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姑侄和解
提到好处,徐妙锦呵呵冷笑:“你指望他们真心待你?那好,我问你,每次你们出去聚会都是谁会的账?”
“是我又怎么了?”徐钦梗着脖子回道,“他们那些人都是自北平来的,在京中无有根基,怎比的上我家家世富足?就当是接济他们了,有何不可?”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本文搜:e小说 免费阅读他们有权,我有财,待交往日深,我央求几人在陛下面前与我说些好话,谋个差事岂不易如反掌?”
哪怕是勋贵之家,也是需要有人出来做事的。
不然时间一长,纵使世袭罔替的爵位,也顶多保住富贵,至于权力就别想了。
而在中国古代,不论文武,只要是在朝廷里混的,谁会只在乎富贵呢?
出于一个少年最朴素的认知,徐钦也在暗地里谋求着自己的前途。
只是他的这番努力能有多少作用那就很难说了。
“你这还一套一套的。”徐妙锦气极反笑,“你忘了你爹是什么身份了?他们那些个靖难功勋会跟你为友?”
在整个靖难过程中,徐辉祖可是铁了心站在朝廷这边。
先是在建文初期就向朱允炆进言,说朱高煦这个人作战勇猛,将来必成大患,建议朱允炆起码将朱高煦给留下。
辉祖察高煦有异志,密奏曰:“三甥中,独高煦勇悍无赖,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
然而有徐增寿和驸马王宁在中间为朱高炽兄弟三人说好话,朱允炆此时也没做好对付朱棣的打算,这才让他们三兄弟逃过一劫,返回北平。
就这,朱高煦跑的时候偷了徐辉祖的马,徐辉祖还专门派人去追,最后没追上。
有这层关系在,朱高煦对徐钦一家会是什么态度可想而知。
而靖难功勋中的武将们,大多数都与朱高煦亲善,在朱高煦的影响下,怎么可能对徐钦真心实意?
而且就算排除朱高煦的影响,在靖难后期的灵璧之战中,徐辉祖为主帅的战斗中,朝廷大获全胜。
燕军不仅丧师败绩,连大将都死了一个。
《明通鉴》记载:而徐辉祖之援兵适至,甲戌,与燕兵大战于齐眉山,自午至酉,南军辄胜,斩燕骁将李斌。维时王师再捷,燕人凶惧。
整个靖难之役中能给朱棣带来损失的人不多,徐辉祖自然被燕军诸将记在了心里。
“这些事你不是不知道,你怎么会如此天真?他们真个能真心接纳你?”徐妙锦痛心疾首的说道。
社会教导我们一个道理,融不进去的圈子不要硬融。
但显然徐钦还没受到教训。
徐钦继续反驳道:“那些都是陈年往事了,如今大家都是陛下的臣子,还分什么身份?他们是陛下旧部,我还是陛下的侄儿呢!”
徐妙锦都气笑了:“你是皇帝的侄子你还畏他如虎?”
这侄子,怎么就拎不清呢?
姑侄二人你一句我一句,越说火气越大,事关行事的理念,徐钦也不会因为那是自己姑姑就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张。
李放一看不好,连忙上前打圆场:“两位,两位,冷静一下,你们声音有点大了,这船虽然大,但也没那么大。声音再高些,别人可就都听到了。”
之前清了场,周围都是徐家的人,倒是不担心什么,可要让他们俩再吵下去,那可就保不齐会被谁听去了。
被李放一打岔,两人顿了一下,勉强压住了火气。
酝酿了一下,徐钦一拱手:“我知道姑姑是为了我好,但官场行事,本就是男儿本分,此事与姑姑无有干系,姑姑就不必再劝了。”
“你!”
