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风水录熟睡的牛

第1章 开篇

我走进小区进入单元楼里面,房门打开,我进入到了这间八十平米的房子里面。

两室一厅,一梯一户,也乐得安静。

房间呢其实并不大,甚至进去之后还有些压抑,小区楼上下一共也就七层,屋子里面还没有怎么装修。

客厅是又长又窄,尽头就是厨房,中间一块大窗户两边两块小的,一进门呢,一左一右两间屋子,右手就是洗手间,洗手间还特别小,进去两个人也就挤满了。

由于客厅因为太长显得比较昏暗,每次我进屋的时候都要开灯,这也让我不想再客厅里面呆,甚至说我还有点害怕,这可能也跟我干的这个活计有关了。

俗话说狡兔还有三窟,而这里呢,就是我其中一窟了。

主卧室特别大,一张大床显得有些空旷,走进房间,我就坐在了桌子前面。

桌上放着不少的书本,如果有人看到的话肯定会大吃一惊。

其中不仅有关于风水玄学的书本,还有关于古董和关于僵尸甚至是蛊术的书籍,不过这些书本都开始落灰了,我好久都没碰了。

我将手中花了五块钱买的一个蓝皮特别厚的日记本放在了桌上,坐直了身子掀开日记本的第一页。

我思索良久,最终在第一页上写下了几个字。

《盗墓风水录》

旋即,我在下面写了小一号的七个小字。

鹰眼神机-张文龙

停笔,这几个字写的笔画字字有力,刚健柔美,说是铁画银钩根本不过分。

我翻开另一篇,在第一行上面开始继续写了下来……

我呢,叫张文龙,字慎之,这个(字)是我爷爷的师傅生前给我起的,当时我还没出生。

我身高一米八五,是一个从小练武身材魁梧的汉子,长相呢,也就是普通人一个,小平头,浓眉大眼的。

前段时间出了鬼吹灯、盗墓笔记非常火,现在又有北派盗墓笔记,说实话,想这个书名我合计了很久。

我家是在东北辽宁,也属于是北派,不过呢,我跟他们的经历略有不同。

我本应是出生在一个武学家庭,我的老祖宗有人应该听过,叫张三甲。

说起张三甲这个人有人不熟悉,我呢,就简单讲一下老祖宗当年的威风事迹。

张三甲,字鼎辰,号魁轩,出生在开州一个清贫又崇尚武学的世家,是晚清时期最后一位武状元。

当年张三甲以武功闻名天下,风头无两,他一生拜过三名师傅,一位是当年的武林高手杨国昌,一位是大内高手清廷的蓝领侍卫杜回春,而最后一位来头更大,是恭亲王奕忻。

参加殿试的时候,他一把180斤的大刀挥舞的那叫一个虎虎生风,一举夺魁。

光绪皇帝钦点他为殿试第一,也就是武状元,并且亲自为他披红戴花,恩准他在京城夸官三日,京城无数的权贵是纷纷前来拜访恭贺,豪门子弟们更是如云一般前来拜师。

夸官结束之后,张三甲回乡,当时的大名知府、开州州官,闻讯是快马加鞭的前来迎接。

知府、州官,还有当地百姓们为他升起了三块金匾,一块是“御前侍卫”金匾、一块是“状元及第”金匾,还有一块是“会元”金匾。

一时之间他名声大噪,轰动了整个轰动了整个冀南地区。

在这之后,他更是三招击败了霍元甲,令天下无数的群雄拜服,再也不敢上门挑战。

同时呢,他更是喜得贵子,可谓是双喜临门,不过,没过多久的时间,张三甲就因为疾病和忧虑过重而死。

虽然张三甲没有创下什么显赫的业绩,但当年他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事迹却永远也不会消失。

