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常启铭解惑
杜齐柳见四叔发问,赶忙解释道:
“四叔,这个高人啊,是俺哥的大舅哥,叫常启铭。
您可能对他不太熟悉,这位大舅哥自幼身子骨就弱,老是疾病缠身,一辈子都没能成家。
不过啊,年轻的时候,他跟着常掌柜东奔西跑,走过好多地方,见识可广了,也因此学到了一身过硬的商业本领。
只可惜后来,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再加上遭遇了悔婚的打击,整个人就此一蹶不振,在床上躺了将近十年。
最近啊,他跟着俺哥一家来咱们半坡村定居,又配上了轮椅,行动方便了些,心情也渐渐好了不少。
您说,咱们如今这商业上的难题,是不是可以请他出来,向他请教一二呢?”
杜尚清听完杜齐柳的一番介绍,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虽说对这个常启铭并不了解,但老常掌柜的本事自己还是知晓的,府城那么大一摊子事,全都仰仗着他打理。
此人是常家长子,从小便跟在老掌柜身边,耳濡目染下也应该知道不少商业诀窍。
在这急需良策的节骨眼上,不妨一试,说不定真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宝贵的建议,解开当前的商业困局。
想到这儿,杜尚清微微点头,对杜齐柳说道:
“齐柳,既然如此,那你就辛苦一趟,快去把常先生请来,咱们好好向他讨教讨教。”
齐柳应了一声,抬脚便要去请人,杜尚清又急忙唤住齐柳:
“齐柳回来,常先生身体不便,行动多有困难,怎好劳烦他过来。我理应亲自登门拜访,才显得有诚意。”
说罢,他转头看向屋内众人,挥了挥手道:“大伙儿先各自散去,此事我与齐柳去办便好。”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退下。
随后,杜尚清在齐柳的带领下,朝着齐桂家走去。
一路上,齐柳在前边引路,脚步轻快,时不时回头看看杜尚清,眼神中透着几分期待。
而杜尚清则面色凝重,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思索着见到常启铭后该如何开口,怎样请教商业难题。
不多时,两人便来到齐桂家门前。
杜齐柳轻轻叩响门环,不多会儿,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一张沧桑的脸,这是一位常家老仆。
那老仆瞧见杜尚清和齐柳,微微一愣,旋即反应过来,赶忙躬身行礼:“杜老爷,二爷,快请进。”
杜尚清笑着点了点头,与齐柳一同迈进院子。
老仆一边引着两人往堂屋里走,一边说道:
“实在对不住,杜老爷,小姐去绣坊帮忙了,这会儿不在家。家里就我和老陈头照看着大少爷。”
杜齐柳闻言,赶忙解释道:“我四叔今日并非来找大嫂,而是专程求见常先生。
咱们眼下在武川州石炭贸易上遇了难题,听闻常先生见多识广、精通商事,特来请教一二。”
老仆恍然,加快脚步引着二人穿过院子,来到一间房门前。
齐柳轻声说道:“四叔,常先生就在里面。”
杜尚清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轻轻推开房门。
屋内光线略显昏暗,靠窗的位置,一个身形消瘦的男子坐在轮椅上,正静静地看着门口。
此人便是常启铭,他面色苍白如雪,毫无血色,皮肤透着一种常年不见日光的白皙,几近透明,仿佛能看见
一头乌黑的头发整齐地束在脑后,愈发衬出他面容的清瘦。
身着一件素色长衫,虽质地普通,却干净整洁,没有一丝褶皱。
常启铭见有人进来,目光落在杜尚清身上,微微一愣,旋即反应过来,赶忙欠身行礼,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虚弱:
“想必这位便是杜团练使大人吧?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启铭之幸。”
他的动作虽略显迟缓,但举手投足间尽显文雅,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透着一种分寸感。
杜尚清快步走上前,双手抱拳,诚恳地说道:
“常先生客气了,今日冒昧前来,实在是有要事相商,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常启铭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示意杜尚清坐下,说道:
“杜大人言重了,启铭不过是久病之人,能为大人略尽绵薄,也是我的荣幸。何况论起亲戚来,您还是四叔嘞!”
杜尚清看着常启铭,心中暗暗点头,仅从这简短的交谈和常启铭的举止来看,常家的为人处世和商业素养确实不凡,他对此次请教也多了几分信心。
这时,另一位老仆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在桌上摆上茶具,又默默退下。
常启铭抬手示意杜尚清喝茶,说道:“杜大人,粗茶简陋,还望莫怪。不知大人今日所为何事?但说无妨。”
杜尚清笑着摆了摆手,目光温和地望向常启铭:
“启铭啊,咱们都是亲戚,莫要喊得这般生分,叫我一声四叔便好。”
话音落下,屋内的气氛也随之缓和几分。
常启铭微微一愣,旋即唇角勾起一抹笑意,眼中泛起几分暖意,轻声说道:
“如此,那我便同齐桂兄弟一样,喊您四叔了。
四叔既开口相询,启铭定知无不言。只是究竟遇到怎样的难事,还需四叔细细说来,容我推敲一番。”
说着,他抬手轻轻整理了一下长衫的袖口,虽动作缓慢,却透着股沉稳劲儿。
杜尚清见他这般爽快,心中更是满意,当下便将武川州石炭开采受阻、运输路线被截、同行恶意压价等难题,一桩桩一件件,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说到激动处,不禁握紧拳头,重重落在桌上:
“启铭,如今这局面,实在棘手,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好法子,还望你能指点一二。”
常启铭静静听着,苍白的脸上不见丝毫不耐,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轮椅扶手,似在思索。
待杜尚清说完,他才缓缓开口:
“四叔,依我之见,如今贸易看似困局重重,实则并非毫无转机……”
常启铭转动轮椅靠近桌案,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他抬头望着杜尚清道:“四叔,世人皆知石炭可作燃料,却鲜少有人知还有其他妙用。
就说咱武川州石炭,若仅以取暖、冶炼之用售卖,难免价格低廉,无非以量获利,终究赚些辛苦钱而已。
据我所知,每年石炭有相当一部分去处,乃是各地冶制局。
还有一部分流去了洪都府,他们那边烧制陶器也需要大量石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