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襄阳旧事
第一百六十一章 襄阳旧事
“丁达尔效应?”看着那道郭襄想要抓在手里的光柱,叶明哲哑然失笑。
随即他的神情由向往转为遗憾,回答了郭襄的问题,“或许是吧,我以前一直以为每个人的身上都会被这道光照耀着,而我却把它弄丢了。”
说到这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了什么新的想法,“可现在看来,这道光从不肯独独在某个人身上停留下来,而是之后就会散落成碎片,需要我去一点一点重新拾捡起来。”
说罢他指了指郭襄,“你是碎片,老鱼头也是,小丫丫也是,甚至我之前见过的一些人一些鬼也是,都是这道光的一部分。或许……,这就是我来到这的目的。”
郭襄似懂非懂,但还是大致猜测出道士说的他们这些人都具有同样的一种特性,那就是人性本该有的真挚和善良。
叶明哲的目光变得悲伤,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经历,那些痛苦和失去的时刻。他默默地看着郭襄,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道光,或许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东西。”他低声说道,“但我却不知道该如何抓住它,如何让它重新回到我的身上。”
“那清荷呢?似乎你一直都不怎么待见她,仅仅是因为她吃过人,还是因为她的出身?”此时的郭襄看起来似乎清醒了一些,似乎是恼于自己酒后孩子般的行为,悻悻将手收了回来。
“清荷在我眼中是现实,那种最无力的现实,她无力抵抗战乱,也无力反抗那些逃兵,跟着恶人一起随波逐流,到最后甚至有粮都不去吃。但对她我却从来都憎恶不起来,因为我知道这世上大多数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会如此,但我就是不喜欢她那种甘愿沉沦,甘愿被裹挟而丝毫不羞愧不反省的态度。”
此时外间突然发出声响,紧接着脚步声响起,似乎有什么人离开了。
道士猜都不用猜,就知道是清荷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他自认自己这番话不偏不倚,不管对方是有意还是无意听到了对他来说都无所谓。
“唉……,清荷本性不坏,不然当初我也不会从你手中救下她,你该给她一点时间的。”郭襄也听到了外间的动静,知道被清荷听去了后叹了一口气说道。
“咦?道长,这么冷的天你怎么没有进屋里去?”
叶明哲没有接郭襄的话,反倒是这时屋外响起了老鱼头的声音。
这时他才想起,自打哲一跟着自己回来后,就一直没有进屋,反而是像个侍卫一样守在了医馆的门口。
而这也就被老鱼头当成了是自己在外面。
站在门口的哲一朝着老鱼头向里撇了一下头,但老鱼头显然没有明白他是什么意思,还当做是让他随自己一起进去。
然而此时屋内却又传来的道士的声音,“鱼老,我在屋内呢,你赶紧进来吧。”
老鱼头此时像是突然间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道士明明人在外面,其声音却又从医馆内传了出来。
难道是仙人法术?
他身后的丫丫和小六子虽然也也被这一幕惊呆了,但反应却很快,又没想那么多,推开房门就跑了进来。
“呀……,六子哥哥你快看,居然有两个道士大叔吖!”丫丫虽然有着超出同龄孩子的懂事,但也还是个单纯活泼又可爱的女娃子,此刻不由得惊呼起来。
六子两眼放光,吞了一口唾沫,“是……法术?”
道士笑着点了点头,“一点小把戏,还算实用。”
两个孩子立即闹着要学,可就在这时,呆立在门外的;老鱼头终于回过神走了进来。
只见他先是撵走了两个小家伙,表示自己和道士要说一些正事。
自打昨夜小六子偷偷跑出去后,老鱼头就发现自己和道长谈事的时候不能让小家伙在场。
“道长,老骨头我今天一早就出去打探消息了,依旧没有郭破虏的下落。”
郭襄一听到弟弟的名字立马就撑着身体坐了起来。
道士没想到老鱼头是去忙此事,立即说道:“太危险了,这两天你们哪都别去,等城里抢粮的风波过去以后再说,这两天我再想想其它办法。”
若是在往常他倒是可以放心地让几人出门,但这两天却真的不是时候。
没想到老鱼头听到他担心自己安全的话后,却是笑着摆了摆手,“道长您不用担心我这把老骨头的安全,就在今早有人召集民众商量分粮的事,这襄阳城啊,暂时是不会再乱了。”
道士看着老鱼头的表情,似乎猜到了什么,“这么说来,是有人出头稳住了局面?”
