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伏击
逐渐入夏,天气越来越热,身穿重甲的蒙元士兵,越来越难受。
染病,虚脱的士兵越来越多。
如果不尽快拿下广州城,就算宋军不来进攻,拖也会被拖垮。
从化大营种。
朱国宝、也先帖木儿、解诚三人正在制定攻城计划。
也先帖木儿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抓起盘中一条烤羊腿,一边啃,一边说道:
“之前,我等各自为战,导致被宋军各个击破,吃了不少亏。此次,应当相互协作,同时发动进攻。否则,想要拿下广州,几乎不可能。”
其实也先帖木儿心中有气。
毕竟,从云贵高原上杀来,长途奔袭,在苍梧郡遭到了宋军的阻击,已经损失了一部分兵力。
接着在三水附近,又中了埋伏,此时已经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力,骑兵更是损失殆尽。
但是朱国宝,却在从化,泡着温泉,吃着早熟的荔枝、杨梅,优哉游哉地看着他和宋军拼命,却按兵不动。
朱国宝这种畏葸不前,怯懦卑鄙的缩头乌龟,让也先帖木儿很气愤。
与此同时,解诚也对朱国宝保存实力而畏缩不前的做法,非常不满。
只是,目前朱国宝的力量是三人中最强的,八万多骑步兵还完好无损。
解诚虽然心中不满,但是不能表现出来。还得拉拢朱国宝一起围攻广州城。
解诚分析了一下局势,认为应该把北门和西门作为进攻主要方向。
给出的理由:“此次作战,宋军兵力预估有14到16万左右,但是都是从占城和琼州招募而来的士兵,身体瘦小孱弱,近距离搏杀,不是我们北方人的对手。”
“不过,宋军战舰有八千到一万以上,而且战舰上的远程火铳,比我们的三弓床弩和投石机还要强。因此,想要拿下广州城,需要尽量避开这些战舰的远程火铳。”
解诚进军的时候,渡过东江,就遭到了宋军海船的炮击。因此,对宋军火炮,非常忌惮。
朱国宝当然不傻。
他知道,如果把广州城的北门和西门作为主攻,那他的八万多部队,就是主攻部队,损失肯定小不了。
“广州城北边是越秀山,是宋军的防守重点。如果攻击北门,很容易遭到越秀山上的宋军从背后发起攻击。”
也先帖木儿也对解诚的提议非常不赞同。
毕竟,从西门进攻,他的部队就是进攻的主力。不仅要应对逐舰上的宋军舰队炮击,还要提防北边越秀山上的宋军侧击。
一时间,三人争执不断。
谁也不想成为进攻的主力。
就在这时候,士兵来报。
“报,三水和增城两地,再次遭到宋军袭击。伤亡惨重。”
解诚惊慌地站了起来。
拱了拱手:“王爷,朱将军,军情紧急,我必须赶回去御敌。”
也先帖木儿把手中的羊腿放下,抹了抹嘴,站了起来。
“我也得赶回去了。”
朱国宝急忙拉住二人。
“诶,别急,别急。方才说到会攻广州城,需要统一行动。还没确定协作的细节,怎么就回去了?”
解诚着急说道:“军情十万火急,再不回去指挥,恐怕生变。”
“就是,留下来也商量不出什么来。”
朱国宝妥协了。
“所谓,守城必守山。既然担心宋军越秀山上的部队偷袭我们的后背,不如,三方合作,一起合力拿下越秀山!”
也先帖木儿一听,这个提议还算合理。
说道:“好,就这么办。三天后,合力攻山。”
解诚犹豫了片刻,答应了。
“好,三天后攻山。”
解诚骑上马,带上两千骑兵,快速返回增城。
可走到半路上,隐隐约约觉得不对劲。
当路过一处山谷的时候,浑身颤抖,心悸,想吐。
于是紧急下令改道。
“此地必有埋伏,快,后队变前队,立刻退出山谷。绕道回去。”
此时埋伏在山上的宋军侦察营,士兵有八百多人。
眼睁睁地看着敌人逃走,都懊恼不已。
侦察营的指挥官一拳砸在旁边的石头上,失望地说道:“诶!错失良机!这老狐狸,居然能感觉到有埋伏!”
“下回,一定要亲手抓住这老狐狸。”
梁王也先帖木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他带着一千多骑兵,急匆匆地往三水赶路。
因为着急赶回三水,没有注意到路两边埋伏了不少宋军的士兵。
而且,江对岸的支流,隐藏了不少宋军的战舰。
当也先帖木儿的队伍进入伏击圈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爆炸,前方的山石滚落,堵住了前进的道路。
“快,掉头回去。”也向帖木儿下令后撤。
可是,骑兵们刚想要回头,就发现后边也发生了爆炸,巨大的是山石滚落。
后退的道路也被堵住了。
一时间,上千名骑兵们都拥挤在狭窄的山道上,成了活靶子。两侧的高山上,火枪齐射,骑兵们纷纷落马。
火雷如同冰雹一样,被精准地投了下来。
骑兵连同马匹,被炸得四分五裂。
血雾不断地升起来。
也先帖木儿惊恐地发现,身边的骑兵,一个个落马,就连自己的亲卫队也死伤惨重。
此刻,他知道陷入了包围圈,如果还骑在马上,目标太大,死定了。
于是下令:“快,下马,寻找岩石躲藏自己。等待时机,突围。”
可惜,梁王的算盘打错了。
因为这次出击的伏击他的是李铁牛。
此时,李铁牛正在附近的舰队上,得知围住了也先帖木儿,立刻派出一部分舰队继续猛攻三水城,阻止敌人出城救援。
同时,派出大量的步兵登陆,与伏击的士兵一起,把山谷包围个水泄不通。
此时,山谷中的梁王也先帖木儿,派出自己的亲卫队,不断地在山林中寻找可以突围的小路。
可惜,每条小路都有宋军士兵在防守。
这些亲卫把消息传回给也先帖木儿。
“难道本王就要殒身此处了吗?不,长生天会保佑我的。”
也先帖木儿决定,让幸存时的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往西边突围。
他亲自带领贴身护卫,往北边突围。
因为也先帖木儿认为,北边的防守最薄弱,而且,北边的山林更加茂密,很适合突围。
随着支援而来的宋军越来越多,李铁牛知道时机已到。
于是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一时间,山林上枪炮齐鸣,爆炸声、枪声响成一片。
即使东躲西藏,但是在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先进的火枪面前,再强悍的草原骑兵也无还手之力。
也先帖木儿虽然东躲西藏,但是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也先帖木儿的肩膀也中了一枪,就算身经百战的他,也感到疼痛难忍。
身边的护卫,急忙帮他挖出子弹,然后包扎起来。
疼痛感,让也先帖木儿有点儿清醒了。
不禁问道:“这敌人的火铳,为什么打得如此远,如此准?”
身边的士兵此时哪敢回答?
一个个警惕地朝着四周警戒,提防着随时出现的宋军伏兵。
也先帖木儿喃喃自语道:“难道,长生天不再保佑我了吗?为什么,让我陷入宋人的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