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天命蝶
这应该,应该把它叫做能量槽吧,周小炎想。
他把神念灌注到这个能量槽。
就在这个时候,周小炎忽然察觉到一股异样的力量悄然袭来。他只觉体内的魔元,似是受到了某种神秘而强大力量的吸引,开始不受控制地翻涌起来。
起初,只是有几缕魔元如丝线般从他的经脉中逸出,朝着魔星梭的方向流去,转瞬之间,这股吸力陡然增强,仿佛变成了一头张开血盆大口的巨兽,疯狂地吞噬着他的魔元。
刹那间,周小炎体内的魔元如决堤的洪水,滔滔不绝地被抽空。魔元沿着他的奇经八脉,以一种近乎狂暴的速度向着体外奔涌。
他吓了一大跳,身躯一震,就在这个时候,魔星梭突然停止了对他魔元的吸收。
他这才放松下来,掏出散发着幽邃光芒的魔晶,伴随着清脆的碎裂声响,魔晶在他手中化为齑粉,浓郁得近乎实质化的魔气瞬间四溢开来。魔星梭像是被注入了生命一般,刹那间魔气汹涌澎湃,整个空间灌满了浓郁至极的魔气。
他立刻盘腿而坐,双眼紧闭,大口大口地吞吸着那浓郁的魔气,胸膛剧烈地起伏。与此同时,他周身的穴道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自动张开,贪婪地吸收着周围的魔气。
当他吸收完足够的魔气,体内魔元充盈,这才再次关注那星图中的能量槽。
他发现,现在的能量槽已经不再闪烁,它的底部,大约有半成变得明亮。
他把自己发觉的情况说给小铁和罗星儿听,然后让罗星儿回灵台方寸土,换青瓷和月霓裳出来,她们修为境界高,魔元也多。
接下去,他们四个人每人控制一遍魔星梭,把自己体内的魔元和妖元输入。
能量槽终于满了,魔星梭再次满血起飞,向着远方的目标继续前行。
大概是以前能量没有满的,其实这样充满了能量,魔星梭是能飞很长时间的,并且现在他们随时补充能量,就不会出现能量枯竭的窘境了。
虽然说有了魔星梭,但前往恒罗界也是飞了一年,因为可以随时换人操控,再也不需要谁绑定在旅程上,像上次被天帝追赶,小铁连着飞了一百年,神经始终紧绷,让他后来一觉睡了三年才恢复过来,期间噩梦连连。
青舫伤势稳定下来,这才在灵台方寸土自由行动。
猛然发现这里竟然是一个仙界中的仙界,各种珍稀的灵药遍地都是,灵茶,灵果,还有悟道树。
周小炎还人为改变山上水流,做成一股瀑布,更是在众人打造下,让这里得风景也变得变得如诗如画。
“这就是传说中的灵台方寸土?”她双手捧着一杯蜜糖水向月霓裳确认。
月霓裳回答:“我们长期在这里面修炼,这里的时间流速是外面的三倍,但寿元却不会流逝得那么快,甚至比外面还慢一点。”
原先青瓷说带她走,她还有些犹豫,真心没想到竟然来到了一个如此神奇的地方。
现在,周小炎还说,要给她寻找炼制复道丹的主药,她心中满是困惑,萍水相逢,搞不懂周小炎他们为何对自己那么好。
恒罗界到了,刚一落到地面,体会到这里的规则比仙魔界还差一点,灵气也非常稀薄,注定这里不会出现修为高深的强者。
蝴蝶哪里都有,天命蝶,估计这里也不会有太多。
他们决定分开来打听,周小炎和青瓷月霓裳一组,小铁和金雕一组,罗星儿和曦月一组,而青舫带着沈歆澜驾着她的画舫,在天空巡游,准备随时接应。
恒罗界,他们的仙魔两界通过穿越点相通,因为两端都没有人族的修炼体系,所以不分仙魔两族,只有一些妖兽凭着天生的本命传承而成妖,境界都不太高。
罗星儿和曦月原来只是魔体在恒罗魔界寻觅,见到这里的妖族没有威胁,胆子大了,仙体便也踏足恒罗仙界。
他们找了很多年,却一无所获。既然无天界的天道说恒罗界有天命蝶存在,那肯定不会错的,可能只是缘分未到吧。
到处找来找去,哪都去遍了,总这样也不是办法,他们决定先住下,融入当地环境。
在广袤无垠的恒罗仙界,有一凡人国度,叫做虞夏国。虞夏国虽然没有修仙传承,却地大物博,山川壮丽,人杰地灵,百姓安居乐业。
罗星儿很喜欢这里的环境,便与曦月找了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住下了。
虞夏国朝廷任命官员选拔人才,采用的是科举制度。
罗星儿搭建的木屋附近,就住着一个读书人。
读书人叫做李裕,本来不是此间人士,他爹李力显原来在家乡县里任职,跟同僚杨雪麟有过命之交。两人曾经相约,将李裕和杨雪麟的女儿杨苏卿定做娃娃亲。
后来杨雪麟考中举人,在外为官,随着仕途升迁,现在此地的钦州府任知府。
而李家的运气可没那么好,父亲李力显早年病故,家道中落。李裕读书没有进项,靠着几亩薄田赚点租金,可谓是入不敷出。
眼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李裕便到杨雪麟的钦州府来认亲。
杨雪麟没有避而不见,而是对他说:“人说成家立业,这话应该倒过来说,有业才有家,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之人,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拿什么来养家?你要与我卿儿成婚,难道让卿儿跟着你饿肚子吗?所以谈婚论嫁,得等你考中进士才有资格,要不然,你去做生意,不说家财万贯,差不多能养家糊口了也行。”
生意是不可能做的,他根本不是那块料,李裕没法子,只能去死读书。
他们老家显州府离这里挺远,杨雪麟便不让他回去了,在这里给他找了一个僻静之所,让他不受干扰的读书。
罗星儿自幼跟师父学道,其实对读书挺有兴趣的,与李裕相邻,便经常去李裕处讨教。李裕为人还可以,一来二去,两人便熟识了。
某日李裕在窗口读书,忽然见到远处一丽影翩翩而来,细看才知,原来是未婚妻杨苏卿来了。
他们自幼便认识,有许多年未见,现在见到,倍感亲切。
问何事至此。
杨苏卿说:“那日在闺中得知李郎认亲,我父嫌贫爱富,将你冷落于此,苏卿我心中实在难安。我虽为女儿身,被困于闺阁,行动诸多不便,却也日夜为你忧心。今日我借书社之名,特来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