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储位之争
太和殿内,气氛紧绷得似能擦出火花,每一丝空气里都弥漫着剑拔弩张的味道。
巨大的盘龙柱无言矗立,可那精美的雕纹也压不住这场激烈的纷争。
“立十二阿哥!”
礼部侍郎刘大人率先发难,他身形向前猛地跨出一步,声如洪钟,震得殿内嗡嗡回响,“十二阿哥乃皇后嫡出,身份尊贵无比!
自小饱读诗书,经史子集倒背如流,这等学识,岂是其他阿哥能比?
正是储君之资!立嫡立长,天经地义,顺应祖制,方能保我大清江山稳固!”
他满脸涨得通红,脖子上青筋根根暴起,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双手在空中挥舞着,好似要把他的观点硬生生塞进每个人的脑袋里。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赵大人便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哼,嫡长子又如何?
论学识,五阿哥那才是真正的翘楚!诗词歌赋信手拈来,骑射功夫更是精湛绝伦。
多次随皇上狩猎,屡立奇功!”
他激动得在原地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比划着,“上次木兰围场,五阿哥一箭双雕,震惊全场,连皇上都赞不绝口!
他心怀天下,对百姓疾苦感同身受,时常微服出访,了解民间实情。
如此德才兼备,才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高,几乎是在咆哮。
这时,一直沉默的吏部尚书孙大人缓缓开口,“二位莫要急躁,依我看,八阿哥才是最合适的。
八阿哥宅心仁厚,礼贤下士,朝堂上下,谁不称赞?”
他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扫视着众人,不紧不慢地说道,“如今朝堂纷争不断,正需要八阿哥这样的人,来调和各方,凝聚人心,开创太平盛世!”
他言辞恳切,眼神中透露出坚定。
三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争吵也愈发激烈。
“你这是强词夺理!”
刘大人怒目圆睁,手指着赵大人,“五阿哥不过是有些骑射功夫,治国理政岂是只靠武力?
十二阿哥的学识和稳重,才是关键!”
“学识?那都是纸上谈兵!”
赵大人不甘示弱,向前一步,几乎要贴到刘大人脸上,“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心系百姓,读再多书又有何用?
五阿哥才是真正能带领大清走向繁荣的人!”
孙大人皱着眉头,提高音量,“二位莫要吵了,八阿哥的贤德和能力,足以服众,他才是众望所归!”
三人争得脸红脖子粗,唾沫横飞,其他人也纷纷加入争论。
一时间,大殿内吵成一片,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乱成一锅粥。
就在局面愈发失控之时,工部尚书李大人猛地站出来,高声喊道:“诸位暂且住口!依下官之见,六阿哥才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
这一嗓子,如同在热油锅里泼了一瓢冷水,瞬间让众人的争吵停了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向李大人。
李大人清了清嗓子,神色郑重,“六阿哥天赋异禀,聪慧过人。
皇上曾多次夸赞六阿哥对政务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洞察力,处理起事情来条理清晰。
而且,六阿哥性格坚毅,心怀大志,有锐意进取之决心,实乃我大清之希望!”
他一边说着,一边激动地比划着,眼神中满是对六阿哥的赞赏与期许。
这一番话,又像是点燃了另一串鞭炮,大臣们再次炸开了锅。
有人对李大人的话嗤之以鼻,有人则开始低声议论,大殿内再度陷入一片混乱。
没有人提议立十一阿哥,因为他为人吝啬的很,又偏爱书法,无心理会政务!
就在此时,户部侍郎王大人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猛地转身,将探寻的目光投向了张廷玉。
他深吸一口气,提高音量,高声问道:“张大人,您一生辅佐三朝,德高望重。
朝中上下,无人不敬重您的见识与智慧。
如今这储君之位悬而未决,在您看来,哪位皇子,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呢?”
这一问,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整个大殿安静了下来。
原本喧闹的争吵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张廷玉身上,让他无处遁形。
张廷玉心中一紧,暗自叫苦不迭。
他太清楚这个问题的敏感性了,就像一个布满荆棘的陷阱。
无论怎么回答,都可能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的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掌心也渐渐沁出了冷汗。
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
在这短暂的瞬间,他的脑海中如同走马灯一般,迅速盘算着应对之策。
每一种可能的回答都被他在心中权衡利弊,可无论选哪一个,都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后果。
突然,张廷玉像是下定了决心,猛地向前迈出一大步,双手高高举过头顶,仰头朝天,声泪俱下地喊道:“皇上啊,您怎么能如此狠心。
就这样丢下这大清的万里江山,丢下我们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啊!
臣对您的思念,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他的声音颤抖着,带着无尽的悲痛,泪水顺着脸颊滚滚而下。
话还没说完,他的双腿一软,整个人直直地向后倒去,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倒。
他的身体重重地摔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扬起一片灰尘。
福伦站在一旁,将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心中暗自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啊。
张廷玉这一招装晕,用得真是恰到好处,既巧妙地避开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又不会得罪任何一方势力。
福伦微微低下头,嘴角泛起一丝苦笑,静静地看着眼前这场闹剧继续上演。
他在心里默默想着,如果一会儿有人也来问他这个问题。
他也只能效仿张廷玉,先躲过这风头再说。
毕竟,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明哲保身才是最重要的。
倒是没人来问福伦,因为其他大臣们已然吵得不可开交。
脸红脖子粗,互不相让,朝堂上一片嘈杂混乱,活脱脱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大战。
福伦暗自松了口气,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