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相似的故事

罗州梁家做的事情,林望舒听着很有既视感。

或者说,各个大家族听起来都应该很有既视感才对。

有钱,有自己的人,有自己的兵力,于是就能够占据一方,成为要挟朝廷的一员。

林望舒想的不是占据一方,裂土分疆。

那种危险程度太高了。

她之前默写了一本册子,上面写的是各家的隐秘传闻。

在京城里面,当做八卦的素材,流传了很多人。

林望舒能够默写一本,就能够默写两本。

还能够默写三四本。

她将前世曾经有些名气的将军、大臣们,那些曾经在天下中,搅动起风云的人物,大概写了一个册子。

然后直接交给了姜明。

并且对他说道:“这些人,或许有可以用的人,你在外面的时候,可以多留意一二。”

林望舒隐约记得,其中有些人,在起兵之前生活的还挺困难的。

林望舒的那个册子,写的很详细,大概的籍贯位置,大概的生平年岁,都在上面写的很清楚。

姜明看到这个点名册子的时候,脸上敬畏的神色,一直记在林望舒心上。

这就是神书吧。

难道这不是神仙赐下来的神书吗?

不然的话,怎么上面会有这么惊人的人名。

尤其是姜明在拜访过其中几位之后,心中的敬畏就更加的明显了。

有些人是好人,是能够做实事的人。

在当地任职,做出了很多实事,只是碍于资历或者派系的原因,一直没有升上去。

还有一些人,生性恶劣,但是不能够否认,对方确实是能够做大事的人。

在很多事情处理上,根本不含糊,周边聚集了一大群的小弟。

林望舒写的这封信,就是要姜明推动其中一些人,可以朝着边关、罗州那边去。

边关会打仗,罗州附近风云变化,有些人,前世既然是在风云变化中起家的,那想必换个地方,对于某些人来讲,也不会造成什么问题吧。

林望舒的信心很坚定,姜明的做事也很靠谱。

事情就这么推行下去了。

在这种风云变化中,最容易起来的,不是那些在原籍当兵的人。

而是一些商人。

艺高人胆大,敢于在火中取栗。

见到风向,见到极大的变化,就敢于上前去赌一赌自己的运气。

前世那位跟在林望舒身后的商人,这一次在梁州没有机会起来。

罗州的风云变化,传到他耳朵里的时候。

对方也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姜明送来的信,仅仅是给他的决定上了一个筹码。

对方还是能够把握这次机会的。

更大的变化,林望舒手里没有那么多的银钱和粮食,是控制不了了。

摄政王处理现在这个摇摇欲坠的房屋,确实比他的弟弟们强太多了。

前世里面,上位的无论是哪一位皇子。

边关起火,没有时间去那边收拾封疆大吏是定局。

所有人只能在各位刺史、知府之间辗转,找到能够支持自己的人。

登基之后,可以做到的事情,就是与各地维持明面上的体面。

朝廷发兵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将各处平定,各处的封疆大吏,又不敢直接明面上的不服从。

不然的话,他手底下的人,第一时间就会将他拉下马去。

各地都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上。

林望舒思量着那些不断涌现的人名。

不晓得,这些人,能不能为现在的朝堂局势缓解一二呢?

林望舒想的事情很多,很杂乱。

定宁公主想的事情也很多,但内容就简单多了。

唯一的核心思想是要把林望舒解决掉。

她的眼线,遍布宫廷内外。

比不上锦衣卫的盯梢,但是,很多事情不是这样算的。

定宁公主曾经施恩过的人,不在少数。

到了现在,愿意为她做事的人,也不曾减少到捉襟见肘的地步。

这些人,或者是为了利益,或者是之前就与定宁公主站在一起,现在已经到了无法离开的程度。

这些事情,层层叠叠的加在一起。

林望舒每日在宫里面的动向,都会如实汇报到定宁公主那里去。

对方与锦衣卫的人掺和在一起,检查朝堂的信件。

向锦衣卫推荐人,工部的人,做事的人。

不是什么有油水的地方,都是些需要下苦力的地方。

相比于定宁公主曾经插手的地方,林望舒插手的地方,太小家子气,太不起眼,也太不让人放在心上。

看起来,只是一些养家糊口的地方。

林望舒插手的地方不多,没有动到太多人的利益。

看起来,只是在巡逻的队伍里面,加了几个人。

在修宫门的时候,推荐了几个合适的工匠。

在弓箭不够用的时候,推荐了能够改进弓箭的人。

都是些技术的人,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人只是一张契约的事情,就能全安排了。

一个郡主,插手这些不起眼的事情,未免有些太掉价了。

林望舒有自己的想法,在从前,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地方。

这些人,不止一次,救她于水火之中。

她认为施恩这些地方的人,在危难的时刻,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插手的地方太多了,”定宁公主很不满意,一个小丫头片子,竟然能去做分拣信件的工作。

这岂不是插手政事的苗头。

有了这个权势,以后的定宁公主,恐怕也不能奈何她了。

思来想去,定宁公主注意到了林望舒现在最大的靠山。

那就是摄政王,太后在后宫里面,现在很少露面了。

先帝的去世,让太后很是伤心,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远远不如从前了。

到现在为止,也是在深宫里面,伴着青灯古佛,给先帝祈福。

定宁公主并不担心太后的态度,她准备借着接下来的一场宴会,重新将林望舒推下去。

到了那个时候,她不信,太后和摄政王还能够继续护着林望舒。

进入夏季之后,天气一天天的热气来了。

暑气也逐渐旺盛了,宫里面的人,都在想办法避暑,如果是往年,这个时间,还能够去行宫里面休息。

今年在京城周围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各地来的官员也在这边。

行宫的位置,比京城要偏远很多,不方便各地州县的马车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