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怎么就哭了呢
耕田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对于农夫而言,这是他们打小就会的事。
社会是有分工的,谁做什么,谁是什么阶级,有些事情啊,一出生就定好了。
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都是如此。
所以他们并不会因为同伴会耕田而诧异。
但是……必然会因为士大夫阶级的官老爷们……会耕田而瞪大眼睛。
而且不止是一个。
怎么好像这地界,随便薅一个官老爷,都是个种田高手。
那周王,千户,副千户,耕起田来,好像就是个农夫似的……不对,他们的架势比一些农夫还要熟练。
“这田,耕得专业啊。”是朱安宁在感叹。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推广新粮,也许没他想得容易。
特别是一纸政令式的推广,那是绝无可能的。
现在先在这群人中,确立一下技术骨干的地位,比确定所谓的官老爷地位要重要得多。
老农们有多固执,他是一清二楚的。
“怎么回事?”在远处跑过来围观的李祺驸马三人组,也是发出了感叹声。
他们身前的老农那是啧啧称奇。
“真是怪哩,这不是皇子还有大人们么,看他们那架势,你说是我家村子隔壁的农家儿郎我都信!”
这老伯说得是说到了众人的心坎里。
要知道他们劳作了小半年,天天这日晒雨淋的。
可不是什么细皮嫩肉的状态。
说起黑,他们可是不逞多让的。
朱安宁看着议论声越来越大,那是笑得更加地欢。
农夫们认可自己了就好。
而现在,也是时候收拾一下詹事府这群人了。
以燕晓柳为首的人,本来还想挣扎说上几句垃圾话的。
但是抬头一看,皇子都在那哼哧哼哧耕田,自己还有什么好说。
醒目点的那是官袍一松,拿起工具就准备开干。
没那么醒目的,看到别人往前走了,自己还不走,那不是找死么。
于是一群人乌泱泱地就走到了朱安宁面前。
“殿下与千户大人亲赴田间,躬耕力行,实乃我朝勤政爱民之典范,百姓之福也!”
“农为国之本,殿下与千户大人以身作则,重视农耕,此等亲民之举,必能激励万民勤勉务农,共筑盛世基业。”
“今日耕田,殿下与千户大人协同耕作,配合默契,效率倍增,真乃君臣一心,其利断金之佳话。”
“愿殿下与千户大人此等亲民爱民之举,能如春风化雨,滋养万民心田,共迎丰收之年。”
“殿下与千户大人亲身示范,此等勤政爱民之举,深感敬佩。”
几个读书比较六的,那是开口就顺口溜。
好歹都是有官身的了,不用考研了吧。
这套话听得朱安宁是笑容全无,一阵头疼不已。
“停停停!”
他连忙做了个停的手势。
然后开口道:“各位说这么多,不如试上一试?”
好不容易阻止了众人继续说废话的趋势,他赶紧给他们派了任务。
“好!”
几人个马屁佬是直接就应了声。
而那燕晓柳也有些跃跃欲试。
耕田能有什么嘛。
官吏一行二十余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田边。
此时太阳初升,温度渐渐升高,田间可不是什么银两的地方。
燕晓柳一行人看着一片片荒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荒凉。
“不就是松土么……,看起来挺简单的,我们能有什么不会的?”
有人在吐槽,总而言之眼中都是多少带点不屑。
他们虽是文官,但是可不是那种只会文的。
家中的长辈当年基本都是跟着老朱打天下的,哪能说真就只让自己的孩子学文。
那是舞刀弄枪他们实际也是不含糊的。
和一流选手比肯定有差距。
但是力气,他们可不算小。
当看着这群人开始准备动手时。
朱安宁连忙叫停了朱橚等人,挥手让他们回到自己身边。
“辛苦咯,真厉害,我都以为你们忘记庄稼把式了呢。”
“先生,我们才离开永乐庄没多久吧。“朱橚是听得哭笑不得。
刘畾却在一边不动声色地问了句:“先生,这群都是詹事府的官员们吧,真要让他们耕田啊……”
这话也是问出了李景隆和刘廌的心声,几人都是看向了朱安宁。
“耕田怎么了?他们平时在詹事府也是屁事不干,现在过来耕田,早点帮我把玉米种出来,比什么都强!”
