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每七日例行的一次朝会如期召开

苏牧转头看向冯去疾。

他当然已经心知肚明了。

昨天刚将端木家满门抄入大牢,今天冯去疾就来访。自从他担任治粟内史以来,除了王翦以外,又有哪位朝中重臣登门?

这些人大部分都不肯登门,原因再明显不过:他们在避免牵扯进不必要的麻烦。

究竟为什么要避免牵扯?

答案很简单,因为大家都认为他是嬴政的私生子。若在这时公开登门,等于是宣布立场。

未来的大秦一定会有一场激烈的储君之争。在没有弄清楚皇帝的意图之前,随便站队并不是明智之举。

冯去疾又是何许人也?

如果仔细追究,冯去疾是扶苏的半个师傅。他一直主张仁政治国,与儒家思想几乎一致。

冯去疾和儒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扶苏的支持更是坚定不移。

虽然他的治粟内史之位是由冯去疾推荐的,但那仅仅是在公务上。私下里,冯去疾绝不会主动来访。

既然如此,这次冯去疾主动登门,肯定是有所图谋。端木氏的家主端木子贡乃是孔门十哲之一,天下儒生的领袖。现在端木氏遭到清算,冯去疾出面求情也合乎常理。

“右相大人,我实话实说吧,这件事无论您还是陛下来求情,我都只能呈上官印。关乎大秦未来的决策,任何人说什么都是无用的。”苏牧眯起眼睛说道。

“竟然如此严重?”冯去疾皱着眉头说道。

“比您想象的还要严重。”苏牧认真地看着冯去疾,“钱财 ** 人心,商人追逐利益。一旦利益足够诱人,他们就会将自己的良心彻底埋葬。”

“商人的本质就是资本,若一个国家被资本操控,早晚会被外敌侵犯。”苏牧说道。

冯去疾眉头依旧紧锁,不解地问道:“既然你说资本如此危险,那你为何还要放任它发展壮大?”

**317**

“一个国家的兴旺离不开这些资本的支持,但我亲自将他们扶植壮大,自然也会亲手控制他们的缰绳!”苏牧的目光逐渐转冷,“在我的规则之下,你们可以放纵行事,但一旦越过红线,我会亲手送你们上黄泉路!”

“因此,如果冯大人只是为这些人求情,那您还是请回吧!”苏牧毫不犹豫地说道。

……

冯去疾被苏牧的决心深深震撼,他没想到苏牧不仅会明确拒绝,还会如此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冯去疾原本以为,苏牧之所以打击端木氏,是因为国债事件中端木氏未给他足够的面子。清氏商行已经被苏牧整顿收纳,显然已经臣服。于是,大家都在猜测苏牧开始秋后算账,计划逐一处理七大商行。

然而,冯去疾完全没料到,苏牧的动机竟然是如此。“你对未来真的这么有信心?”冯去疾带着疑问问。

苏牧点了点头,回答道:“商贸是国家间最重要的纽带,也是最容易建立的桥梁。”

“大秦的未来必将成为更强大的存在,西方还有能与我们抗衡的强国。要想摧毁一个国家,未必只能靠武力征服。”

“经济战争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征服方式!”苏牧接着说道,“未来的商行将变得非常强大,如果我们不加以限制,它们可能会如同今天的法律一样,最终反噬自己!”

“所以我必须在它们成长起来之前,明确告知这些商行,大秦才是他们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大秦,他们什么都不是,像无根的浮萍不可能长久存在。无论外界如何评价我,说我公报私仇也好,说我贪婪无情也罢,我都必须让他们明白,离开了大秦,离开了治粟内史,他们将任由我摆布!”

冯去疾呆滞地望着苏牧,一时间难以消化这些话。

良久,冯去疾才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了自责。太粗心了!

从头到尾,他竟然忘记了这一点:苏牧不仅具备治国才能,而且是一个冷酷决断、手段残忍的人。尽管苏牧年纪轻轻,目前的作为让人感到意外,但绝不能忽略他的本质。

这是一个能在暴雪中孤身潜行,于雪原中寻找敌踪的孤狼;他是一个在绝境中寻找机会,一旦看准时机就会一举歼灭敌人的恶狼;他还是一只谋而后动,让敌人措手不及的狡猾之狼!

冯去疾不禁感慨,这么多复杂的特质怎么可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种综合能力,简直像是昔日鬼谷的传承!

冯去疾真的开始怀疑,苏牧是否出自鬼谷。如果不是出自鬼谷,又怎会有这样的师父教导出这般人物?俗语云,鬼谷传人一出,天下为之大变!

思虑良久后,冯去疾并未离开。

“您所说的,虽然老夫并不完全明白,却也不会反驳。但有一件事,你必须铭记!”

