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替天行道 zuiaixs.net
浙州一直是大晋王朝最头痛的一个州。
浙州境内布满大大小小的水泊,高高低低的山头,这样的自然环境成了山贼的天堂。
这里啸集了大大小小的山贼,打家劫舍,拦截客商,治安极为混乱。
浙州靠着大海,跨海而来的樱花盗更是凶残无比,四处抢劫杀人。
最疯狂的时候,樱花盗曾攻破了浙州的好几个县,杀人如麻。
州内还有反贼大军,公然打着反晋的旗号,以推翻大晋为目的。
大晋年年清剿,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用几百千把人的小型军队吧,不顶事不说,还被联合起来的盗贼灭了不少。
每次朝廷派出大军,贼寇都会散入山泽大海,退避三舍,大军一走,则恢复原样。
大晋朝廷发狠,连换了好些个总督,都无济于事。
现在浙州最新的总督是晋明侯。
晋明侯升职了,但他没有如愿坐上西北行营总督,反而被扔到了浙州。
最关键的是,他不知道这是辅政王给他穿的小鞋呢,还是真的重视他?
左中正回京当了兵部尚书,晋明侯顺理成章接西北行营总督才合理,结果朝廷却把他扔到浙州当总督。
这事吧,你说是穿小鞋说得通。
但辅政王说,浙州长期以来混乱不堪,已成王朝之患。
换了那么多总督都没用,只有晋明侯这样能剿灭突厥的重臣才有可能扭转局面。
从这点来说,朝廷又是对他寄予了厚望。
所以这到底是重视、还是穿小鞋?
晋明侯和燕王、封云岚讨论了很久都没得出答案。
不过,作为皇族的一员要维护大局,晋明侯还是决定来浙州上任。
毕竟浙州长期这么乱下去,对大晋王朝很不利。
他也想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彻底拨乱反正。
不过,他才上任不过一旬,浙州的山贼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此刻,晋明侯正在嘉阳府下属的乌县刘家镇,他看着镇子里的景象,双手都在发抖。
这个上万人的镇子刚被山贼洗劫过,四处一片狼藉,房屋都在燃烧,老百姓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
一名老妇人抱着一个孩童,跌跌撞撞地向晋明侯走了过来。
三十步外,她就被护卫挡住了。
老妇人趴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大声哀呼。
“大人啊,求求你们,杀掉这些没天良的贼寇畜生啊。”
“我家八口人,全被乌山堂的贼寇杀了。”
“大人你看,五岁的小孩他们都不放过,我媳妇也被他们糟蹋死了。”
“大人啊,他们全是畜生啊。”
见晋明侯的护卫行仗,老百姓也猜得到这是一名大官。
顿时,数百名老头老妇人围拢来,一齐跪下高呼。
“大人,求求你们了,再不把山寨贼寇杀掉,我们就没活路了。”
全场一片哭泣之声。
嘉阳府郡守张超,乌县县令肖成,束手立在晋明侯身边,一言不发。
郑文铎走了过来。
他悄声说道:“晋大人,清点出来了,房屋毁坏三千多间,百姓死伤五千多人,抢走财物不计其数。”
“这些山贼强盗简直就像突厥人一样的凶残。”
晋明侯再也忍不住了,他看向了嘉阳府郡守张超。
“张郡守,这是你的治地,为何山贼如此猖獗?”
张超拱拱手说道:“总督大人,嘉阳府常备军不过万人,而义县、乌县两地的盗贼上十万。”
“光是乌山堂这一家山寨就有数万人马,卑职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晋明侯问道:“就不能动用大军清剿?”
“总督大人,这些贼寇异常狡猾,朝廷大军还没到,他们就散入山野,根本找不到他们了。”
“那就让贼寇们这么猖獗下去?”
“总督大人来我浙州,想必一定有解决办法。”
张超客气地说道。
晋明侯哼了一声,心中很是气愤。
他推开护卫,走到跪在地上的百姓前,一一将他们扶起。
他站到一个高台上,大声说道:“乡亲们,我是新任浙州总督晋明侯。”
“你们受苦了,凡是被贼寇所杀所伤所抢者,官府将予以补助。”
“乡亲们,我晋明侯对天发誓,不把贼寇清剿干净,下辈子永不为人。”
下面顿时一片议论声。
“听说新总督是大晋皇族?”
“人家不仅是皇族,还是靖宁侯。”
“听说这位总督把西北的突厥人全灭了?”
“左中正荡胡奏你们没听过吗?就是这位晋大人的功绩。”
“谢天谢地,那我们浙州有救了。”
“......”
晋明侯对郑天铎说道:“郑大人,即日起,你把浙州常备军拉过来,每个镇子驻扎一千人。”
郑天铎点点头。
嘉阳府郡守张超说道:“总督大人,这样也只有解一时之急,何况浙州的常备军不能一直驻扎在嘉阳府各个镇子吧?”
晋明侯说道:“张郡守,我自有主意,你和肖县令把百姓的补助做好就是。”
“总督大人,县府和郡府都空虚,哪有那么多金币来补助啊?”
“你们只管做好清单,补助所需金币,总督府核实后将如数拨下来。”
张超拱拱手,不再说话,有了晋明侯这句承诺,他就放心了。
新来的总督大人这么有钱,果然是皇族啊。
以往浙州一直搞不好,跟官府缺钱也有很大的关系。
没钱就难以招募青壮,置办军械,进行后勤补给,更无法给予军士足够的赏金。
没钱也不能发动民众,及时提供山贼的情报,这样一来,官府常备军自然士气低落。
晋明侯的确很有钱,扫荡草原后,荡胡军缴获了海量的金币。
除了上缴朝廷的金币,分发给军士的赏金外,还余下数百万的金币都入了他的小金库。
他自己并没有想私吞这些钱,这些钱对他能否治理好浙州至为关键。
浙州嘉阳府义县。
郊外一座名叫马头山的山上,建起了十来间简陋的木屋,中间的院坝上立着一根旗杆,杆子上挂着一面破旧的旗帜。
旗帜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替天行道”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