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喜欢镜子的木子
第1246章 疾风vs战鹰、雷电和野马(四)
小
大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们明明是飞行员,居然在这里帮伞兵干活。”
8月4日凌晨五点,天还未亮,陈光耀对一旁洗漱的陶有槐抱怨起来。
照理说作为飞行员,还算是伤员,可以在临时医院这边等着战斗结束就行。
可他们也不好意思闲着,只能找点事做。
要么在野战医院这里帮忙,要么就去不远处的弹药库那边帮伞兵团等安装子弹这些。
不管是勃朗宁1919A4机枪,还是勃朗宁自动步枪,都需要弹夹或者弹链。
这些都需要有人提前安装好,到时候弹药手可以直接把装好弹链的弹药盒或者弹夹直接送到前线机枪阵地那里。
不仅是他们两人,包括之前的滑翔机驾驶员以及一些伤兵也在帮忙做这事。
让这些飞行员和准飞行员上战场肯定不行,蒋自强还没这胆子。
不过这些事做久了有些烦躁,对于想要重回蓝天作战的陈光耀来说无疑是很枯燥的。
陶有槐吐了口水无奈解释,“中队长,不做这些,我们也没事做啊,伞兵团也不可能让我们去前线的。”
陈光耀眼珠一转,随即看向机场跑道那边。
此时机场跑道两侧停满了滑翔机,密密麻麻的有数十架。
大部分其实都是好的,修修就能用。
不过没有运输机,这些滑翔机也无法投入使用。
当然,陈光耀看的不是滑翔机,他要看的东西被挡住了。
“你那架p40n战斗机情况怎么样?我们要不要去试着修好它?”
“中队长,这里也没零部件,怎么修?”
陶有槐算是看出来了,自家中队长有些坐不住,总想离开这里。
“试试看,说不定能行呢?”陈光耀不死心地说道。
“行吧,我们吃了早饭后去试试,但我觉得估计没法修。”
“先去试试再说。”
两人快速洗漱一番,就去医院旁边的食堂吃早饭。
其实回国后,第六路军飞行员的标准就回到了出国前,根本不能跟在特遣航空队时期相比,但也是三军中最好的。
而且因为空军有自己的牧场这些,牛奶、牛肉这些也可以充足供应。
伞兵团这边的标准下降地比较厉害,但也比普通陆军和地勤部队要好,每天都有肉,参照的是空军丙种空勤标准。
不过到了战场,这标准就降的有些多了。
就拿早饭来说,丙种空勤可以做到豆浆稀饭充足供应,还有2个馒头、1-2个鸡蛋、一碟油炸花生米、一碟卤牛肉、一碟泡菜、一碗白糖。
可在衡阳这里无法按照这个标准保障。
豆浆没有,鸡蛋没有,泡菜也没有。
早饭就只有稀饭、馒头、花生米和卤牛肉,白糖倒是有,但也少。
午餐就是罐头和咸菜一起煮的,再加上大米饭。
这肯定比一般国军吃的要好,但跟在海外时差了很多,而且人均肉罐头分量也低了很多。
也就在空军,才能吃的这么好。
在普通陆军,想都别想。
吃饭的条件也很差,桌子什么的基本没有,都是拿着碗或者饭盒,打了就找个地方坐着或者蹲着吃。
在战场上,可没那么多讲究,能吃上热乎的就算不错了。
第十军的士兵看到这些早餐,自然是觉得美味。
没想到伞兵团吃的这么好,也就陈光耀等飞行员有点嫌弃,但也没啥办法。
没等一群人吃完,突然就听到远处传来尖啸声。
当即有士兵猛地起身大喊,“炮击!快隐蔽!”
“什么?炮击?”
