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章 伊莎五世的退路

却说大瑞国和大卢国大打出手,杨枫看起了笑话。

大瑞国和大卢国的实力相当,打起来也是势均力敌,短时间内谁也奈何不了谁。

杨枫没打算插手,而是将目光继续往西看去。

不管是大瑞国击败了大卢国,还是大卢国击败了大瑞国,肯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如果大瑞国击败了大卢国,将大卢国灭掉,燕军就会立即出兵,将大瑞国灭掉。

这么一来,大瑞国和大卢国的地盘,就会纳入燕州的境内。

而如果是大卢国击败了大瑞国,将大瑞国灭掉呢,燕军也会立即出兵,将大瑞国的地盘接管过来。

至于大卢国嘛,也是强弩之末,杨枫会让它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的。

等燕军攻占了整个欧地,再跟大卢国翻脸,将其灭掉,自然就像喝口凉水那么简单。

燕军也没闲着,继续出兵。

大意国、大比国,继续往大欧国的方向出兵。

大比国的西北,是大奥国。

大奥国,是欧地的强国之一,远不是大比国、大瑞国和大卢国可比,其实力可比大发国和大会国。

但在燕军的眼中,灭大奥国不是什么难事。

燕军出兵大奥国,也可以在大卢国占下风的情况下,有一个无法出兵救援的理由。

大奥国的皇帝奇普十世已经有所防备了,在边境处布置了重兵。

当初,大比国和大瑞国都曾经向大奥国求救过。

但奇普十世都没有答应,他不想卷入这场战争。

后来,大欧国的使者来到,请求结盟,共抗燕州。

这个时候,奇普十世才对燕州有一定的了解,有心出兵。

但是,已经晚了。

燕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大比国也灭掉了。

而大瑞国又脑残一下,不顾燕军,竟然攻打大卢国。

出兵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奇普十世只能是在边境布置兵马,防备燕军的进攻。

谁想到,燕军灭了大比国,竟然不带休整的,直接又攻打大奥国了。

而且,第一拨攻打大奥国的兵马,竟然是大意国和大比国的联军。

以欧攻欧,消耗欧地的男人数量,为日后统治欧地做准备,这是杨枫针对欧地制定的政策。

欧地的最终结局,跟倭国差不多,也是要被灭族的。

所以,让从大意国和大比国抽兵,去攻打大奥国,再合适不过了。

一开始,还是制空权的争夺。

大奥国的战斗机,并不是欧地最先进的,单这一点就吃亏。

数量方面,也是不及燕军的。

只一天的时间,空战结束,大奥国兵败。

制空权,落在了燕军的手中。

拿到了制空权,杨枫就不着急了,下令大意国和大比国的兵马开始进行陆地进攻。

打吧,打得越热闹越好,死的人越多越好。

大欧国那边的情报,杨枫也已经拿到手了。

大发国与大会国竟然联手攻打大欧国,有意思啊。

狗咬狗,一嘴毛。

杨枫准备,再添一把火。

于是,杨枫派人在大欧城散播消息,说是如果伊莎五世将两个女儿和艾斯琳的四个女儿全都献出去。

大发国分伊莎五世的一个女儿和艾斯琳的两个女儿,大会国也是一样,大发国和大会国就会退兵。

伊莎五世气坏了。

两个女儿是她的底线,谁也不能染指,任何人都不行。

同样,对艾斯琳而言,四个女儿也是她的底线。

消息的可靠性,伊莎五世和艾斯琳还是偏向于相信的。

因为在一年前吧,大发国的皇帝曾经派人来大欧国求过婚,为他的长子求婚,目标是伊莎五世的大女儿艾丽斯。

当时,大发国只是大欧国的殖民国之一,伊莎五世当然就一口拒绝了。

甚至于,伊莎五世连想个理由都没有,摆明了就是看不上对方。

这件事情,对大发国的伤害性很大。

但是,因为搞不过大欧国,大发国的皇帝只能选择了忍气吞声。

所以啊,杨枫知道了这个消息,用来煽风点火自然是最合适不过了。

要问煽风点火谁最强,燕州蓟城找燕王。

伊莎五世和艾斯琳恼怒之极,本来还有跟大发国和大会国商量一下,以大局为重的心思,现在也基本上都没了。

商议个鸟啊,对方提出这样的条件,怎么可能答应。

打,一定要打到底。

至于艾斯琳所说的,留一条后路,现在只能这样了。

如果能击败大发国和大会国,将这两个国家彻底统治了,欧地其余各国自然还会以大欧国马首是瞻,联盟就不是问题。

若真是打不过大发国和大会国,大欧国自然就面临着灭国的结局。

到时候,伊莎五世就会提前逃离大欧国,前往大楚国避难。

前往大楚国,是艾斯琳出的主意。

原因,就在于阳安公主杨杉在大欧城啊。

而且,阳安公主杨杉还号称是燕州的使者。

大欧国对北境各国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杨钦与杨枫的父子关系,而且早就已经反目了。

杨钦恨不能一刀将杨枫给宰了,而杨枫则是在温水煮青蛙,慢慢折磨着杨钦。

尤其是现在,大楚国、大吴国和大印国除了吴楚之战外,又分几路兵马北上,从陆路进攻燕州各地。

也就是说,杨钦和杨枫这对父子,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皮。

三国之所以选择陆路进攻,当然是因为海路根本登不了岸,就会被燕军的战斗机给团灭了。

既然杨钦和杨枫父子已经彻底撕破脸皮,那么阳安公主杨杉为了保命而冒充燕州的使者,自然就是犯了杨钦的忌讳。

有这个把柄在手,伊莎五世她们去大楚国避难,阳安公主杨杉一定会尽力保护她们的安全的。

不得不说,艾斯琳的这个计策还是很好的。

因为有阳安公主杨杉在,有阳安公主杨杉的把柄在,大楚国自然就是伊莎五世等人最好的退路了。

可是,艾斯琳不了解两点。

第一,阳安公主杨杉在大楚国的地位,其实一点也不高。

如果把阳安公主杨杉换成阳成公主杨朵,情况会改善一些。

第二,杨钦这个人,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甚至于,杨钦极有可能将伊莎五世给强行纳入后宫。

所以,投靠大楚国,并不是良策,但伊莎五世和艾斯琳都没有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