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一举五得,生产建设兵团
小
大
“洪大人,你被卫所给蒙蔽了!”
袁可立轻笑:“朝廷只是说废除军户,没说耕地不给军户种呀!”
洪承畴糊涂了,一会儿废除,一会儿又给军户种,这到底是废除还是没废除。
见洪承畴的神色,袁可立问道:“洪大人,本阁问你,陕西军屯有多少?”
“鱼鳞册记载,陕西军屯六万余顷,西安一万六千顷,凤翔一万一千顷,此次清丈的实际数据,西安两万顷,凤翔一万三千顷。”
对于袁可立的提问,洪承畴脱口而出。
他此前是陕西督粮参政,负责的就是陕西军、民、官屯田和粮道,这些数据早已经印入了脑海之中。
“耕地是多,可没人……”
说到这里,洪承畴停顿了,脑海中升起了一个想法,迟疑道:“朝廷的意思是交给废除军户的百姓种?”
“对,一定是这样,现在西安和凤翔两府的百姓都从朝廷这里买到耕地了,如果废除军户,这部分百姓肯定也要买耕地的,
朝廷只要在废除的策略上做一个更改,例如不是彻底废除,只是废除军户后代承袭军户的制度,改为招募制,
招进来的百姓,只负责种植军屯,给工钱或者种几年后免费给地,或者从耕地中分一部分收成……”
洪承畴明白了,越说越兴奋,语速越来越快。
“如果按照七万八千人,一年百万两白银开支计算,只需要……五十万亩耕地,
现在军户规定每人十二亩,俺这么算只需要四万多百姓,农忙的时候职业军士也可以来帮忙,就当是打熬力气了,
或者招募百姓来打短工,大概只需要一万到两万名长工百姓来管理耕地就可以了,甚至更少,
或者直接将这次整顿淘汰的老兵放在这里面,哪天战时缺人也能拉上去。
以一两万人供应七万多职业军士,太划算,如果再多一些,农闲的时候种种菜、养猪养家禽……嘶……妙呀!”
“如果再多招一些人,产出的粮食还能上交国库,也能让百姓多一些收入!”
“整个陕西即便是用一百万亩耕地,折算成一万顷,多出的七八万顷的耕地,交给朝廷,作为备用。”
“一举五得……五得!”
说到最后,洪承畴有些语无伦次,差点就手舞足蹈了,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崇祯和袁可立看着洪承畴的神色,相视一笑,果然是个人才,只是稍微一点拨,就能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咳……洪大人,陛下面前,不可孟浪!”
被惊醒的洪承畴,脸色一滞,立刻朝着崇祯躬身:“陛下恕罪,臣是太兴奋了,臣失礼……”
“好了,朕明白!”
崇祯摆了摆手:“你觉得方案可行吗?”
“可行,太可行的!”
“马祥麟的一万两千名征剿大军在凤翔府,会留给你,作为震慑诸卫的大军,你能不能在今年完成陕西卫所的整顿?”
洪承畴没有立刻回应,而沉思的片刻后,才斩钉截铁道:“臣愿立下军令状,保证年底之前完成陕西卫所的整顿计划!”
“好!”
崇祯拍了一下手,沉声道:“既然你都敢立下军令状,那朕也给你个承诺,等你完成陕西卫所和边镇的整顿后,朕调你回朝廷,入中枢!”
“听清楚了,是卫所和边镇!不是单纯的卫所!”
“臣明白!”
洪承畴知道,这是又一次迁升的机会。
他做出保证是有依据的,现在是四月初,西安和凤翔两府已经完成耕地还民了,最多两个月其余六府都能得到消息,只要闹起来,他就能动起来。
剩下六个月的时间是紧了一些,但也不是不能完成。
而崇祯说的是调回中枢,等整顿完,估计军机处也差不多能搞起来,调回去放在眼皮子地下搞战略战术,人尽其才也能放心一些。
“大明军纪监察部的人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就来了,到时候会配合你们一起整顿,具体的标准他们会告诉你,整顿的主体是你们,监察部是负责考察和监督,提出建议和意见,记住了,不可发生冲突,遇不决之事,六百里加急送回北京城!”
