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三国杀游戏
“杀!”
“闪!”
“我过了。”
侧耳听着不远处的动静,不少下人纷纷侧目偷瞧,眼中满是好奇与疑惑。
路宁也忍不住心底的好奇,他悄摸来到王诚身边,低声问道:“王管事,这几位是在做什么啊?这喊打喊杀的,小人有些瘆得慌。”
王诚正在指挥众人洒扫现场,闻言眉头一竖,表情顿时拉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这是谁这么没规矩?什么事都胡乱打听?
回头看到是路宁,他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不少。
这几日两家往来,路宁也多少和王诚混了个脸熟,王诚知道他的来历。
作为李放目前手下为数不多的下人,王诚虽然心里看不上他,但面上还是要给点好脸的。
他语气严肃地说道:“你日后是要伺候李公子和我家娘子的,怎么如此不懂规矩?家主的事,咱们这些做下人,最好少打听。”
“我听说你以前是在酒肆里面当小二,迎来送往的,这点忌讳都不懂?”
“是,是。”路宁点头哈腰,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小人莽撞了,您多包涵。”
“我包涵?”王诚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轻蔑,“李公子是做大事的人,你行事若不谨慎,将来迟早要倒大霉!”
路宁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注意这边,于是将手抬了起来。
“王管事教训的是,晚辈初入贵人之家,还需要向前辈多多请教才是。”说着,路宁将自己笼在袖子里的东西递了过去。
是李放给他开的工钱。
这五铢钱比李放想象中的还要保值,他给路宁开的月钱,富裕得足够让他行贿了。
眼看着和王允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路宁也有了上进心,好容易有了条上升通道,他可不能放过。
瞄准的学习目标,自然就是王允的大管家了。
一向识得察言观色的路宁会不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他不过是找个理由与王诚勾连上罢了。
之前王诚一直没给他这个机会,给钱都没门,更别提别的了。
掂量着手里的分量,王诚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好小子,确实够机灵。”
看在五铢钱的份上,王诚倒也不吝于教他几句。
二人一个教一个学,走出了院子。
而此时的院子里,八个人是越玩越上头。
那些个古人平日里就玩些叶子牌之类的,有的甚至连叶子牌都没玩过,只接触过围棋。
与现代桌游相比,围棋自然显得更加无趣。
“过河拆桥!”
徐妙锦娇呵一声,不怀好意地看着李放。
李放一脸的无奈,老实地把手牌伸了出去:“你有必要吗?你一反贼,不去针对主公,来管我这个忠臣干嘛?”
“哼!我这叫限制你的发挥。”徐妙锦毫不客气地拆掉了李放一张手牌。
看清楚是什么后,徐妙锦大喜过望:“哈哈,一张桃!谁说拆你没用的?”
“真小气。”李放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就是上把杀了你一次吗?至于记挂到这一把吗?”
徐妙锦朝着李放白了一眼,没有搭理他。
“我看看哈......”
从手牌中摸出一张杀来,徐妙锦的目光在牌面上巡视,一会儿看看李放,一会儿又看看主公任红昌。
犹豫了下,考虑到自己还有队友,她终究不是只顾自己的性子,徐妙锦还是把这张杀送给了任红昌。
“任妹妹,对不住了,杀!”
任红昌刚好没有闪,扣掉了一个勾玉。
“哼哼。”徐妙锦颇为得意,“看来,这把是我们反贼要赢了啊。”
主公没有闪,再摸上两张牌恐怕也做不了什么。
低头看看自己的武将,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丞相,有自己在,什么锦囊牌都别想用出去,她实在想不到对面还有什么翻盘点。
自信满满地喊了声过,之后就轮到了任红昌的回合。
“我发动技能制衡。”任红昌说完,又看向李放,“郎君,我是可以把装备也丢了的对吧?”
得到李放肯定的回答后,任红昌一口气丢下去了六张牌。
徐妙锦心中有种不妙的感觉。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从牌堆中摸出六张牌的任红昌下一刻就让她吃了一惊。
“诸葛连弩,杀!杀!杀!”
