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蒙虎皱了皱眉,显得有些不解

“清理战场,检查有无活口!”蒙虎对身边未受伤的士兵们吩咐道。那些士兵立刻行动,开始清扫周围的战场。

袭击的刺客中,除了一位身着黑衣的女人外,几乎全部战死。少数未死的,在最后撤退时也选择 ** 。可见,这些人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刺客和剑客,专门执行刺杀任务。

战国时代,门客盛行。 这些门客不仅相当于私人的保镖和武装力量,更是主人的心腹和助手。当年,嫪毐就是凭借三千门客的力量才敢发动蕲年宫之变。

“长公子,敌人已退,除了那个疑似主谋的人逃走外,其他人均已阵亡。” 蒙虎来到扶苏的营帐前,单膝跪地报告道。

身穿青灰色长袍的扶苏走出营帐,右手中握着一柄青铜剑。看到眼前的情况,扶苏放下剑,上前扶起蒙虎。“将军请起。”

---

扶苏搀扶起蒙虎时,早已注意到他衣襟上的斑斑血迹以及从嘴角淌下的血渍。

尽管刚才扶苏在营帐中未亲眼目睹外面的情形,但敌人的精心准备已是不言自明,势必带来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连绵不绝的吼声与厮杀的惨叫已然昭示了此前战斗的残酷激烈。关于蒙虎英勇的事迹,扶苏早有耳闻,能够使这位英雄负伤,对方的实力必然超乎寻常。

“若非小臣拖累,将军定不会负伤!”巡视四周后,扶苏语气中透露出自责。

“大公子不必这样说,属下受命护驾大公子安全,这是我的责任所在。未能捉拿匪徒归案,乃属下之罪,求大公子处罚!”单膝下跪的蒙虎如此说道。

扶苏放下手中的青铜剑,向前迈了一步搀扶起蒙虎。“将军拼死护我周全,贼寇蓄谋已久,怎会责怪将军?”这番话语使得蒙虎的心瞬间温暖起来。

作为一位领导者,若能对下属的艰辛给予理解和关怀,必将赢得手下将士的敬仰和支持。像蒙恬这样的将军,不仅军令严明,且百战不殆,这无疑是士兵敬服的基础。但仅有这一点还不够。

仅有上述品质仅能让士兵敬畏,唯有像蒙恬这般爱兵如己、生活待遇不分高低者,方能在军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将军、大公子,战场已清,此次战斗共击毙敌寇一百三十五名,无一生还;我军伤亡二十一人,其中十八人为阵亡。”负责清理战场的士兵走到扶苏和蒙虎面前汇报战果。

闻听敌人尽数死亡,蒙虎眉头微蹙——敌人身份不明乃是当前棘手问题。

虽然付出二十一人的代价消灭了一百三十五名敌人显得尚可接受,但是鉴于敌人的突然袭击及周密布置,损失本可大幅缩减。

如双方直接对阵,蒙虎自信可以在更小损失的情况下全歼敌军。毕竟刺客在面对大秦精锐之师时几乎无法匹敌。

“有何不同寻常之处?”蒙虎皱眉问道。

士兵点头回应:“禀告将军,在清扫战场上,发现几种特别的武器。”

特别的兵器? 蒙虎微微蹙眉。是什么种类的特异之器?

士兵随即递上了他发现的一柄寒光闪烁的长兵器给蒙虎。

“这是... 刀?”见到士兵递过来的兵器,蒙虎不禁疑惑。

虽见过青铜制刀具,但因重量过大不适合马上战斗。而这柄轻巧光亮、形似利刃的武器,显然不是一般的铜刀。

“启禀将军,刚才交锋之际,我们手中的青铜剑皆被这把长刀打断,故属下特别留心查看了这种武器。”士兵向蒙虎解释了找到这把特殊长刀的原因。

蒙虎眉头紧锁,从士兵手中接过那把冰冷而又重量恰好的长刀。这刀拿在手里竟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信心。“长公子,恳请末将试验一番。” 蒙虎看着扶苏请求道。

扶苏点点头,解下自己腰间的宝剑递给了蒙虎。蒙虎也不推辞,接过宝剑后轻轻一挥,青光闪现。

青铜剑在阳光下黯然失色,相比那把锋利的长刀显得黯淡许多。蒙虎双臂猛然一抖,刀剑碰撞,顿时火花四射。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青铜剑被一分为二,而那把长刀仅仅是刀刃上留下了一道缺口。

“这……”蒙虎看着手中的兵器,显然大吃一惊。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扶苏手上的宝剑绝非普通兵刃,至少也是顶级宝剑之一。这样一柄宝剑,竟这样轻易地断了?