“臣明白!”
洪承畴回应后,想了想又道:“陛下,如果负责给卫所耕地的百姓,怎么称呼?请陛下赐名!”zbzw.ζa
“赐名?”
崇祯也是一愣,耕地供养职业军士的方式,他是借鉴后世的生产建设兵团。
当年为了生产需要,全国组建了12个生产建设兵团、3个农建师,但因各种原因最后只剩下了西北的那一支。
虽然撤销,但他们为部队和国家的建设做出可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当时只是这么想,但没有深入想,现在洪承畴这么问,崇祯思索了一会儿后便有了决定。
“就叫生产建设兵团吧,主要负责屯垦戍边的所需和军队相关设施的建设工作!
人员来源由卫所、边军正常考核淘汰、退役的军士和从各州府招进来的人,按照准军事化制度来管理,
干满几年或者达到什么标准,他们的子女可以免费进入卫所开设的讲武堂,
另外诸如石匠、木匠等十八匠也可以各招几名,卫所的建设所需,尽可能不要在外部招人来做!
这些只是朕的一些设想,现在还有时间,等过几日军纪监察部的人来了,你们协商好,拟定一个章程,加急送给朕,朕批阅后再开始!”
“臣明白!”
洪承畴这会儿被崇祯的一番话给震住了,他只是让皇帝赐名,没想到皇帝只是思索了一下就搞出这么多东西。
看着没啥,仔细想的时候背后意义完全不同。
人员组成和准军事化的管理,战时稍微训练和激励,就能上战场,比招募的新兵好使多了。
另外就是子女可以进入卫所开办的讲武堂,更能激励他们好好干、用心干,能省很多监督上的事情,毕竟入学后就有可能有另一条出路。
最后,只要讲武堂前期规划好,做好忠君爱国的灌输,以后孩子出了讲武堂,即便没有入军中,那也是也大概率对是一位执法守法的好青年!
“好了,军务的事情就先交代到这里了,等你回固原的总督府后,立刻派人前去银川寻找一人,将他带在身边!”
袁可立轻笑:“朝廷只是说废除军户,没说耕地不给军户种呀!”
洪承畴糊涂了,一会儿废除,一会儿又给军户种,这到底是废除还是没废除。
见洪承畴的神色,袁可立问道:“洪大人,本阁问你,陕西军屯有多少?”
“鱼鳞册记载,陕西军屯六万余顷,西安一万六千顷,凤翔一万一千顷,此次清丈的实际数据,西安两万顷,凤翔一万三千顷。”
对于袁可立的提问,洪承畴脱口而出。
他此前是陕西督粮参政,负责的就是陕西军、民、官屯田和粮道,这些数据早已经印入了脑海之中。
“耕地是多,可没人……”
说到这里,洪承畴停顿了,脑海中升起了一个想法,迟疑道:“朝廷的意思是交给废除军户的百姓种?”
“对,一定是这样,现在西安和凤翔两府的百姓都从朝廷这里买到耕地了,如果废除军户,这部分百姓肯定也要买耕地的,
朝廷只要在废除的策略上做一个更改,例如不是彻底废除,只是废除军户后代承袭军户的制度,改为招募制,
招进来的百姓,只负责种植军屯,给工钱或者种几年后免费给地,或者从耕地中分一部分收成……”
洪承畴明白了,越说越兴奋,语速越来越快。
“如果按照七万八千人,一年百万两白银开支计算,只需要……五十万亩耕地,
现在军户规定每人十二亩,俺这么算只需要四万多百姓,农忙的时候职业军士也可以来帮忙,就当是打熬力气了,
或者招募百姓来打短工,大概只需要一万到两万名长工百姓来管理耕地就可以了,甚至更少,
或者直接将这次整顿淘汰的老兵放在这里面,哪天战时缺人也能拉上去。
以一两万人供应七万多职业军士,太划算,如果再多一些,农闲的时候种种菜、养猪养家禽……嘶……妙呀!”
“如果再多招一些人,产出的粮食还能上交国库,也能让百姓多一些收入!”
