新罗并没有大唐的炼铁技术,莫非纪王殿下可以教给我们大唐的炼铁术?”
“怎么可能?炼铁术现在是我大唐的最高机密,谁若是透露出去以叛逆论处。
这大唐可是我李家的江山,你认为本王会把自己家的东西送出去么?”
听到金春秋的话,李慎翻了一个白眼,心道,这宇宙国的人这么不要脸么?还想要咱们的炼铁术,想屁吃呢。
“那王爷刚刚的意思是....”金春秋有些疑惑。
“本王的意思是可以卖给你们一些我大唐军的武器铠甲,而且都是现在大唐军用的那种。
如果有了这些武器装备还有弓弩箭羽,你们反败为胜的机会就大了很多。
夺回失地也不是不可能。”李慎解释道。
“此话当真?”金春秋惊喜的问道。
“本王说话自然当真。”李慎点头。
“那不知价格如何?”金文王再次开口问道。他现在被粮食的价格吓的不轻。
“这个你们放心,价格绝对公道,而且依旧可以让你们赊欠。
等你们国内稳定后再偿还即可。
至于具体价格,稍后我会让纪王府的大掌柜王洪福给你们一份清单。
不过你们不能对外说,卖你们武器铠甲是违反我大唐律法的,
本王跟军中有些关系,所以弄出来一些他们现在的装备不是问题,但数量不会太多。”
李慎故意压低声音,显得神秘兮兮。
这更让金春秋信了几分,在他看来,纪王是陛下的儿子,贵为亲王跟军中有点关系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他们新罗这种事情也不罕见,就连他这个真骨,也跟军中有些关系。
要是真的能够弄到大唐的武器铠甲装配新罗军,战胜百济也不是不可能。
“那就多谢纪王殿下,我们买了。
关于粮食之事,不知道纪王殿下需要多久可以运到新罗?”
最终金春秋下定决定,就算贵一点也无妨,终于被灭国了要好。
“这个随时都可以开始准备,慢则三个月,快则两个月就可以抵达新罗。
若是新罗愿意价格翻倍,一个月抵达也不是不可能。”李慎笑着回答。
“三个月,这么快?”李慎的话再次把他们惊呆了,
刚刚还说什么半年,一年的,如今竟然最快两个月就可以。
价格翻倍,一个月就能到?真是见钱眼开,钱可通神啊,用神仙运粮么?
“那个,两个多月我们新罗还是能够坚持的住的,就不用一个月了。
那还请纪王殿下尽快安排,我也会写一封书信回国,让女王事先做好安排。”
金春秋回道,一百二十文一斗,就为了快一个月,他感觉用不到。
而且他也感觉纪王也做不到。收购,运输,还有海运,怎么可能一个月就到。
李慎见此也不劝说,他知道新罗不会加价,若是真的加价他也不怕。
实在不行就运输辽东道的粮食,首接派大军押送,借道百济,首插新罗。
一个月内肯定能够送到,一百二十文一斗米,拿出六十文贿赂他老爹,
大军护送也不是问题。至于辽东,他在慢慢运输粮食过去就是了。
不过既然他们不需要,李慎也不强求,
“好,那既然如此,我们就签一份契约,以免以后为此伤了感情。”
李慎对着石头吩咐一声,没一会功夫,石头就让下人搬进来一张大桌子,还有笔墨
纸砚。
对于签署契约,金春秋也没有意见,又不是捐赠,买卖签署契约也正常。
李慎吩咐王玄策执笔,写下契约,并且一式两份。
双方都发表了一下自己的要求。
比如新罗坊要求以大米为主,金春秋知道大米价格更高一些。
不过这正中李慎下怀,南方种植的都是多季水稻,至少两季,所以大米库存居多。
“纪王殿下,这个是什么意思?”
当金春秋听到李慎要求,两年偿还不上货款,需要用新罗国内的矿产抵债时,有些皱眉问道。
“这个没什么,就是一个附加条款,你们两年后若是还不上,那就用你们的一些矿做抵债。
比如金矿,银矿,铁矿等等。
不然你们说没钱,本王的钱岂不是永远也回不来了。
当然,你们若还是处在战乱之中,这条就无效,我们可以写到契约当中。”
金春秋想了想点头同意,纪王是一个商人,不想吃亏也很正常。
只要他们在平息战火后还上粮食的欠款,那就没什么关系。
“金使者,其实本王要了你的矿产,对你新罗还是有好处的。”
“哦?纪王殿下此话怎讲?”金春秋不解的问道。
“金使者,你想啊,若是你们用矿产抵债,本王是不是就要派遣大量人员前往新罗。
除了劳工之外,还需要派遣护卫保护矿场。
你说到时候百济听说我大唐派兵到新罗,他们会不会有顾虑,会不会害怕?
这对你们新罗来说应该算是好事吧?
而且如果他们要是不开眼,抢了本王的矿产,你说本王会轻易饶了他们?
必定大军压境,打他们一个落花流水。”李慎狠狠的挥舞了一下手臂,
让金春秋感觉到自己的气势。
金春秋一听,还真就是这个道理,看来这一条也要写进给女王的信件当中。
很快双方认同的契约拟定完毕,新罗方以每斗六十文的价格购买粮食三百万担,分三次运输到新罗。
主要是因为船只不够,没办法一次性运过去。
首批粮食一百万要在三个月内抵达,后两批一个月抵达一百万担。
剩下的就是一些违约的赔偿等事宜,包括欠款的偿还时间等等。
最后双方负责人签字,纪王府这边由长史王玄策负责此事,签字也由王玄策签。
双方签完之后,友好握手,李慎还开了一瓶好酒庆祝。
这三百万担李慎就可以赚取一百二十万贯,给朝廷六十万贯的粮食钱。
扣掉所有费用,李慎也能赚一百万贯,李慎感觉春天真是一个好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