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女真人又要跑
高丽,妙香山。
妙香山位于高丽西北部,横亘于平安南道、慈江道和平安北道的交界处,是高丽的重要关口之一。
三个月前,宋清溪等人就是在妙香山被伏,兵败逃回平壤,最终引发了平壤大战。
不过,同样的错误,王行之可不会再犯,在平壤休整的时候,王行之就特意让人探查高丽各地,找到了高丽的舆图,特意绘制了行军路线图。
因此,他们抵达妙香山,女真人想故技重施,但却是被王行之识破,将计就计,夺取了妙香山,打通了进攻开京的第一个关口。
不过,王行之并没有太过高兴。
因为他发现,妙香山的守军,不是女真人,而是高丽人。
这让王行之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他感觉这情况和当时的辽阳十分相似。
但是,这又让王行之疑惑,高丽不比辽东,辽东还能退守高丽。
但高丽几乎没有退路,唯一的退路只有水上。
但女真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因此女真人可不擅水。
因此,王行之在夺取了妙香山之后,并没有贸然行动,果断停止进攻。
并且,为了以防万一,王行之迅速传信给刘玄,让刘玄派人来接管他们在高丽夺取的州府。
现在,他们已经在妙香山停留三月,眼看就要到秋收之际,但王行之依旧按兵不动。
只是又抽调了大量高丽青壮,组建成军。
另外,在王行之的授意下,刘玄根本不拿高丽人当人,安排了大量的劳作给高丽的人做。
毕竟,高丽虽然是国家,但繁华之地只有大城,周围的乡镇甚至还有人在茹毛饮血。
因此,王行之果断下令,让高丽人修路建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在不计代价的修筑下,一条宽大的直道,直达妙香山。
并且,在妙香山以前,王行之又安排建筑了一座大城,五座小县城,现在虽然还未完工,但已经是初具规模。
想必要不了一年,这些城池便会全部建成。
不过,这般高强度的工作下,高丽人可谓是死伤惨重,不知多少人成了地基,被埋在土里。
但是,在王行之的铁血压迫下,高丽人根本不敢反抗,只能老老实实的受着。
此时,妙香山关口,王行之、宋清溪、游骥三人正在研究着高丽舆图,琢磨着女真人的目的。
踏踏——
突然,伴随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乔峰的身形快速闪动,迅速找到王行之。
“陛下,这是刚得到的消息,还请陛下观看。”乔峰快速开口,将手中的书信递上,显得很急促。
嗯——
王行之微微颔首,从乔峰手里接过书信,打开一看,穆然心头一惊。
这书信是前方的探马来报,完颜阿骨打突发恶疾,现在女真由完颜吴乞买执掌大权。
根据探马的消息,女真在庆尚南道的泗川和庆尚北道尚州囤积兵马,看样子是准备出海,离开高丽。
高丽各地,现在已经是兵戈四起,处于相互征伐当中。
“好家伙,这是又准备跑路了。”
王行之看完书信,也是有些无语,完颜阿骨打这个金太祖跑了一次,现在轮到金太宗,又准备跑一次。
王行之都有些怀疑,这女真人是不是那群悍勇的野猪皮了。
“陛下,信中所言何事?”瞧着王行之不断变换的神色,宋清溪好奇的开口询问。
乔峰和游骥也好奇的看向王行之。
“你们自己看吧!朕先看看舆图。”
王行之将书信丢给宋清溪,让他们自行观看。
三人看完后,同样是目瞪口呆,一脸的懵逼,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女真人居然又要跑。
“现在的小日子应该是处于混乱的时候,女真这群蛮子过去,小日子有难了。”
而王行之却是在舆图上找到的泗川的位置,不免心头一乐。
泗川位于高丽沿海,是高丽与小日子的主要交通要道。
高丽时常将从中原得到的丝绸瓷器等东西,运送至高丽贩卖。
因此,高丽去往小日子的航线十分稳固。
女真这帮蛮子要是去了小日子,以这些蛮子的德性,恐怕小日子估摸着得亡族灭种。
“要不,让女真蛮子过去。”
想到这里,王行之心里升起一股兴奋感,不由自主的升起这个念头。
毕竟,他拿下高丽后,休整几年,也会派人灭了小日子。
因为任何一个炎黄子孙,都与小日子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算了,找到尚州,一会再做决定。”
很快,王行之压下自己心里的念头,又在舆图上查看起来。
“要不要放?”
不过,在看到尚州之后,王行之皱眉仔细沉思起来。
尚州同样靠海,但却是通往中原之地,一是宋国登州,二是吴国明州与杭州。
女真人若是通过尚州,进入中原腹地,那么不管进入哪个国家,恐怕都会让那个国家陷入两难。
“利大于弊,则行利。”
不过很快,王行之就下定了决心,女真人进入吴宋两国,虽然会让他的名望受损,但带给他的利益却是极大。
根据现在得到的消息,吴宋两国分别快要拿下两浙路和淮南路。
并且,两国相互之间已经达成盟约,共同抗秦。
因此,女真人不管流入到哪一国,都能大幅度减轻秦国的压力。
所以,王行之此时已经下定了决心,放女真人离开。
不过,他却是准备将女真人分割,让一部分去嚯嚯小日子,一部分人进入中原腹地嚯嚯吴宋。
想到这里,王行之没再犹豫,果断下令道,“宋清溪,游骥,传令全军,一个时辰后整军出发,直袭开京,尽快拿下高丽各处州府。”
“是,陛下。”
两人拱手行礼,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高兴的离开关口。
随后,王行之对乔峰嘱咐道,“乔峰,你即刻去往辽阳府,让刘玄帮助你,增兵十万,以备不时之需。”
“是,陛下。”
乔峰很明事理,在看过书信后,就知道高丽接下来没有什么大战,因此也没有一定要留下来,他拱手行礼后,快速下了关口。
王行之也没多做停留,在乔峰走后,也迅速下了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