朱安宁是撇了撇嘴,而刘廌却是终于忍不住了。
他开口道:“他们家中的长辈,可不是一般人啊……”
这是提醒朱安宁。
朱安宁也不是蠢人,他呵呵地笑了声。
“刚才,周王去耕了,燕王去耕了,你们三千户都下地了,他们能说什么呢?”
“话……话是这么多……”
“放心吧,现在谁还敢跳出来,不就是给我们陛下借口砍多一个么?”
朱安宁最后,把话是说得直白。
和朱元璋在找寻机会推进那些事务一样。
朱安宁也是审视多度的人。
现在他还真就敢随便折腾这群人。
郭桓案还在审讯中,他就看谁敢跳!
他把视线挪到了场中。
其他人也是如此。
特别是那些农夫们,他们是饶有兴致地开始参观第二批官老爷的表演。
“这不行……”有老农第一时间就开始点评:“这农具拿法都有问题……”
“确实,这群是根本就不会干活的,跟刚才的老爷们比,差远了!”
离得远,农夫们的话燕晓柳他们是没听见的。
现在他们的自信心也还处在爆棚状态。
然而,当他们准备大展身手时,才发现事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锄头沉甸甸的,每挥动一下都需要极大的力气。
和那些杂草纠缠在一起,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用才能有效地松土。
一时间,一群官袍男挥汗如雨,气喘吁吁,但荒地却没开垦出多少。
他们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背上,显得狼狈不堪。
有几个倒霉蛋用力过猛,磕到了石头,手中的锄头甚至不慎脱手,飞了出去,砸在旁边的田埂上。
引得旁人一阵哄笑。
其中是虎贲卫那群人笑得最大声。
“嘻嘻,他们在干嘛?”
“不知道,演戏曲吧。”
亲卫文化水平是堪忧的,但是语言攻击力还是不错的。
两句话直接是把站得近的几个詹事府官吏给干破防了。
他们的脸上、手上、胳膊上,都沾满了泥土和汗水,原本整洁的官服此刻也变得脏兮兮的。
这时,连旁边的几位老农看到了这一幕,忍不住偷笑,开始低声交谈起来。
“哎呀,这些官老爷,怕是连锄头都没摸过吧?简直是胡闹嘛……哎呦别磕坏咱们的农具啊……屯了可没人修”旁边的老农在叹气。
“可不是嘛,松土可是个技术活,得用巧劲,还得有耐心。他们这样胡乱挥动锄头,别说松土了,连地皮都刮不破。”另一位老农附和着。
比起亲卫们,老农们攻击性不算高。
但是侮辱性还是有点强的。
不少官吏们听到了这话。
心里是又羞又怒。
特别是燕晓柳……他哪知道耕田是这么苦逼的事情。
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加大力气,希望出点奇迹。
然而,手里的农具却好像跟他作对似的,越来越不听使唤。
不仅是他,其他人大抵也是如此,那是急得满头大汗,手足无措。
毕竟现在可是乌泱泱一堆人看着他们。
“行了行了,我们也开始干活吧。”
不知过了多久,有老农反应了过来,连忙招呼身边的人开始上工。
毕竟他们也是有任务在身的。
一群人是附和着回了个好。
然后就就地在詹事府耕的田旁边开始卖力气干活。
那干活的架势,是比詹事府的人高了不知道多少。
只是詹事府的人,已经是干到晕头转向,哪还有功夫看隔壁。
苦逼归苦逼,但是自信哥还是不缺的。
“啧,燕晓柳,你看我们这好像也有模有样啊。”一位官吏擦着汗,望着自己耕过的土地,颇为满意地说道。
“呼呼……邢浦窦,别说大话了……赶紧干吧,你干的还没我一半多!”燕晓柳抹了抹汗,看了眼自己的劳动成果,突然觉得还挺满意的。
然而,当他停下来歇息,他看到了残酷的现实。
“喂……怎么人家都挖这么多了!!!”燕晓柳是终于看到了隔壁农夫们的速度。
比他们开始得晚,却是轻松超了他们不知道多少地……
而且整的地,比他们漂亮多了……
“我们这么多人,竟然还不如他们十几个人耕得快!”邢浦窦难以置信地哼唧道……
“不行了……我要累死了。”
“我也是……”
“妈呀,有水喝么?”
