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06章 什么时候出的错

    当时卫生条件有限,去医务所已然不太可能。

    村里正好有个稳婆,便帮着金锦荣把孩子生下来。

    金锦荣当时大出血,差点没了命。

    清醒之后,便看到一个在襁褓里的婴儿躺在她身边。

    金锦荣没有多想,等到司南华赶到,孩子已经出生了一天。

    两人对村里的婆子们万分感激,还留了钱。

    “当时在村里情况特殊,我应该拼着命睁眼看看孩子。”

    金锦荣的眼泪流下来。

    她这两日已经哭得撕心裂肺。

    得知结果,从不敢相信到没办法接受。

    最终她才认识到养育了三十年的光光,确实不知她的儿子。

    而她的儿子可能就是在那个雨夜,她生产困难的那一天,就那样被人调换了。

    “南华?咱们还能找到儿子吗?”

    “能找到,锦荣,孩子一定能找到!”

    “当时的村在哪儿我都忘了,我怕!”金锦荣心中忐忑,“要是那孩子真被人调换,就是那帮人故意为之,那他们的亲生儿子能活得好吗?”

    “今天我问过老刘了,老刘回去查工作日了,应该明天就会给我答复,放心,老刘工作细致,每去一个村他都会详细记录,那里一定有具体的位置。”

    司南华让金锦荣放心。

    “锦荣若是真找回来儿子,那光光?”

    司南华也很犹豫。

    养育光光三十年不是没有感情。

    即使这个儿子总是给他们惹麻烦,也总是让他们不顺心,但是养育之恩确实不是假的。

    他们也知道光光生病了,虽说病情在他们夫妻俩照顾的这些年,已经稳定了很多。

    但是光光他们一家都需要司南华和金锦荣夫妻俩的照顾。

    这些年司南华和金锦荣没少贴补光光一家,但是即使如此,光光还是有些不争气,生病之后,家里面要是没有司南华和金锦荣支持,这个家都要散了。

    “光光的事儿以后再说,现在他若是能找到配型,肯定会更好,咱们不是他们的亲生父母没办法给孩子提供肾脏。”

    “若是能找到光光的亲生父母,他们应该也会给孩子提供一些帮助吧。”

    司南华和金锦荣觉得必须得找回陈远,还能找到光光亲生父母,这是两全其美的事。

    司南华和金锦荣夫妻两个翻阅着光光小时候的照片。

    相册里光光的笑脸和一家人的笑脸摆在一起,这个时候又变得特别的讽刺。

    想到平白无故养了别人家儿子三十年,却不知道自家儿子的情况。

    司南华和金锦荣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愚蠢的父母。

    在研究室的老刘一晚上都没停歇。

    他盘算着时间,寻找着当年在陈家村的工作日志。

    只有找到工作日志上面的地址,才能确定陈远他们陈家村在东北的哪个地方。

    才能给司南华和金锦荣提供机会。

    老刘一边抽烟,一边感慨世事无常。

    没想到这个不争气的光光,还真不是司南华和金锦荣的亲生儿子。

    以前他们研究所的人还老爱开玩笑,总觉得司南华和金锦荣是基因突变,才能生出光光来。

    毕竟光光和夫妻俩长得不像,而且也没有继承夫妻俩的智慧。

    当那些年的调侃成真之后,老刘还有些唏嘘。

    想到光光现在生病了,若不是光光生病,司南华和金锦荣这辈子可能都不知道,自家亲生儿子还流落在外。

    老刘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再一次投入到寻找工作日志中。

    他必须赶紧找到陈家村的具体地址。

    在四九城红岸研究所几个人齐心协力寻找陈远时。

    周之南的家人也知道了周之南受伤的情况。

    周之南的爷爷奶奶震怒。

    “开什么玩笑,当时我就说了,不用让他去什么地方,也不用去下乡!”

    “现在倒好孩子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我看看你们怎么办。”

    周之南的母亲哭哭啼啼。

    她没想到自家儿子,所谓的下乡镀金竟然是以一条腿的代价。

    早知如此她死活都不会让周之南去的。

    眼下孩子还在县里面的医院,他们赶去陈家村所在的县城也要将近几天的工夫。

    最快过去,也要耽误时间了。

    周之南的母亲是一名高校教师。

    父亲是政法委的主任。

    爷爷奶奶更是老革命。

    一家人没想到周之南竟然会出这么大的事。

    “胡闹!简直胡闹!”

    周之南的爷爷一拍桌子。

    “咋能这么干!他们那个村儿村长是干啥吃的!公社有没有书记,管不管这些事儿!”

    ”怎么能让周之南受这委屈,好了,你们也别说那么多,我不管你们夫妻俩有多忙,工作上得多谨慎,必须赶过去了解情况!”

    周之南的母亲点点头。

    她本来就想去,之前她就想去看看儿子。

    但是周之南的父亲说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儿就去搞特殊。

    可她没想到,他们就疏忽了这么一次。

    自家儿子可能就要成为瘸子。

    成为残疾人以后怎么走仕途?

    周之南的父母在收到李向东的书信以后,第二天就已经启程。

    这时周之南刚刚在医院苏醒。

    他看着病房的天花板,感受着腿上巨大的疼痛。

    麻药劲儿过后,他感觉浑身都难受。

    但是躺在床上半天动弹不得。

    来来往往查房的医生和护士告诉他,他的腿现在还在等待评估。

    到底能不能保住是个未知数。

    周之南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他根本没有想到,就因为他说了几句春花,把春花逼得跳了河。

    他就得以一条腿为代价?

    他恨死朱建峰,恨死春花了。

    醒来之后的周之南,经过长时间的咆哮,到现在也没有接受这条腿即将离他远去的事实。

    “你们给我转院!”

    “你们不配给我医治,我要去省城,我要去大医院!”

    “在这儿只会耽误我!”

    周之南的歇斯底里地一开始还受到了医院医生护士的重视。

    他们能理解一个年轻人突然失去双腿的崩溃。

    但是周之南无理取闹,县城医院的条件确实有限。

    但若是周之南想要转院,必须要找关系,还有这个大医院接收的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