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290章 认亲仪式

进入正厅后,几人又攀谈了几句,李放则在一旁神情专注的看着时间。

按照古人的规矩,这种事自然是要挑选一个良辰吉日的。

这一点王允早就找人算好了时间,只需要再等一会儿,就到了吉时。

等待的时候,徐妙锦带着任红昌在盘点一会儿要用到的东西。

她一边清点,一边低声念叨:“酒水、茶、绸缎......”

徐妙锦一个个数下来,确认没有什么差错。

任红昌跟在一旁,呼吸有些急促,毕竟是认爹,这让自小就是孤儿的她不免有些紧张。

“你慢点。”徐妙锦在一旁轻声安慰她,语气温柔,“不就是认个父亲吗?不用太过在意,你还怕他对你不好吗?”

“非是如此。”任红昌轻轻摇头,目光有些出神地看向前方,喃喃道,“从今天起,我在这个世界上也算是有亲人了,不再是无根浮萍,随波逐流。”

她的声音虽轻,却透着一股深深的感慨。

这场仪式对任红昌的意义重大,不是旁人能够理解的。

李放此时插话道,语气温和而坚定:“这个世界是你的根,但你也别忘了,现代世界同样也是你如今割舍不掉的牵绊了。”

闻听此言,二人相视一笑,任红昌心中的紧张缓解了大半。

倒是让一旁跟着的徐妙锦心中一紧,感觉有些发堵。

李放眼神扫过,忽的想起了什么,他抬头佯装惊讶道:“啊!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再去那边看看吧。”

说着,他离开了两人,自顾自的先走一步。

那欲盖弥彰的样子,惹得徐妙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无声地啐了他一下。

“姐姐~~~”

任红昌侧目看向身旁,红唇轻启,柔声开口。

但还不等她说完下一句话,一群婢女忽的簇拥过来:“娘子,该更衣了。”

这是从王允家提前调过来的下人,马上要开始仪式了,下人们也就能靠近了。

来不及说什么,任红昌就被一群人围着带走了。

徐妙锦看出她是想说什么,却又被打断了,看着她有些慌神的样子,徐妙锦反而笑了出来。

“呵,我想的事还是有些过于远了。”

释然地笑了几声,徐妙锦抬脚追了上去:“任妹妹,我来帮你打扮打扮!”

很快,随着吉时的到来,众人各自归位。

王允身着一身华服坐于上首,其余来观礼的宾客分立两旁,神态放松。

李放也在其中。

这是任红昌和王允二人之间的事,自然与他无关。

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礼仪问题,他也就能歇会儿了。

在王诚的吆喝下,两名婢女搀扶着盛装打扮的任红昌缓缓行来。

“哇!!!”

李放忍不住发出一声低叹,直到此时,他才真正见到了“火力全开”的任红昌。

也终于意识到了,什么才叫“四大美人”。

虽然是身着素服,但以王允的身份,他能拿的出手的服装,自然是当世顶尖。

再加上婢女们的巧手,让此前从未精心打扮过的任红昌展露出了属于她的绝代风华。

绯色罗裙裹着袅娜身段,任红昌缓步上前。

乌檀木般的长发用一支金步摇挽起,随着她的步伐微不可查地在摇晃。

金步摇反射的光芒,映得人心慌。

赵祯的皇后郭氏看得发呆,世间怎会有这样的女子?

她轻咬朱唇,强自按下内心的妒忌:“还好,还好,此女非是我大宋之人,以那位李先生的性格,怕是官家也无力染指。”

李唐那几位更是看得呆住了。

李承乾此时已经将什么称心抛诸脑后,比起这般绝色,区区男宠算得了什么?

倒是李世民还有些定力,干咳一声,提醒自己儿子们注意点,不是自己的人,别乱看。

李承乾不自然地转过头去,眼神投向了李放,心中的嫉恨越发深厚。

“此人不过一庶民,以势轻我,竟还能有如此美人垂青,上天何其不公!”

至于徐妙锦,除了出于女性本能的酸涩,还有就是对任红昌的祝福了。

可她的心底还在犹豫:“任妹妹稍一打扮,世间还有什么男人能拒绝她?我......”