“快,先躲起来。”
“快隐蔽。”
一时间吃着早饭的众人纷纷手忙脚乱地寻找地方躲藏,没等他们跑到防炮洞,密集的爆炸声就随即响起。
当炮弹落地,众人才知道并不是朝着他们这边落下的,而是西边的衡阳城。
等陈光耀等人来到防炮洞后,还没回过神来就听到有一名伤员喃喃低语。
“有重炮,105mm的,还有150mm左右的,总共至少有一百多门。”
“日军这是发起新一轮总攻了啊,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坚持下去。”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的时候,他们所在的机场附近也遭到了日军的炮击。只是跟衡阳那边的炮火相比,就差了不少等次,最大口径好像也就75mm,而且数量也少。
很明显,日军是把进攻重点放在了衡阳城那边。
听到外面的炮火,一群人忧心忡忡,虽说他们得到了援助,也有援军,但是日军似乎更多。
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
而在伞兵团的指挥部,蒋自强等人也在地图前看着目前的战局。
“根据目前掌握的消息,进攻衡阳城那边的是日军第58、第68、第116三个师团,兵力可能在3-4万人。
进攻我们这边的是日军第13师团,除了被我们打残的第65联队,还有104联队。
另外根据在外围活动的特战队汇报,日军第116联队从耒阳调回来了。
只是从目前来看,日军第13师团似乎只想牵制住我们,不让我们有机会增援衡阳城那边。”作为参谋长的周士宗分析着目前的战局,脸上颇为无奈。
“日军也是看得起我们。
一个师团来牵制我们,我们这也就五个步兵营的规模而已。”蒋自强也不禁感慨。
严格来说,日军这也不算高看伞兵团。
因为以伞兵团本身的三个营,外加增援的两个营,都具备一个营打日军一个大队的实力。
即便是14师那两个营也是如此。
别看这两个营只有迫击炮,但架不住数量多,而且在缅北、滇西跟日军交战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打出了自信。
哪怕是面对日军甲种师团的步兵大队,也丝毫不虚。
再说了,日军如今甲种师团的战斗力跟六七年前,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装备可能没什么变化,但是士兵军事水平却是下降很多。
反观国军的精锐部队无论是装备和士气都在增长,这此消彼长之下,自然不一样。
“我们算是被耗着了,若是再有一个团的援军,我们或许就不一样,未尝不能跟日军正面对攻。”
“得等机场修好,还有就是看天上战斗的结果。”
说着,蒋自强看向外面的机场跑道,若有所指。
8月4日凌晨五点,天还未亮,陈光耀对一旁洗漱的陶有槐抱怨起来。
照理说作为飞行员,还算是伤员,可以在临时医院这边等着战斗结束就行。
可他们也不好意思闲着,只能找点事做。
要么在野战医院这里帮忙,要么就去不远处的弹药库那边帮伞兵团等安装子弹这些。
不管是勃朗宁1919A4机枪,还是勃朗宁自动步枪,都需要弹夹或者弹链。
这些都需要有人提前安装好,到时候弹药手可以直接把装好弹链的弹药盒或者弹夹直接送到前线机枪阵地那里。
不仅是他们两人,包括之前的滑翔机驾驶员以及一些伤兵也在帮忙做这事。
让这些飞行员和准飞行员上战场肯定不行,蒋自强还没这胆子。
不过这些事做久了有些烦躁,对于想要重回蓝天作战的陈光耀来说无疑是很枯燥的。
陶有槐吐了口水无奈解释,“中队长,不做这些,我们也没事做啊,伞兵团也不可能让我们去前线的。”
陈光耀眼珠一转,随即看向机场跑道那边。
此时机场跑道两侧停满了滑翔机,密密麻麻的有数十架。
大部分其实都是好的,修修就能用。
不过没有运输机,这些滑翔机也无法投入使用。
当然,陈光耀看的不是滑翔机,他要看的东西被挡住了。
“你那架p40n战斗机情况怎么样?我们要不要去试着修好它?”
“中队长,这里也没零部件,怎么修?”