一连数张杀,将任红昌后置位的两名反贼尽数杀死。
曹髦郁闷地结束了游戏,翻出了绿色的身份牌。
“任娘子今日运势太好了,不仅有阿兄这个忠臣可以回血,还能摸到诸葛连弩。”
在他之后,李治也无奈地亮出了身份,同样也是反贼。
徐妙锦心生不妙,但还是自信地安慰二人:“你们放心,我有技能,她杀不死我的。她又没办法回血,到我的回合,咱们还能赢!”
“可是阿兄还没动呢。”曹髦示意她看下李放的武将。
谁知,这却吸引了任红昌的注意力,看到李放的武将,她不禁有些羞涩。
不仅是武将的原画,更是那个技能名字。
“结姻......”
她不禁有些想入非非了。
“欸!欸!”李放伸出手在她眼前晃了晃,“你这一把牌呢,别走神了。”
任红昌赶忙回过神来,左右看了看,李放前面还剩一个李承乾,可他的武将却不是那么好杀的。
最后,她只能选择啃徐妙锦那块硬骨头了。
任红昌略带一丝歉意地看向自己左边:“徐姐姐,我要报复你了。”
徐妙锦伸手放在牌堆顶:“我怕你不成,诸葛丞相的八卦阵可不是好惹的!”
果然,八阵还是很给力的,耗尽了剩余的所有杀,任红昌也只是打掉了徐妙锦的一张手牌和一滴血。
手里也没桃,她只能弃牌结束。
“哼哼。”徐妙锦再度得意了起来。
看了下旁边血量不满的赵祯夫妻二人,这肯定是没桃子的。
“哪怕李放能给你回上一滴血,你也只有三滴血,我赢定了!”
到李承乾的回合,他一个不动白,只能杀一刀过了。
没有杀中,只是消耗了任红昌的一张手牌。
徐妙锦继续鼓舞士气:“没事,我还有火攻的!”
终于又到了李放的回合,他摸完牌后,毫不犹豫地对着任红昌说道:“顺手牵羊!”
“啊?”徐妙锦一脸的惊讶,“你不是,不是说自己是忠臣吗?”
“他说他是,他就是啊?”赵祯在一旁开口,“除了忠臣,还有一个身份你忘了?”
“你们夫妻二人都是忠臣啊?”
确认了赵祯夫妻二人的身份后,徐妙锦捏着手里的牌陷入了纠结,自己要不要给主公打无懈可击呢?
迎着李放的目光,想到刚才任红昌一轮大过牌,连杀两人的场面。
又看了看自己的手牌,好像确实打不死主公。
面对李放的询问,徐妙锦纠结半晌,还是摆了摆手:“你顺吧,我不管了。”
那个诸葛连弩太可怕了,任红昌最终还是决定不管了,李放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诸葛连弩。
举起那张牌,李放不怀好意地看着徐妙锦笑了两下:“这把我能赢,可多亏了你啊。”
“你得意什么?你一个内奸,都暴露了还能怎么赢?”徐妙锦不以为意。
李放也不回怼,而是开始了自己的操作。
“我换装备,摸两张牌。”
“然后接着换装备,接着摸牌。”
“你!”徐妙锦大惊失色,“你运气怎么这么好?一连摸两个装备?”
李放竖起一根手指摇了摇:“摸的?你太天真了,我还要谢谢你,刚才拆的是我的桃子,没拆掉我那两张装备牌。”
赵祯此时听明白了,无奈地笑了出来:“看来,方才你一直在手里留着两张装备,隐忍到了现在啊。”
“这玩牌也是要有心眼的,在手上的资本不够扫清桌面的时候,自然要隐忍下去。司马家是如何取得曹魏天下的?不就是靠隐忍吗?熬死了曹魏三代君主,这才有了搏命的机会。”
司马懿的成功除了他本人的战功彪炳外,靠的就是寿命长。
但凡曹丕、曹叡两个人中有一个寿命长一点的,熬死司马懿,以晋代魏就不会发生。
或许魏国国内累及的矛盾还会爆发,但那也不是司马家的机会了。
说话的同时,李放还在意味深长地看着曹髦。
这些天进展顺利,不仅让曹髦变得开朗了起来,更让他变得有些志得意满。
李放此举顺便可以提醒一下他,以他现在的资本,还没有那个翻盘的资格。
一番话,说得几个古人都不禁沉思了起来。
曹髦开始反思,李承乾也在思考,自己的举措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而随着他们沉思,李放手里的牌也越来越多。
终于过完牌后,李放装备了最后一张牌,诸葛连弩。
接下来就很简单了,一张万箭齐发,然后再补上几张杀收掉了李承乾这个反贼,最后再一路从赵祯那边杀过去。
手里的牌刚好够将徐妙锦给杀掉。
拿着三张新摸上来的牌,李放轻松地收掉了主公任红昌,内奸获胜。
“再来!再来!”徐妙锦丢下手中的身份牌,“我不服,我是初次游玩,不太了解,刚才我要是出一张无懈可击,你就赢不了了!”