扶苏见状,也显得颇为意外,随后缓缓开口:“据传一个多月前,嬴翊君苏牧与公输家族有过一场比武。”

“当时的苏牧打造了一种名为百炼刀的武器,据说其锋利无匹,连公输家的鱼鳞甲都能一劈而开!”

“这种刀是用特殊的方法以铁锻造而成,应该就是这种刀了。” 扶苏轻声道。

蒙虎瞪大了眼睛,盯着扶苏。“长公子的意思是,这刀出自那个苏牧?那么这些人也都是苏牧的人了?”

蒙虎称呼苏牧时并未用“嬴翊君”,显然是对他心存不满。之所以不满,还得从苏牧消灭大月氏五万骑兵后被封为嬴翊君说起。若论军功,当年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 的敌人又何止数万,但至今蒙恬的爵位也只不过列为了大良造。虽然传言苏牧可能是皇帝的私生子,但蒙家军对此依然感到愤愤不平,记住了苏牧的名字。

此时提到苏牧,蒙虎的态度更加不佳,但扶苏摇了摇头。“仅凭一把兵器,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我认为这并不是苏牧所为。如果是苏牧,他不必用这种兵器来暴露自己的身份。”

蒙虎听后,感觉扶苏言之有理,但细思又觉得未必正确。“长公子,若是苏牧故意设置圈套呢?他知道长公子会这么想,所以才故意用少量这样的兵器?”

扶苏看着蒙虎手中的百炼刀,思索良久,还是摇了摇头。“没有任何实质证据证明这刀出自苏牧,我认为不是他。”

说着,扶苏继续嘱咐道:“关于这次遭遇袭击的事暂且不要声张,尤其是这把百炼刀的消息也要保密。”

蒙虎皱了皱眉,显得有些不解。

### 重新表述:

帝国长公子半途中遭受伏击,此等事件怎能轻易放过?蒙虎似乎明白了扶苏的想法,轻拍他的肩头道:“国家方得安宁,切不可因个人私事掀起轩然 ** 。”

“苏牧乃是治国有方之人,即便此事与他无关,帝国的利益始终为先,我的安危并无大碍!”说罢,扶苏淡淡一笑,接着说:“你就好好休息吧,明日起程。”

岁月如梭,三月的暖风已经拂过大地,万物渐渐复苏。咸阳城的西侧,矗立着一座宏伟的宅邸。

宅邸前摆放着两座巨型陶罐花瓶,彩绘其上的图案令人印象深刻。第一个画面描绘了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坐于破旧的牛车上,周围簇拥着七十二人,每人衣衫破烂,背着竹简,显然正在赶路。

第二个巨型花瓶则画了同一个老人,不过这次他已置身于华丽的宫殿中,端坐在大殿之上侃侃而谈。听者不再是原先的七十二人,而是人群密集。

即便文盲也知晓这些图所象征的意思。第一个陶罐展示了当年孔子带领七十二 ** 周游列国,宣讲儒家治理理念的情景。尽管周游了十四年,孔子未能为儒学找到立足之地,最终返回了鲁国。

第二个花瓶则展示了孔子归鲁后的情景,虽然不再出任官员,但他开设讲堂,传播儒学思想,影响力日益广泛。经过数百年的沉淀,齐鲁地区的儒家学者已经遍布各地。

这位宅邸主人摆放这两座巨型花瓶,表明他与孔子有所关联。大秦七大商行之一,便是当年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

这位擅长做生意的人名叫子贡,复姓端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子贡一直是他的重要助手,不仅是七十二 ** 之一,更是这七十二 ** 中的“孔门十哲”之一。他经商讲求诚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正是对子贡的写照。

从三百多年前开始,端木家便投身商海,至今已历时三百年。再加上端木子贡的身份背景,端木家在齐鲁地区的生意几乎无处不在,特别是对陶器贸易进行了垄断,从而跻身大秦七大商行。

连皇家使用的精致陶器亦多由端木家供应。端木家的制陶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无人能敌,这也成为他们垄断陶器市场的原因。

然而,数日前,端木家长期以来的陶器生意却出现了异动。这到底是怎样的变化呢?

一些原本预订了陶器的商行和皇宫等地突然开始大规模退单。没错,就是退单,许多订单被彻底取消了。最初的退单来自官方,比如皇宫和各个 ** 部门,但是端木家族的家主并没有多想,以为这只是上层为了节约开支下的命令。毕竟,陶器易碎,皇宫和各部门每年都需更换或补充一批,这样的退订情况也算是正常现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