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官身镇天龙坠落的黄昏

第456章 战争将起

不过,王行之虽未理会,但对这里却是十分清楚。

这些年来,萧远山和王行之一直都有书信来往,因此王行之对那片地域的几方霸主,也算是了解。

经过萧远山的探查,那片地域的四方霸主,除了丁春秋之外,都有着特殊身份。

其中,两个女人是他的老熟人,曹青禾与刀白凤。

并且,经过月卫调查后,王行之才发现,这些年曹青禾与刀白凤一直都待在一起,在段誉入吴后,两人也跟着段誉投靠了吴国。

并且,两人在吴国皇室的辅助下,以《小无相功》双双成了宗师高手。

两年前,两人受到慕容复的指派,进入那片地域,强势的成了一方霸主。

其目的就是,为了收拢江湖人士为吴国所用。

另外,一年前的中年汉子,是赵煦的人。

早年间,汪剑通身死,丐帮的传功长老消失,导致丐帮的传承断绝,偌大的丐帮烟消云散。

而那中年汉子,名叫白世镜。

根据萧远山传来的消息,白世镜带的一千人,都有军中人的影子。

但是,王行之在听到白世镜的名字后,便清楚之前丐帮之事,赵煦肯定掺和其中。

所以,那片地域,不仅是王行之在布局,赵煦和慕容复同样在布局。

现在慕容复突然拿下那里,恐怕也是想收拢一批高手。

毕竟,相比于秦、宋,吴国的底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天下,四年沉寂,也确实该动一动了。”

王行之嘴角上扬,眼波流转,显得越发深邃。

早些年,萧远山藏匿大宋,寻找机会击杀玄慈。

但玄慈很聪明,自身武力也不俗,再加上少林高手众多,萧远山也没有太好的机会。

后来,玄慈入大宋为将,统率武者军队。

身旁时常跟着宗师高手,萧远山更是没机会。

因此,萧远山无奈之下,只能暂时返回秦国。

五年前,乔峰长子出生,继承了萧姓,萧远山便留在了长安,生怕自家的长孙受到伤害。

王行之在知道后,便任命萧远山为鱼龙阁大供奉。

直到三年前,李格非传书,说了交趾边地之事。

王行之就知道,慕容复早晚会打那里的主意,因为相比于秦宋两国,吴国的底蕴太差,没有什么太强的高手。

再加上萧远山也想为王行之做些事情,在听到是对付慕容氏时,根本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请缨前往。

所以,王行之便在三年前,就让萧远山易容去了交趾边地,并且只让萧远山显露出宗师巅峰的境界。

其目的,就是为了等待慕容复。

所以,慕容复此番行动,全在王行之的意料之内。

他不仅不会阻止,反而会推波助澜。

因为,天下太过稳定,对秦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休养四年,确实也该动动了。”

想到这里,王行之暗自冷笑,随后拿出纸笔,快速书写起来。

这些年各国之所以没开战,休养是一方面,局势又是另外一方面。

秦国在拿下高丽之后,土地再次扩充,已经比吴宋两国加起来还要大。

再加上秦国各种政策的辅助,秦国发展迅猛,人口快速增长,现在已经将近八千万人口。

而且秦国的军事强横,周边各国都为之忌惮。

一年前,王行之本来想着兵出蜀中,突袭荆湖北路,但秦军才调动兵马,宋国就迅速屯兵洛阳,太原等地,吴国在广南路和荆湖北路布下重兵,只要秦国一动,便会突袭秦国。

同时,南方诸国,厉兵秣马,只要秦国开战,就会突袭南方。

北方草原上,经过四年的时间,女真人已经和辽人分出了胜负。

女真人因为完颜阿骨打的原因,学习了火器的制作方法,因此辽人不敌女真,耶律大石只能带着逃离草原。

而女真对秦国可谓是仇深似海,秦国若是动兵,女真必然袭击平辽府。

而辽人虽然被女真击败,但却是并未覆灭,耶律大石带着辽人逃窜到西域,经过四年的时间,耶律大石覆灭了西域诸国,在西域重新建立了西辽国。

因此,西域之地,已经是辽国的天下。

秦国与西辽国有灭国之仇,因此西域方面,也有着极大的威胁,秦国一旦发动战争,西辽必然不会干看着。

就是远在海外的小日子和一些小国,也会有人时常乘船来尚州等地袭扰。

所以,这几年不是秦国不想动,而是四面皆敌,根本不能动。

并且,秦国军队改制,军中士卒大多是新兵,所以秦国也不敢贸然和这么多国家开战。

但是现在,吴、宋两国都到了瓶颈。

慕容复招揽武者,无非就是想着将武者大军扩充,好发动战争。

不过,王行之并不畏惧,吴国只要出手,他便可以顺势反击,动用暗子,以雷霆手段,夺取荆湖北路。

只要他出手够快,必然能震慑住其他诸国。

搞不好,赵煦还会从背后捅刀子,侵占吴国的州府。

而辽人和女真人虽然强悍,但王行之相信,刘法和吴长风据城而守能挡住女真人和辽人。

并且,这四年间,王行之让人在尚州和泗川建造二十艘大型战船。

这二十艘战船,是王行之建议,由墨家和公输家共同完成。

每一艘都有一百二十米长,宽六十米,是两层楼船,每艘船最多可容纳一万五千人。

船的两侧,包裹着铁甲,每侧各有十六门炮。

船的内舱中装有人力螺旋桨,即使逆风,也不影响航行速度。

是目前所知,也是目前最大的战船。

并且,在这四年中,王行之还让江天豪将海外一些国家和通往中原各州的航线摸清楚。

因此,只要开战,王行之完全可以用水军偷袭吴国。

大宋若是执意攻秦,王行之也可突袭登州,从而席卷山东。

所以,王行之根本没有丝毫担忧,反而有些期待大战起。

因为他主动动兵,各国会警惕防守。

但他被动防守,然后突袭,各国虽然也会顺势出兵,但却是会少了几分警惕,他若是迅雷反击,而且只攻吴国,在各种算计之下,成功的机会很大。

过了一会,王行之写下几封书信,交由李福,嘱咐道,“阿福,去交给李青山,告诉他让明卫快马加鞭,送出去。”

“是,陛下。”

李福接过书信,拱手行礼后快速离开两仪殿。

“父皇,又要打仗了吗?”

李福走后,王寰问道。

“怎么,想跟着去?”

王行之倒是没意外,他刚才写信时,王寰全程看着,自然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