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轰动全国,惊人的百亿市值!!
华宜上市,内部价三块钱一股,也就是说,从开盘开始,就让王家兄弟赚麻了。
更何况,最高股价91.80元,当天收盘股价70.81元,让相关人员,身价直接翻了二十多倍。
华宜总部。
公司上下喜气洋洋,每个人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王忠军哈哈大笑,这些日子郁闷心情,一扫而空。
“好好好!太好了!”
“从今往后,公司市值超百亿,我们赚翻了。”
“大家都是亿万富翁!!”
没错,华宜上市成功后,巅峰期市值差点突破两百亿,哪怕是现在,也稳稳超过百亿。
冯晓刚、黄晓明、陈囯富等人,都成为了亿万富翁。
比如黄晓明,买了两百万股,且从公司其它演员手里,认购了几十万。
以每股七十来算,黄晓明身价暴涨到1.5亿以上!
冯晓刚和陈囯富两人,赚的更多。
试问,如何不叫认疯狂?
“金融这玩意是真赚钱啊!”冯晓刚喃喃自语,脸上残留呆滞和震撼。
想他为华宜拍了这么多年戏,积累身价,也没有超过两亿。
现在一天赚到了!
让冯晓刚狂喜同时,心中仍然感到不可思议,哪怕事情真实发生在眼前。
别奇怪,不是谁都像李轩那样,拍一部火一部,直接去好莱坞捞钱。
内地导演,绝大多数身家,没有冯晓刚厚实。
身家破亿,已经很牛逼了。
“是啊。”黄晓明欣喜若狂,狠狠掐了下大腿,确认不是做梦,才兴奋说道:“我也是亿万富翁了!”
想到这里,黄晓明豪气冲天,刚升起来的豪情,马上消失下去。
他突然想到,哪怕成为亿万富翁,跟李轩依旧有巨大差距。
李轩如今身家多少,黄晓明并不知道,但他清楚,肯定比自己多。
更何况,股价带来的财富,属于纸面财富。
没错,就是纸面财富。
暂时,无法套现。
王家兄弟,为了防止股价崩溃,跟所有人签了协议,三个月之内,不允许套现。
过了三个月,可以少量套现,不能引起股民恐慌。
毕竟股民不是傻子,人家看见大规模抛售股份,会怀疑你在跑路。
一旦出现恐慌,股价会一泻千里,暴跌!
这种事情,在金融市场发生多次了。
“哥,我们上市成功,公司有钱了。”王忠磊充满斗志道:“以后跟汉风打擂台,用钱耗也能把李轩耗死!”
“我就不相信,李轩这么有钱,能拿出百亿资金。”
虽然《惊天魔盗团》对外宣传1.5亿美金,号称投资十个亿。
真实情况,却被王家兄弟打听出来了。
9000万美元,六个亿投资,确实牛逼。
可他们有百亿!
别说六亿,哪怕十亿,王家兄弟,也能眼睛都不眨。
冯晓刚黄晓明这些人,借助上市,水涨船高,王家兄弟作为华宜实际掌控者,获得好处最大。
粗略估计,两兄弟手里股份加起来的财富,不会低于六十亿。
庞大财富,让王忠磊对未来充满信心,根本不怕跟李轩打擂台。
战斗到底!
“别急。”王忠军本该满口答应,却笑吟吟阻止了王忠磊后面的话。
后者愣了下,敏锐感觉不对劲,虽然不知道大哥有什么计划,但他会无条件支持。
此时,王忠军已经被泼天财富冲昏了头脑。
在他看来,既然金融这么赚钱,何必苦哈哈拍电影啊?
拍电影才赚几个钱?
相反,金融若是搞好了,能让华宜赚的更多!
除此之外,王忠军还有个想法,投资房地产!
没错,旺达成功给国内各大公司演示了,房地产多么赚钱。
股价,那是蹭蹭蹭往上涨。
相比金融和房地产,拍电影赚的那点钱,简直是小儿科。
说实话,王忠军有些飘了!
殊不知,电影才是王家兄弟立身之本。
华宜能发展这么顺利,吃到第一波红利,跟电影分不开关系。
如果华宜真的搞去电影化,谁最生气?