“整个陕西即便是用一百万亩耕地,折算成一万顷,多出的七八万顷的耕地,交给朝廷,作为备用。”
“一举五得……五得!”
说到最后,洪承畴有些语无伦次,差点就手舞足蹈了,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崇祯和袁可立看着洪承畴的神色,相视一笑,果然是个人才,只是稍微一点拨,就能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咳……洪大人,陛下面前,不可孟浪!”
被惊醒的洪承畴,脸色一滞,立刻朝着崇祯躬身:“陛下恕罪,臣是太兴奋了,臣失礼……”
“好了,朕明白!”
崇祯摆了摆手:“你觉得方案可行吗?”
“可行,太可行的!”
“马祥麟的一万两千名征剿大军在凤翔府,会留给你,作为震慑诸卫的大军,你能不能在今年完成陕西卫所的整顿?”
洪承畴没有立刻回应,而沉思的片刻后,才斩钉截铁道:“臣愿立下军令状,保证年底之前完成陕西卫所的整顿计划!”
“好!”
崇祯拍了一下手,沉声道:“既然你都敢立下军令状,那朕也给你个承诺,等你完成陕西卫所和边镇的整顿后,朕调你回朝廷,入中枢!”
“听清楚了,是卫所和边镇!不是单纯的卫所!”
“臣明白!”
洪承畴知道,这是又一次迁升的机会。
他做出保证是有依据的,现在是四月初,西安和凤翔两府已经完成耕地还民了,最多两个月其余六府都能得到消息,只要闹起来,他就能动起来。
剩下六个月的时间是紧了一些,但也不是不能完成。
而崇祯说的是调回中枢,等整顿完,估计军机处也差不多能搞起来,调回去放在眼皮子地下搞战略战术,人尽其才也能放心一些。
“大明军纪监察部的人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就来了,到时候会配合你们一起整顿,具体的标准他们会告诉你,整顿的主体是你们,监察部是负责考察和监督,提出建议和意见,记住了,不可发生冲突,遇不决之事,六百里加急送回北京城!”
“臣明白!”
洪承畴回应后,想了想又道:“陛下,如果负责给卫所耕地的百姓,怎么称呼?请陛下赐名!”zbzw.ζa
“赐名?”
崇祯也是一愣,耕地供养职业军士的方式,他是借鉴后世的生产建设兵团。
当年为了生产需要,全国组建了12个生产建设兵团、3个农建师,但因各种原因最后只剩下了西北的那一支。
虽然撤销,但他们为部队和国家的建设做出可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当时只是这么想,但没有深入想,现在洪承畴这么问,崇祯思索了一会儿后便有了决定。
“就叫生产建设兵团吧,主要负责屯垦戍边的所需和军队相关设施的建设工作!
人员来源由卫所、边军正常考核淘汰、退役的军士和从各州府招进来的人,按照准军事化制度来管理,
干满几年或者达到什么标准,他们的子女可以免费进入卫所开设的讲武堂,
另外诸如石匠、木匠等十八匠也可以各招几名,卫所的建设所需,尽可能不要在外部招人来做!
这些只是朕的一些设想,现在还有时间,等过几日军纪监察部的人来了,你们协商好,拟定一个章程,加急送给朕,朕批阅后再开始!”
“臣明白!”
洪承畴这会儿被崇祯的一番话给震住了,他只是让皇帝赐名,没想到皇帝只是思索了一下就搞出这么多东西。
看着没啥,仔细想的时候背后意义完全不同。
人员组成和准军事化的管理,战时稍微训练和激励,就能上战场,比招募的新兵好使多了。
另外就是子女可以进入卫所开办的讲武堂,更能激励他们好好干、用心干,能省很多监督上的事情,毕竟入学后就有可能有另一条出路。
最后,只要讲武堂前期规划好,做好忠君爱国的灌输,以后孩子出了讲武堂,即便没有入军中,那也是也大概率对是一位执法守法的好青年!
“好了,军务的事情就先交代到这里了,等你回固原的总督府后,立刻派人前去银川寻找一人,将他带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