“道长您猜的没错,那人之前是东市的坊正,还算有些名望,他提议让那些抢粮的人都把粮食交出来,然后从遗民和难民中各选出两名信得过的代表来看管和分配这些粮食,登记每家每户人丁,每日只能由小孩和妇女去按家中人头数领取粮食。”
道士默默点头,能想出这么一个办法的人也算是有能耐,不仅提高了儿童和妇女在这乱世的地位,保护了她们的安全,也让这城里的所有人能每天领点粮食救命。
至于后面早晚还是要出事的,但好歹是把眼前的混乱止住了,也算是功德无量。
“那遗民的代表其中一个必是那坊正,也只有他有这能力,那难民这边呢,选的谁?”道士有些好奇地问道。
“正是老朽和另外一人。”老鱼头满是沧桑皱纹的脸上突然间没了笑容,已经发白的眉毛几乎皱到了一起。
“谁?”道士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又问了一遍。
这倒不能怪叶明哲听力不好,只是他是真没料到难民这边推出来的人居然是老鱼头。
这老头子哪都好,心善的同时还做事有分寸,即使是在逃难路上那么残酷的环境下都没丢了良心,这就很难得了。
老鱼头叹了一口气,伸出手颤颤巍巍指着自己的鼻子再次重复,“道长您没听错,就是老头子我。”
“老鱼头你听我说。”此时的郭襄在道士撮牙花的时候突然开口,表情有些严肃。
“郭姑娘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有什么话不需要对老鱼头客气,直说就是。”老鱼头见郭襄的语气严肃,连忙说道。
“这事做不得,还是赶紧推掉为好,或者等有合适人选就把这差事转交他人,否则之后反倒被此事害了性命。”
郭襄说完这话的同时看了一眼一旁的道士,见他点头,这才将目光继续看向了老鱼头。
谁知老鱼头反倒是哈哈笑了起来,“那就多谢过姑娘担心了,那坊正和老朽我也是这么个意思,都是年老成精的人了,能活到现在可都没一个是傻子。我们打算啊,每过上那十日,就将这差事轮换。”
郭襄与道士两人相视一笑,果然这些老头子个个都精明的很,早就把人心看透了。
“那那些家里死了人的你们是怎么安排的?他们没这么容易被说服吧。”道士见老鱼头有应对心中便放心了不少,于是继续详细问询起来。
“唉……,还能怎么办,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要吃饭,只能多发些粮作为补偿了。”老鱼头心有不忍,但却无计可施,为了此事整个人看上去更加苍老了。
而道士和郭襄两人闻言也是沉默不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百姓为之刍狗。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就算是叶明哲在现世也会在史书上或者是老人口中不止一次看到听到类似某某年天下大乱,死人无数;某某人的祖辈在战乱或者天灾中死去。
这本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可不管是在史书还是人言中,这似乎都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被一笔带过。
而如今,叶明哲跟着逃难队伍来到襄阳城后,所见所闻无一不让他感到震撼,甚至愤怒,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凄惨画面让他一想起来就忍不住想往清荷那丰腴的臀儿上来一脚。
道士看了一眼郭襄,朝着老鱼头问道:“那坊正应该也是消息灵通之人,难道你就没问出什么关于郭破虏的消息?”
老鱼头摇了摇头,说道:“确实不曾,但吴坊正却说出了一件关于东坊的秘事。”
话音刚落,郭襄就立刻问道:“是不是和我弟弟的事有关?”
“或许吧,如果说这襄阳城有什么地方最适合藏人,那下面就极有可能。”老鱼头看了一眼郭襄,示意她不要心急,然后这才将仿正原本的话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吴仿正年龄和我相差无几,已经算得上是遗民中仅存的年龄最大的人了,当时他也才不到弱冠(20岁),那时候襄阳城要对城内排水阴渠清淤扩建,但却在东坊那个地方出了事,他们挖出了一口井,据说那井看起来年头不短,有些像是秦汉之前的东西……”
“不就是一口古井么,可这和我弟弟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他还能躲在那井底?”郭襄见老鱼头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还是没提到郭破虏的下落,不禁有些着急。
“那井底下有一个墓道!当时进去的几个人全都没出来。后来此事就上报到了当时的太守那,太守派了一伍的士兵下去,结果还是一样,最后只能把那口井填了,匆匆了事。就连知道此事的那些劳役都被下了封口令,怕有人下去寻宝,现在那批知道这件事的人现在只剩下了吴仿正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