而我呢,本来就是应该出生在这种武学家庭当中,不过在我爷爷那一辈事情发生了转折。

本来是祖上流传的武学被老爷子一把火烧了,而老爷子更是跑到了山上当了一位道士。

当年老爷子五六岁,那天他自己在右边的屋子躺在炕上,背后靠着一个一个叠起来的被子,这些被子在东北叫被垛。

当时有一个大号的毯子盖在被垛上,老爷子看着毯子上有一条长线,他就伸手去拽。

结果没有拽动,他就挺来气,就在炕头他父亲的铁质的烟盒里面找到了火柴,就想把这一根线给烧了。

谁料点燃之后这线着的太快,老爷子伸手想要把火给掐灭,没成想把自己手给烫了一个大泡,就给松开了,紧接着,这火就着了起来。

当时老爷子害怕的不行,眼见被垛彻底着了起来,他连忙下地,就跑到了另外一间屋子里面,也就是我太爷爷和太奶奶的屋子里,坐在那也不敢说,害怕被打啊。

当时我太爷爷他们还在喝茶聊天,根本就不知情,也没有看到我爷爷进屋。

得知着火了,我太爷爷顶着大火就冲进了屋子里面,就想把我爷爷给救出来,但却没看到人,脑袋还撞了一个大包,当时脸都青了。

从屋子里面出来之后,一群人全都已经是来到了外面了,在看到我爷爷蹲在院子里面之后,我太爷爷这才松了口气,一大群人就开始救火。

火扑灭了,我太爷爷跑进了屋子里面,开始在屋子里面来回的翻腾。

当时家里有那种木柜子,祖上传下来的书全都在那柜子里面,其中还有一万块钱的纸钞,那是家里全部的资产。

当年老爷子他们家可是万元大户,那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有钱,就因为这一场大火,祖上传下来的书烧没了,钱也烧没了。

我太爷爷一口气没上来,当场脑袋一歪就昏死过去了,受的打击实在太大,没出半个月人就走了。

而我爷爷呢,就没有继续学武了,我太爷爷人没了,也没人教他,关键家里也没有钱了,也没有资本再去学武。

有一句话你们应该都听过,叫做穷学文,富学武,这也是从古至今的传统。

穷人家的孩子,仅能寄希望通过读书,参加科举,出人头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因为古时的读书成本低,穷人勉强还能负担得起。再说读书全靠自己的悟性加苦磨,穷人还是可以做的。

但是习武就不一般了,练武得有经济基础,必须拜师父教是不?

拜师需要不少礼金,养师父要有家产,还要添置各类行头,有武伴经常对练,比武切磋,才能练出功夫。

自己的身体还要养护,吃好的食物及特殊中药调理……缺钱是不行的,家境差是不行的,一身高明的武功,需要很多钱的。

当时家里没钱了,还怎么学武?

当时我太奶奶也是有苦说不出,家里的生意由于太爷爷倒下,被死对头花了一个极低的价格给买下了,而我太奶奶呢又不是贫民出身的,而是富人家的黄花大闺女。

我太奶奶他们家祖上是在朝廷当官的,祖上就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后代女子不能做任何的工作,必须要裹小脚,也就是只能享清福。

把脚给裹上,不让脚增长,但身子却在长,这也就造成走路都是问题,更别说干什么活了。

后来我太奶奶连住的地方都没了,被当年的对头可以说给逼到了绝路,就差跳河自尽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太奶奶遇到了一位道士,自称乾云道人,是朝阳那边来的道士。

这乾云道人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见到我爷爷之后直接就走到我太奶奶边上,就说让我太奶奶跟他走,让我爷爷当他的徒弟。

只要跟他走后,不仅供吃供穿,还教他本事,甚至能让他娶媳妇,还能给我太奶奶寻一处地方住下,让我爷爷给她养老送终都没问题。

我太奶奶见状又怎么可能会不答应?这种好事落在头上怎么会拒绝?当时就应承下来了。

也就是这样,我爷爷和太奶奶就离开了沈阳,全都去了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