要是说刚才还是憋着一口气想证明些什么的话。
现在看着别人耕的速度和自己干活的速度。
那是直接就绷不住了,好几个人直接坐到了地上。
也不管是否脏。
朱安宁看着这群累得半死的詹事府官吏,不由得嘿嘿笑了起来。
詹事府众人们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背上,脸上、手上、胳膊上都沾满了泥土和汗水,狼狈不堪。
朱安宁就这般施施然走到了他们面前。
轻咳了声。
“干得不错,虽然粗糙了点,慢了点,但是也就算是这样了,时辰到了,先休息吧,都起来!跟我来,别坐在这里丢人!”
他用上了不容置疑的语气。
然后转身就开始走起来。
詹事府众人们此时再怨声载道,也不敢多说些什么。
本来就够丢人了。
还继续狗叫的话……那就是直接丢死人了。
朱安宁走得极快,他的目的地是小院外面。
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投下斑驳的阴影,为这群官吏提供了一片难得的清凉之地。
不远处,永乐庄的铁冶正在忙碌地运作着,炉火熊熊,铁锤叮当,发出阵阵轰鸣声,与这群呆坐在那里的官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铁冶的工人们挥汗如雨,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工具。
赵集现在忙到快要虚脱,难得没有来这里。
成梁在见过朱安宁后,立马拿来了早就准备好的干粮和水,一一分给了这些官吏。
作为曾经经历过农学实践课的人。
朱安宁哪能不知道这事的苦逼,那是早有准备。
一众人接过干粮和水,犹如饿虎扑食一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那干粮虽然只是简单的粗粮,但在他们口中却如同山珍海味一般美味,水更是甜如甘霖。
没有人说话。
一群人就在那里沉默地吃着。
而有人吃着吃着,眼泪竟然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大概是觉得自己既废物又委屈。
燕晓柳和邢浦窦则是铁青着脸。
朱安宁则在一边,喝了口水,笑眯眯地提供了个建议。
“菜就多练!”
一众人没完全听懂。
但是多练,两个字,他们还是理解的……
——————————
此时的应天府衙门门口,人声鼎沸,一群百姓围着告示墙,好奇地打量着朱元璋最新颁布的新政。告示上写的内容并不复杂,总结起来就是:粮食可直接和大明宝钞兑换。
这一消息自然是迅速引起了百姓的关注,很快就围了里外几圈。
“哎,你们看看这告示,说是粮食可以直接换宝钞了。”一位百姓指着告示,对身旁的人说道。
“哼,说得好听,洪武爷就只管发,也不管宝钞好不好用。”另一位百姓不屑一顾地回应道,“我们用宝钞换银两的时候,还不是有诸多阻滞,这直接互换的说法,真能靠谱吗?”
“是啊,谁知道这宝钞换粮食的时候,会怎样……”又有人附和了句。
不少人是点了点头。
“哎,要不我们去试试?看看这官仓是不是真的能换。”有好事的百姓提议道。
“好,那我去试试。”有人自告奋勇,看着也不像是穷人,大概就是找乐子的公子哥,他拎着宝钞就跑到了官仓。
身后自然是跟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
当他忐忑不安地向小吏提出了兑换的请求后。
那小吏是爽快地把粮食称了给他。
“洪武爷的圣旨已经下来了,各地必须直接更换,不得设置任何前提。”
那小吏挑了挑眉,对着一众人等,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