韩三坪!
没错,座山雕是华宜去电影化,第一只拦路虎。
韩三坪做事霸道,却极为热爱电影。
如果知道王家兄弟不务正业,搞“歪门邪道”,绝对会出手,给华宜教训。
前世,华宜搞房地产,搞影视城,投资电影,小家子气。
最终,彻底让韩三坪失望。
哪怕退休了,也用全部能量,把华宜脊梁骨打断!
千万别怀疑华影掌门人能量,哪怕加个前字!
李轩不知道王家兄弟想法,如果知道了,肯定会笑疯。
王家兄弟自寻死路,给汉风省了许多麻烦。
…………
华宜上市成功,王家兄弟成为百亿富翁,让圈内震动同时,也让一些人羡慕到眼睛快红了。
光线。
王长田眼睛,死死盯着华宜股价,十分眼红。
他心里懊悔无比,光线为什么不在华宜前面上市?
如果上市成功,百亿财富和风光无限,现在不就属于他王长田的了?
王家兄弟抢了我的风头!
慢慢的,王长田脑海中,不由自主冒出这个念头。
说实话,这种想法,十分没有道理。
人家王家兄弟敢冒险,第一个上市,承担了风险,吃到红利,理所当然。
王长田知道,心里想法阴暗,见不得人,但跟魔怔一样,就是想那样想!
坐在对面的于栋,尽管眼看王家兄弟风光和赚钱,各种羡慕嫉妒,但能保持理智。
至上明面上,于栋情绪平静。
“想不到,真让王家兄弟成功啊。”于栋忍不住感叹道:“令人好生羡慕啊!”
“是啊!”王长田冷哼一声,说道:“能有百亿市值,不过是王家兄弟好运。”
“等光线上市,不可能让华宜如此风光!”
“这倒也是。”于栋缓缓点头,光线这些年发展不弱。
尤其跟着李轩,投资了《盗梦空间》、《功夫熊猫》等项目,让光线大赚一笔。
而且知名度上升许多。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虽然不知道电影咋样,但想来票房不会差。
如果电影大卖,光线凭借出品方和投资方之一,对公司上市,肯定有巨大好处。
想到这里,于栋越发后悔,甚至想扇自己一巴掌。
当初怎么失心疯了,不相信李轩看好的项目呢?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动画片,据说面对国内市场。
可人家李轩敢砸钱进去,博纳为什么不敢?
两亿投资又如何?
归根结底,汉风承担最大风险。
失败了,跟汉风拉近了关系,以后想投资什么,会方便许多。
成功了,大赚特赚!
不仅在电影上赚的盆满钵满,而且跟汉风高层,交情更好。
博纳潜在好处,更是一个不少。
于栋正在胡思乱想时,王长田突然问道:“老于,博纳还是放在纳斯达克上市吗?”
“据我所知,国内公司,在海外上市成功的,毕竟是少数。”
王长田说这话,不单单出于好心,跟于栋交情,是部分原因。
根本原因是,华宜上市成功,声势大涨,把光线、博纳、小马奔腾等公司,远远甩在后面。
哪怕有张义谋坐镇的新画面,也被华宜彻底压了下去。
风头一度盖过了汉风,让华宜民营老大位置,稳如泰山。
如此一来,华宜给光线博纳等公司,带来压力太大了。
不用想,王家兄弟后面肯定会,大搞影视项目。
巨大压力,让王长田下意识想要拉拢力量,对抗华宜。
别看王长田刚才信心满满,好似光线上市,一定能获得成功。
实际上,他对能否成功上市,依然有忧虑。
博纳放在国内上市,或许会增加一个竞争对手,但华宜带来的压力,会小许多。
再说了,博纳光线两家本来存在竞争,前者带来的负面影响,王长田忽略不计。
当务之急,先应对华宜!
谁让王家兄弟风头太盛呢?