她张罗着洗牌,要在李放这里一雪前耻。
让李放捡了漏,其他人也心有不服,很顺利的下一局就开始了。
-----------------
时间往回倒流片刻,大唐贞观年间。
父子、君臣、舅甥,关系复杂的三人,怀着更为复杂的心情返回了唐朝。
李泰欣喜于自己能染指东宫权力,但又担忧李承乾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喜忧参半的心情,让他的表情很是复杂。
长孙无忌则在不停地回忆吕夷简的那番话。
为臣子者不可越雷池一步......
偷偷看了眼李世民,对这个妹夫,长孙无忌可不敢有半点别的想法,可转头又看到了李泰,长孙无忌便隐隐有了猜测。
不论是偏激的李承乾,亦或者是强势的李泰,这二人不管是哪一个继位,对他这个前朝功臣,亲舅舅,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好脸色吧?
先不说皇帝能不能忍受有个长辈指手画脚,只说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太子身边自有东宫僚属,位子已经分配好了。
李承乾上位后,这些人可以说是能够立刻无损接管朝堂。
唐初的太子权力,可不是后面那些朝代能比的。
东宫是真的算是一整套行政班子。
最关键的是,这里面没他长孙无忌的位子。
而魏王李泰呢?
能有如今的声势,李泰身边自然也有一群人为他摇旗呐喊。
门下省侍中刘洎、魏王府司马韦挺、杜如晦之弟曾任魏王府长史的杜楚客,这一个个名字,可都是旗帜鲜明地站队李泰的。
其中,刘洎还曾直接建议李世民立李泰为太子,最后是被李世民给拒绝了。
李泰身边的这些既得利益者,肯定也不乐见,魏王上位后长孙无忌还能把持权柄的。
这二人心神不定,李世民也未见得能好到哪里去。
李承乾和李泰就差直接撕破脸了,虽然有李放给他的保障,但也说不好究竟会如何发展。
毕竟现在有了现代这么一个变数。
一时间,刚刚返回唐朝的三人,陷入了沉默。
半晌,还是李泰先一步回过神来,不管日后如何发展,还是先把实打实的利益拿到手再说。
“阿耶。”李泰向李世民行礼,眼中闪过一丝急切,“国事不可耽搁,儿以为......”
他提醒了李世民,挥手制止了儿子继续说下去,李世民吩咐了一声:“你先去殿外候着,我与你舅舅说几句话。”
愣了一下,李泰不敢多说什么,行礼之后,走了出去。
儿子离开后,李世民仿佛卸下了伪装,在有几十年交情的长孙无忌面前,他也不用再紧绷着了。
苦笑一声,李世民缓缓开口:“辅机,家中小儿纷争不断,你这个做舅舅的如何想?”
“大家!”
他刚要起身回话,就被李世民打断。
“你我相交多年,有话直说就好,不必多礼。”
顿了下,长孙无忌继续回道:“太子事亲至孝,为储多年并无太大疏漏,大家安心便是,不必忧思过甚。”
“唉!”李世民叹息一声,眼中满是忧虑,没有说话。
看了看李世民的神情,长孙无忌心中一转,暗自下定了决心。
“大家若真想了却皇子纷争,臣倒是有一谏言,请陛下放魏王离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