徐妙锦伸手一指,张口要骂,却又不知该骂什么好。
徐钦这话分明是在隐晦的表示,徐妙锦一个女人,肯定不懂为官交际,还是不要多说了。
听出了侄子的言外之意,徐妙锦这才按捺不住。
殊不知,徐钦自己说出此话来也是心中有些后悔,可话已至此,他也只好硬着头皮顶下去了。
直勾勾的看着徐妙锦,徐钦不肯低头。
姑侄二人对视半晌,气氛一度有些尴尬。
“那什么,我有句话要说,不知愿不愿意听听呢?”李放举手示意。
可说出这句话好几分钟了,两人没一个人回应。
李放无奈,主动伸手抓起徐妙锦的手,硬拉着她朝着船头走去。
走在路上的时候,李放朝着徐钦比划了个手势,示意都交给自己了。
徐钦脸色缓和了不少,远远的朝着李放行了个礼。
徐妙锦看上去有些抗拒,但身子还是很诚实的,李放没费多少力气就把她拉到了一边。
来到船头,李放还没开口,徐妙锦先开口道歉了。
“对不起啊,说好的带你看看秦淮风景的,却没想到我们俩先吵了起来,坏了兴致。”
苦笑一声,徐妙锦看向前方烟波浩渺,双目渐渐放空。
李放大度的摆摆手:“风景又不会跑,什么时候看都行,没必要道歉的。”
缓缓点了点头,徐妙锦有些出神:“这孩子自小就与我亲善,大哥无暇管教他,大嫂又是个严母,所以他一有空就跑去我那院子找我。”
“曾经我一度想过,若是我真个出家当了姑子,恐怕就要依仗这孩子给我养老送终了。可几年过去了,发生了许多的事,这孩子也渐渐变得有些陌生了。”
李放感受着船头吹来的微风,开口说道:“这大好的景色,你说这煞风景的话干嘛?风华正茂的年纪,说什么养老的话题?”
徐妙锦淡淡一笑。
“可能是今天的经历,看到这孩子,我仿佛明白了,现代人说的代沟是什么。”
“听你这话的意思,说的你好像比你那大侄儿大了多少岁呢。”
李放轻松的说道:“不就是叛逆期吗,谁都有这个时候,你越是不让他干嘛他就越是要跟你反着来。”
呵呵一笑,李放也有些怀念:“当初我上高中的时候也一样,家里和学校这不让那不让的,可我就偏偏跟他们反着来,等到长大了才知道,很多时候他们确实在为了我好。”
徐妙锦惆怅的叹息一声:“环境不一样啊!你们现代和平稳定,一个学生从九年义务教育再到上大学,有足够的时间来让一个人成长起来,可我们这儿不同。”
回头看了眼侄子:“这孩子身上背负着家族的荣耀,还有许多人都在盯着他,真是一步不能踏错。他要是执意和那些人混在一起,我真的担心有一天他会被人给坑了。”
实际上,徐妙锦现在就很怀疑,历史上徐钦先被朱棣训斥禁足,然后又废黜了爵位,这其中是不是有人在设计自己这个侄子。
朱棣虽然心眼不大,但也不至于当了十几年皇帝,还揪着徐辉祖当年的事不放吧?
大家毕竟都是亲戚,徐钦还是个晚辈,事情没必要做的这么绝。
可惜的是,历史上显然不会记载这些细枝末节,徐钦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名字已经是仰仗祖上的余荫了。
李放靠近徐妙锦神秘兮兮的开口说道:“这个时候的少年,咱们绝对不能硬来,你越是压迫,他的反抗就越是强烈。咱们啊,必须以柔克刚。”
“以柔克刚?你准备怎么克?又有什么鬼主意了?”
听了徐钦的话,李放就不高兴了:“什么叫鬼主意啊,我这是奇谋妙策,绝对能调和你们俩的矛盾!”
徐妙锦闻言精神一振:“你说来听听?”
