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民办教师风波
闻听此言,陆远皱起眉头道:“叔,咱们想到一块了,我来找你也是说这件事情。”
“有人故意曲解了李主任的意思,添油加醋往外放谣言。”
“你也是这么觉得的!”
陆山林情绪好了不少。
发愁的不是众人登门套近乎,而是被人给坑了。
昨天,传到陆家庄的谣言有鼻子有眼儿。
说什么三四月份,公社会在陆家庄建第一所农村小学。
老师会从陆家庄当地挑选。
“陆远,你脑子活络,帮叔分析分析,到底是谁要和咱们过不去,传这样的谣言恶心咱们。”
陆山林严肃道。
陆远叹气道:“叔,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猜可能是与会干部,至于是谁,一时之间也没个头绪。”
根据陆远的分析,这件事背后的文章绝对不小。
谣言先从知情点传出来的。
几个知青昨天去公社买过年的东西,路上听人说公社要在陆家庄盖小学。
然后,知青就把事情传回了知青点。
谣言说得像模像样,成为民办教师,每月工资起码二十块。
盖小学,招收民办教师,统统不是小事。
更不可能只开一次会议,一切事情都能当场拍板决定。
现在是1976年,不是1986年,没几个领导敢搞一言堂。
往后推十年,上面开始大量给地方放权。
一言堂这种情况才会出现。
“妈拉个巴子的!咱们陆家庄才过几天消停日子,眼瞅就要过年了,有人偏不想让咱们过个顺心年。”
陆山林骂道。
乡下的地方,一直是听风就是雨。
东家长西家短,哪家的媳妇不生崽,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能传上大半个月。
更别说招收老师,修建学校这等大事。
不但村民们听信了谣言,知青们更是成群结队地过来讨要名额。
总而言之,整个陆家庄都在因为这件事情变得躁动不安。
背后耍阴谋的混蛋里挑外撅,没安好心。
村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当民办教师,知青们也都急红了眼。
这要是吵起来,非得见红不可!
“小远,你能不能再猜一猜,到底是谁要和咱们陆家庄过不去?”
黄大花端来一杯开水放在陆远面前。
陆远无奈道:“婶子,我也发愁啊,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王八蛋没想让咱们陆家庄过个安生年,并且还给咱们来了一个一石二鸟。”
“什么叫一石二鸟?”
陆山林两口子同时问道。
“第一,将咱们村干部和村民们,知青们对立起来,影响我们的威望。”
“第二,为了得到一个名额,两伙人肯定会互相说坏话,互相使绊子,因为修建砖厂的事情,知青们和乡亲们的关系开始变得融洽,现如今,全特么完犊子了。”
听后这番分析,纵然是没上过学的黄大花也嗅出了这个人的恶毒。
等到以后村里真的搞起学校。
不论村里选谁当老师,都会成为一颗雷。
选择村里人当老师,知青们不干。
选知青,乡亲们一定会闹。
“这下子可麻烦了……”
陆山林无精打采地告诉陆远,李文斌听后也是非常生气。
命令陆山林马上平息谣言。
“小远,你这边有什么主意吗?”
“有。”
“你有主意了?!哈哈哈,我就知道你小子有招!”
陆山林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不停地拍着陆远的肩膀。
年轻就是好,不但脑子活,而且办法也多。
这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如果让陆山林自己拿主意,即使给他十天半个月,陆山林也没有办法平息谣言。
这年头的事情,有时候邪门得很。
正儿八经地传达上面的通知,村里人没几个人愿意听。
反而是一些遮遮掩掩的小道消息,不出一顿饭的工夫,就能传得沸沸扬扬。
随后,陆远将办法说给陆山林。
“这个办法好!不但能够平息谣言,等到公社真给咱们村盖了学校,给孩子们上课的那些老师,水平肯定不一般。”
紧接着,陆山林招呼黄大花赶紧准备饭,今天晚上他要和陆远好好地喝两盅。
民办教师和城里的正式教师比不了,但是这话要分怎么说。
城里老师吃国家饭,领着国家工资。
无论是待遇还是地位,都等同于干部。
民办教师顾名思义,户口还是农村户口,不过收入则是旱涝保收。
不用上工,更不用看天吃饭。
一个月三十天,只要不缺勤,天天去学校上课,月底该拿多少钱拿多少钱。
一分都不会少。
仅凭这一点,就能让无数人得红眼病。
农民靠天吃饭,下地伺候庄稼
。
秋天交完公粮,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如果年景不好,剩余粮食只能对付七八个月。
缺口要从别的地方想办法解决。
隔天上午,村委会大喇叭响了。
十点钟,全村男女老少一个不少,全都来到村委会大院前面开会。
三十多名知青早早地等在这里。
“贫下中农同志们,知青同志们,关于盖学校这件事情,上面确实有这样的想法,至于什么时候盖,现在还不好说。”
作为村长,陆山林自然要首先发言。
先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明确地告诉大家,公社的确有盖小学的打算。
看到众人低声嘀咕,陆山林清了清喉咙,大声道:“至于招收老师这件事,到时候,村里会将有资格担任老师的优秀人才报到公社,而在此之前,都把心给我收一收。”
“老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别上下嘴唇一动,就觉得自己啥都行了。”
陆山林大声告诉众人,当老师也是一门学问。
村小学的民办老师也不是谁能当的。
没本事只会误人子弟。
经村委会集体讨论,谁有资格能被报上去,要看众人自己的能耐。
“我读过高中,学问没的说。”
一名知青从地上站了起来,自信满满地讲起自己是高中生。
读完两年高中,响应号召下乡插队。
随着有人开始毛遂自荐,更多的知青站了起来。
大部分知青仅仅读过初中,依旧不愿放弃这个改命的机会。
“静一静!静一静!!!”
陆山林用力拍打桌子,一脸严肃地说道:“你说自己行,我也说自己行,这不乱套了吗?谁行谁不行,不是你们说,也不是村委会说,而是要在笔头上见真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