陶有槐算是看出来了,自家中队长有些坐不住,总想离开这里。
“试试看,说不定能行呢?”陈光耀不死心地说道。
“行吧,我们吃了早饭后去试试,但我觉得估计没法修。”
“先去试试再说。”
两人快速洗漱一番,就去医院旁边的食堂吃早饭。
其实回国后,第六路军飞行员的标准就回到了出国前,根本不能跟在特遣航空队时期相比,但也是三军中最好的。
而且因为空军有自己的牧场这些,牛奶、牛肉这些也可以充足供应。
伞兵团这边的标准下降地比较厉害,但也比普通陆军和地勤部队要好,每天都有肉,参照的是空军丙种空勤标准。
不过到了战场,这标准就降的有些多了。
就拿早饭来说,丙种空勤可以做到豆浆稀饭充足供应,还有2个馒头、1-2个鸡蛋、一碟油炸花生米、一碟卤牛肉、一碟泡菜、一碗白糖。
可在衡阳这里无法按照这个标准保障。
豆浆没有,鸡蛋没有,泡菜也没有。
早饭就只有稀饭、馒头、花生米和卤牛肉,白糖倒是有,但也少。
午餐就是罐头和咸菜一起煮的,再加上大米饭。
这肯定比一般国军吃的要好,但跟在海外时差了很多,而且人均肉罐头分量也低了很多。
也就在空军,才能吃的这么好。
在普通陆军,想都别想。
吃饭的条件也很差,桌子什么的基本没有,都是拿着碗或者饭盒,打了就找个地方坐着或者蹲着吃。
在战场上,可没那么多讲究,能吃上热乎的就算不错了。
第十军的士兵看到这些早餐,自然是觉得美味。
没想到伞兵团吃的这么好,也就陈光耀等飞行员有点嫌弃,但也没啥办法。
没等一群人吃完,突然就听到远处传来尖啸声。
当即有士兵猛地起身大喊,“炮击!快隐蔽!”
“什么?炮击?”
“快,先躲起来。”
“快隐蔽。”
一时间吃着早饭的众人纷纷手忙脚乱地寻找地方躲藏,没等他们跑到防炮洞,密集的爆炸声就随即响起。
当炮弹落地,众人才知道并不是朝着他们这边落下的,而是西边的衡阳城。
等陈光耀等人来到防炮洞后,还没回过神来就听到有一名伤员喃喃低语。
“有重炮,105mm的,还有150mm左右的,总共至少有一百多门。”
“日军这是发起新一轮总攻了啊,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坚持下去。”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的时候,他们所在的机场附近也遭到了日军的炮击。只是跟衡阳那边的炮火相比,就差了不少等次,最大口径好像也就75mm,而且数量也少。
很明显,日军是把进攻重点放在了衡阳城那边。
听到外面的炮火,一群人忧心忡忡,虽说他们得到了援助,也有援军,但是日军似乎更多。
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
而在伞兵团的指挥部,蒋自强等人也在地图前看着目前的战局。
“根据目前掌握的消息,进攻衡阳城那边的是日军第58、第68、第116三个师团,兵力可能在3-4万人。
进攻我们这边的是日军第13师团,除了被我们打残的第65联队,还有104联队。
另外根据在外围活动的特战队汇报,日军第116联队从耒阳调回来了。
只是从目前来看,日军第13师团似乎只想牵制住我们,不让我们有机会增援衡阳城那边。”作为参谋长的周士宗分析着目前的战局,脸上颇为无奈。
“日军也是看得起我们。
一个师团来牵制我们,我们这也就五个步兵营的规模而已。”蒋自强也不禁感慨。
严格来说,日军这也不算高看伞兵团。
因为以伞兵团本身的三个营,外加增援的两个营,都具备一个营打日军一个大队的实力。
即便是14师那两个营也是如此。
别看这两个营只有迫击炮,但架不住数量多,而且在缅北、滇西跟日军交战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打出了自信。
哪怕是面对日军甲种师团的步兵大队,也丝毫不虚。
再说了,日军如今甲种师团的战斗力跟六七年前,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装备可能没什么变化,但是士兵军事水平却是下降很多。
反观国军的精锐部队无论是装备和士气都在增长,这此消彼长之下,自然不一样。
“我们算是被耗着了,若是再有一个团的援军,我们或许就不一样,未尝不能跟日军正面对攻。”
“得等机场修好,还有就是看天上战斗的结果。”
说着,蒋自强看向外面的机场跑道,若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