李放认真的分析道:“你看啊,你们俩的矛盾说白了就是一点,你不相信他那帮朋友,认为立场不同,他们不可能真心和徐钦玩。”
“而他呢,认为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是在想办法振兴家门,所以很抗拒你的插手。”
“既然如此,咱们索性就验一验他的那群朋友不就行了。”
徐妙锦若有所思:“继续往下说。”
李放得意的继续开口:“明天我们不是要去买手机和学习机吗?到时候可以顺道再买一个东西,足以验证真假了。”
“你别卖关子了!”徐妙锦催促道,“赶紧说啊,什么东西。”
“录音笔。”
李放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些人或许是真心的,又或者是在诓他,但不管怎样,他们的伪装也只能在他面前装一装。如果这小子不在场,他们总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到那个时候是真是假就能辨别了。”
录音笔徐妙锦当然知道是什么,闻言瞬间想明白了李放的打算。
“如此甚好!”徐妙锦终于再次笑了出来,“不管结果如何,这小子能上一堂社会课总是好的,也让他知道知道自己在别人心中是个什么样子。”
李放感慨道:“你现在说话,越来越像个现代人了。”
徐妙锦认可了李放的主意,二人小声沟通了下,重新回到了徐钦面前。
“你交朋友这个事,原则上我不反对......”
“真的!”徐钦一跃而起,“多谢姑姑,多谢姑父!多谢姑姑,多谢姑父!”
李放有些尴尬:“那什么......”
“住嘴!”徐妙锦打断了两人,直视着徐钦开口,“但是,我还有一个条件!”
“条件?”徐钦的笑容逐渐收敛了起来,“姑姑请讲。”
接着,徐妙锦就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给徐钦演示了一番录音功能。
引来徐钦的震惊之后,徐妙锦接着说道:“你既然自认为你的行为卓有成效,那不妨试上一试。”
“怎么试?”徐钦有种不好的预感。
“回头我给你拿来一个更小点的录音设备,之后你就去找朱勇那些人游乐,席间你打开录音设备后借故离席,咱们也听听,你不在的时候他们会如何议论你。”
徐妙锦脸上挂着笑容看向侄子:“你不是自以为自己在结交人脉吗?那就看看你的人脉是如何看待你的。”
徐钦表情变了数变:“如此行为,恐有些阴暗......”
“那行!”
徐妙锦干脆利落的将手机收了起来:“待会儿回家我就告诉大嫂,说你从两三年前开始就流连于烟花柳巷,岸上那人就是人证。”
之后,徐妙锦身子缓缓前倾,试图给侄子造成些心理压力。
她幽幽的说道:“我记得你那未过门的妻子是姓何是吧?听闻你二人两情相悦,只是赶上大哥的事,婚事推迟了几年,要是这位出身书香门第的何氏听了此事......”
“好!”
徐钦一脸苦笑,一口答应了下来:“我做,我做还不行吗!我也想知道一下,他们是如何在背后议论我的。”
徐妙锦立刻变了脸色,和颜悦色的伸出手去摸了摸侄子的头顶:“这就对了嘛,姑姑看着你长大的,还能坑你不成?”
徐钦无奈的摇头,摆脱了徐妙锦的手。
李放见气氛缓和了,于是顺势朝船里吆喝了一声:“好了!这边没事了,该上的都上来吧!”
随着李放的声音传来,船舱里的人鱼贯而出,不一会儿就在船头布置好了一切。
乐声从身后传来,身前是做工精致的点心,旁边侍立着婢女,柔声讲解着各种景色。
徐妙锦姑侄俩倒是悠然自得,颇为自在,倒是李放有些坐立不安。
“你们这人可真会玩,我这辈子还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李放不自然的活动了下身子。
抬眼一看,伸手接住婢女倒好的酒,随口说了句谢谢。
李放这反应,倒把对方吓了一跳。
在画舫上久了,这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对她说谢谢的。
“这茶水不错。”徐妙锦品着茶水,随口说道,“你要学会适应,以后这样的场合,你经历的只会多,不会少。”
说着,徐妙锦拍拍手吩咐了一声,又有几名女子出来献舞。
李放只得又批判了一下万恶的封建社会。
批判了几个小时,直到天边有些擦黑,画舫也踏上了返程的水路,眼瞅着就要到今天出发的地方了。
站在船头,徐妙锦叮嘱侄子道:“你以后要记住,这种地方少来,哪怕是为了应酬......”
话还没说完,一声喝骂就在水面上炸开,与之同时响起的还有不少跳水的声音。
“拿人!拿人!”
“杀!”
一时间,水面上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