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以身入局
“蔡相请讲。”
赵煦闻言,连忙追问道。
天下士族入吴,大宋被士族背刺,可谓是损失惨重,不仅丢失了整个南方,就是北方也差点跟着遭殃。
好在,关键时候他果断将天武、龙卫、以及神卫撒向各地边关,才没让局势崩塌下去。
但稳住了局势,不是就代表清理了所有隐患。
近几个月,他为了清理隐患,可是好几天没有入睡。
现在听到蔡京有计策,他怎么可能不着急。
“蔡相就快说吧!”
“我们听着便是。”
章惇和宗泽也十分着急,大宋为了清理隐患,他们白发都多了不少。
但从内到外清理,现在还剩下一半的州府没有清理。
而隐患只要一天没清理干净,他们就一天不能动兵,不然南方之事又会重演。
南方之事,若是再来一次,那么大宋基本就可以宣布亡国了。
而且,他们都清楚,现在大宋之所以还能挺住,是因为秦国刚得到辽地,还未消化干净。
一旦秦国将辽地消化干净,他们要是还没将隐患清理干净,那么在秦、吴两国的夹击下,他们可以直接宣布覆灭了。
蔡京没拐弯抹角,坦然道,“官家,王秦在邓州,我等鞭长莫及,即使与吴国相争,恐怕也会得不偿失。”
“不过,臣研读《清田法》发现,这王秦虽出身太原王氏,但从所着之书可以看出,此人对士族豪强并不认同。”
“而吴国虽然强盛,但说到底慕容复不过是借助士族之力。”
“这吴国朝堂上,到底是士族说了算还是慕容复说了算,还有待商榷。”
“所以,我们不如让王秦入吴,另外再附赠一些士族的底细用于和慕容复交易,让慕容复提供名单给我们。”
“这样一来,慕容复实力得到增强,南方士族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与慕容复争斗,导致吴国进入内乱。”
“我等也能在得到名单之后,快速清理士族隐患。”
“而唯一需要遗憾的是,王秦这等大才,不能为我宋所用。”
“此计甚妙。”听完蔡京的计策,赵煦当即拍案而起,十分的激动和兴奋。
蔡京这番计策,他们大宋只需要退出争夺王秦的序列,便可以让吴国内乱,为他们争取大量的时间,甚至于还能借助慕容复之手,清除隐患。
这番计策,完全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蔡相大才,老朽自愧不如。”章惇面露震惊,轻声感慨,此番他也被蔡京折服,毕竟这番周密的计策,他在短时间内可想不出。
“臣以为,此计可行,并且宜早不宜迟,免得计迟难行。”宗泽也拱手行礼认同道。
“既然如此,那就按蔡相计策行事,全权交由蔡相负责,你二人辅助。”见宗泽与章惇也同意下来,赵煦没再犹豫,果断下了定论。
“臣等遵旨。”
蔡京三人,齐齐起身,躬身行礼。
————
南阳,草庐中。
周邦彦与一位中年人正在草庐中对弈,在两人身侧,一位小童静静的站在一旁,看着两人对弈。
周邦彦眉头紧锁,手持白子,每下一步,都感觉像是做了莫大的决定。
而反观中年人,却是无比的淡定自然,举手投足间带着浓浓的自信。
过了一会,周邦彦手捏白子,仔细的端详棋盘后,最终只能放下白子,苦笑道,“先生,此局是我输了。”
“呵呵——”
中年人轻笑,一边收着棋子,一边说道,“弈棋本就有输有赢,此局不过是我占了先手而已,美成何必自谦。”
说着,他又对身旁的小童打发道,“童儿,去打一壶山泉,沏上一壶好茶,我与美成好生畅谈一番。”
“是,先生。”小童行礼,拿着铁壶向草庐外走去。
小童走后,周邦彦面色一正,低声说道,“陛下,老臣得到消息,宋国那边似乎是得到了什么消息,放弃与吴国争夺你,我等需不需要注意些什么。”
“无需在意,顺其自然就好。”
中年人淡淡笑了笑,对于周邦彦所说,他是早已知晓。
因为这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改头换面,化名王秦的王行之。
他此番以身入局,一是为了报复士族,二是想要借此机会,扫清日后的一些阻碍。
而宋国的布置,就是出自他之手。
蔡京连番献策,现在在赵煦心中可谓是举足轻重。
而大宋此番作为,虽然能扫清不少隐患,让大宋快速稳定。
但大宋的所作所为,又何尝不是为秦国做嫁衣。
毕竟,他的秦国,同样对士族没什么好脸色。
更何况,有蔡京在,那所谓的隐患中,应当也包括对秦国的威胁。
比如忠于赵宋的将门与良将。
周邦彦也不是傻子,听着这话,自然也明白了王行之自有安排,索性不再多问,转移话题道,
“那陛下,你这边何时答应慕容复,慕容复已经来了两次,若是第三次上门,若是还未见到人,恐怕会恼羞成怒。”
“我那外甥,可不是什么半途而废之人。”王行之面带自信的笑容。
对于慕容复,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慕容复这人,你可以说他背信弃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甚至是说他无才无德。
但是,你不能忽略他坚韧不拔的性子,做事绝不会半途而废。
不然,王行之也不会以身入局,将自己置于险地。
“既然陛下有考量,那便是臣下多虑了。”周邦彦见状,也不好多言。
毕竟,他之所以能与王行之一起出现在这里,一是因为他本就是杭州人。
二是因为他降秦之后,因为所学皆是儒学,在秦国时儒学并不受人待见,因此只能一边担任朝臣,一边学习其他学术。
因此几年下来,他名声不显,除了共事的同僚之外,少有人知道他在秦国为官。
第三则是,王行之清理士族之时,他因为与去往秦国的周家之人有来往,因此受到牵连。
最后,还是因为他曾与李格非是朋友,教授过李清照几日,得到李家的帮忙,他才没被牵连。
不过,他也莫名其妙的随着王行之到了南方。
此次,他不过是戴罪立功罢了。
并且,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他明白王行之的睿智,算计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