“端木家先人是孔门十哲之一,为天下儒生推崇的楷模,齐鲁儒林无不敬仰的存在。今 ** 以这样一条难以服众的理由欲抄灭端木氏,朝中必然不乏为其辩解之人。尤其长公子新近归返咸阳,你也应明白其中的利害。你想好了吗?” 冯去疾语重心长地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论苏牧针对端木氏的动机为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冯去疾真心不愿苏牧身处险境。苏牧的才华他亲眼见证,大秦的未来若能得此栋梁,必会更加兴盛。扶苏未归时,事情或许容易些。可现在扶苏已回咸阳,儒林皆以其为首,如此大事,他怎能不出声?

倘若扶苏介入,苏牧依然坚持己见,恐会引起帝国内部权力争夺,这正是冯去疾不愿见到的。

因此,他今天来,不仅是为端木氏,更是为了国家着想。“呵呵!”

苏牧轻松一笑,“右相未免低估了我。”

“虽千万人,吾往矣,纵然成为天下群儒之敌又何妨?乱我大秦国祚者,杀无赦;危及江山者,当诛;动摇大秦根基者,断无幸存!无论儒学诸子,还是百家之长,我苏牧在此,任人挑战!”

说完这番豪言壮语,苏牧洒脱地转身,身影渐渐消失在前厅。

留在前厅的冯去疾呆呆地望着那个无畏前行的背影,内心涌动。

真香!

真的和当年陛下年轻时太像了!

苏牧啊,如果你真是陛下的嫡子,我愿倾尽全力助你登基!然而却并非如此。

冯去疾眼中多了几分忧虑。苏牧虽非嫡系,甚至身带私生之耻。然而,他的能力和霸道,一旦继承皇位不成,又有谁能驾驭他?若他怀有异心,那便是国之大患!

陛下的心思,究竟何在?

冯去疾望向皇宫方向,摇摇头,忧心忡忡地走出治粟内史府邸。

咸阳宫中,秦王嬴政身着黑色龙袍,立于高高的台阶之上。衣襟上的玄鸟纹饰随风摇曳,面对呼啸而过的寒风,嬴政傲立不屈,俯瞰着咸阳城。“朕布天下为棋局,赌一个万世基业!愿大秦如朕所愿!”

次日清晨,

每七日例行的一次朝会如期召开。

这不仅是例行朝会,

也是一次特殊的重要会议。

为何重要?

一是因为新春将至,每年此时,都需要祭祖祈求大秦帝国风调雨顺!这便是其一。

其次,那位曾被贬为云中郡守,在长城戍守三年的嫡长子也在今年回来了。

尽管皇上令扶苏返回是为了参与祭祀祖先的典礼,但大多数人明白,他的归来的意义远远不仅于此。

倘若这事情发生在半年前——在那位突然出现的私生子尚未登场之际,可能很多人会将召他回京看作是在暗示扶苏可能成为太子。然而,眼下情势大不同。

秦国现有了一个更为出色、更适合作为皇位继承者的私生子。就谋略、才能而言,无疑苏牧远超扶苏。然而,扶苏拥有的却是苏牧所缺少的支持:无数的王族宗室对他鼎力相挺。

为何会这么多宗室支持扶苏?其中自有原因。当秦始创郡县制之时,有人曾提出异议,希望按古制将土地分封给宗室成员,此人即是淳于越,这位来自齐鲁之地的学者。

即便此建议当场被李斯否决,这一观点仍深深植根于宗室之心。倘若未来皇位继由扶苏,且他对儒学深感兴趣,则分封之事很可能再次成为讨论焦点。那时,是否能获得分封,便成了宗室支持扶苏的一个重要原因。

朝廷之内,许多大臣自然也站在扶苏这一边。

更重要的是,蒙氏家族对扶苏的支持毫不动摇。若帝国三十万精兵应变而出征,谁能抗衡?留于云中的扶苏,实际上已然是一位未加冕的王了。

然在此时,始皇帝突然降旨召回扶苏。 ** 之心在此刻愈加让人揣测不定:是让扶苏归来接替帝位,还是借此机会架空扶苏,另择新君?

无人知晓。

此刻,皇宫门前 ** 已汇聚了满朝文武百官。

扶苏位列其间,位居首席。同他并肩者,皆是旧时追随他的人士,包括右丞相冯去疾、太宰蒙毅、监察使尉缭、齐儒淳于越等等。

当众人或谈笑自若或心事重重之时,一驾马车缓缓驶入宫门前 ** 。

待马车抵达门前,所有人均静默以待,目光投向这辆迟来的、却令人瞩目等待的马车。

喜欢大秦:开局告诉嬴政得了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