原本祝福的神情,也渐渐失了神,神游天外去了。

而李放这会儿已经掏出了手机,在短暂的沉迷过后,第一反应就是记录下此时的美景。

将来也好回忆过往。

任红昌自然看到了李放的举动,忍不住抿嘴一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安定了不少。

短短几步路,不过眨眼之间便走了过去,但不少人的心境却因此产生了许多变化。

不过仪式还是要如常进行的。

王允端坐于上,看着容光焕发

的任红昌,也是老怀快慰。

“有此子为女,纵使出身不高,亦无憾矣。”

而且,任红昌的容貌越是美丽,她对李放的影响也就越深,王允的谋划自然就更容易达成。

想着想着,人就已经来到了近前。

王允起身肃立,命人请出一排神位来。

扶着任红昌的婢女退去,他们父女二人直面众多牌位,神情严肃。

“不孝子允,惶惧昭告于王氏先祖,今有任氏之女,秉性柔嘉,行止端方。虽非王氏血脉,然其志洁,其心诚,慕我门风,愿托荫庇。”

拱手拜过之后,王允屈膝叩首,任红昌也赶紧跟上。

“伏惟先祖鉴察:乱世飘零,孤鸾失怙;寒门得续,枯木逢春。允承先祖遗德,敢效鲍叔分金之义,法程婴存孤之节,纳此义女于宗谱,续其香火于家庙。”

“先祖英灵在上,愿佑其克勤克俭,守闺门之贞静;知书明礼,继诗书之传家。倘有违孝悌,背人伦之举,允当以家法责之。”

祝祷完毕,王允带着任红昌朝上三拜叩首。

这时王诚托着一个盘子过来,上面放着事先准备好的纸笔。

任红昌亲手写下自己的姓名,交给王允。

在灵位之前,王允取香火将写有任红昌名字的纸点燃,看着它烧为灰烬。

然后二人再拜:“敬告先祖。”

先祖崇拜,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

哪怕到了现代,也无法免俗,更遑论这个时代了。

整个仪式过程庄严肃穆,令人不由自主地便端正了态度。

祭告先祖的仪式过后,王允和任红昌起身,着人将王氏先祖灵位请下去,王允再次端坐回了主位。

管家王诚此时上前一步,高声宣道:“请娘子行礼!”

刚刚站起来的任红昌再次朝着王允屈膝跪下,双手从怀中掏出一份贴子,朗声开口诵读。

“维大汉初平二年,女任氏红昌,敬告汉司徒王公。”

“天之生物,使之一本;人之有亲,莫重于父。红昌幼失怙恃,形单影只。幸蒙义父王公不弃,欲收膝下,视若己出。教诲之恩,重于泰山;养育之情,深于东海。红昌虽肝脑涂地,亦难报之万一。”

“今谨择吉日,虔备束脩,敬献酒醴,敢请义父王公,俯允红昌为女。自今以后,红昌当以父事之,晨昏定省,冬温夏清,竭尽孝道,以报深恩。”

“伏惟义父王公,福寿安康,长乐未央!女任氏谨再拜!”

诵读完毕,任红昌低下头去,双手奉上书帖。

王允满意地点头,伸手接过。

这时,一旁退下的婢女再次上场,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是一盏茶水。

任红昌抬手接过,面向王允:“女儿请父亲用茶。”

“嗯。”

王允面带笑容地接过茶水,低头象征性地喝了一口,然后将茶杯放下。

婢女退下,随后上来的是几个下人,抬着不少的东西。

任红昌起身:“此为女儿孝敬父亲之礼,微薄之物,还请父亲莫要嫌弃。”

“好,好!”王允开怀大笑,摆头示意,“王诚啊,着人收起来吧,这是我女儿的孝心,定要好生保管!”

“喏!”

王诚上前招呼了几下,命人将东西抬了下去。

接着就到了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

王允招手示意任红昌上前,他开口说道:“今你我父女之名已定,便宛若新生一般,老夫自当赐你一新的名讳。”

其实他早就想好了。

佯作沉吟片刻,王允缓缓道来:“你本姓任氏,不必再改,老夫再予你一个别名,唤作貂蝉可好?”

“貂蝉”二字一出,在场知道内情之人都怔住了。

李放他只知道王允准备给任红昌一个新名字,具体是什么名字,他还真没问。

反正不改本姓,又不上户口本,他这个义父愿意改就改呗,李放也不在乎。

李放都不在乎,任红昌也不在乎,又不用这个名字行事,多一个就多一个呗。

所以他们谁都没问。

以王允的文学造诣,他起的新名字自然寓意美好,引经据典,也容不得他俩挑刺。

可谁知,王允却别出心裁,偏偏出了个怪招,不从经典里起名字了。

反而选择了“貂蝉”这个新名字。

跪坐在上首的王允看着下面众人一愣,自己嘴角不由得也泛起一丝微笑。

这自然是他故意为之。

之前他就在想,这任红昌一趟趟的来,可却只像是在例行公事,对如今这个大汉,她好似没什么留恋。

就算偶有情感流露,心疼的也是天下的平民百姓,而非是大汉江山、少年天子。

这就让王允很是烦恼,若是任红昌对大汉都无甚留念,那要怎样通过她来影响李放的态度与选择呢?

思来想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