“不了。”于栋犹豫片刻,摇头解释:“纳斯达克上市,要走流程。”
“如今走了一半,搭进去那么多人力物力,肯定不能半途而废。”
“在纳斯达克上市,是我的梦想,老王,你不用劝了。”
闻言,王长田叹了口气,不再开口。
于栋性子,他或多或少知道一些,这样说,显然纳斯达克上市决心,不可动摇。
…………
王长田博纳谈话,张卫平不知道,他只是看见王家兄弟赚翻了,心里不平衡。
想到这里,张卫平也想让新画面上市。
不过,新画面没有华宜那么多明星,哪怕上市了,声势也不会大。
说不定,无法上市成功。
毕竟,A股上市的条件,对普通公司来说,难度不小。
想到这里,张卫平准备把张义谋喊来,商量新画面开展,明星经纪业务。
既然华宜成功了,张卫平决定照抄王家兄弟方法。
他不相信,手里握着张义谋,跟着抄还能输?
华宜有个冯晓刚,跟张义谋差了大截,上市就获得巨大成功。
拥有张义谋的新画面,等到成功上市,会是何等场面?
张卫平脑海中,充满幻想,仿佛看见公司股价飙升,破百亿两百亿,乃至三百亿的场景了……
想到这里,张卫平心里越发火热,已经迫不及待准备开展经纪业务了。
殊不知,新画面想要上市成功,前提是,张义谋还在公司。
问题是,以两张目前僵硬关系,张义谋会一直留在新画面吗?
等到张义谋离开,新画面上市,注定是空中楼阁,无法成功。
可惜,被巨大利益冲昏脑子的张卫平,根本没想到这茬。
在他眼中,手里捏着张义谋把柄,能吃对方一辈子。
虽然最近争吵不少,但这么多年,吵吵闹闹过来了,现在也一样。
所以,张卫平对张义谋情绪,丝毫没放在心上。
……
汉风。
马大河眼热道:“好个王家兄弟,真让他们上市成功了。”
“百亿市值啊,这是多么大财富啊!”
“是啊。”周瑞华跟着感叹,抬头问道:“马总,我们公司发展不比华宜差,前景更好。”
“你说如果上市,股价会飙升到多少?”
“想必会轻轻松松破百吧,市值三百亿,也可以展望!!”
说到这里,周瑞华眼中不由自主露出憧憬。
对此,马大河没有呵斥,华宜上市成功,让汉风不少人躁动起来。
尤其像周瑞华这种高层,他在汉风地位,对标陈囯富。
陈囯富在上市过程中,财富增加了多少?
上亿啊!
面对这么多钱,谁能淡然处之?
别说周瑞华了,马大河也不例外!
“别急。”马大河认真透露:“给你说句实话,我们公司也会上市。”
“而且最多不超过五年,现在属于快速发展中,公司越好,我们以后获得越大。”
“太好了!”周瑞华以为汉风上市,跟华宜模式一样,让他欣喜若狂,已经在想象,汉风上市,自己赚多少钱场景了。
马大河微笑不语,他没说假话,汉风确实会上市,只不过跟华宜,有不小区别。
首先,总公司,不会上市。
汉风创立集团,旗下众多子公司,可以一一上市。
如此一来,即能获得大量流动资金,增加影响力。
把子公司股份,分给高层,收买人心,增加凝聚力。
同时,李轩个人持有总公司绝对股份,不用担心股权分散。
可谓最好办法。
嗯,具体如何操作,要等李轩回来,跟马大河和相关人员商议。
“对了,最近《陆贞传奇》和《伪装者》先后杀青了。”周瑞华想起此事,开口询问:“马总,这部剧放在什么时候播出?”
“而且《大明风华》拍的差不多了,最多三个月杀青。”
“将近半年,公司没有新剧播出,不是好事啊。”
《画皮》上映时,《伪装者》拍得差不多了,到如今,已经杀青一个多月了。
《大明风华》是历史剧,人物众多,涉及到繁琐服装和言行举止,所以进度缓慢。
即便如此,再有三个月,也年杀青。
速度很快了。
说实话,马大河没对电视剧,投入多大关注。
是让周瑞华负责,顶多让太汇报一下。
相比之下,汉风有太多事情,等着马大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