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国王之死(5)

第97章 国王之死(5)

“强敌在前,无所畏惧!虔诚忠诚,感恩天主!谦卑正直,永无谎言!护卫弱者,捍卫义理!

这是你们的誓词,牢牢记住!”

阿马里克一世声音低沉,而又威严无比地说道。

“我将仁慈地对待弱者,我将勇敢地面对强敌,我将无所不及地对抗罪人,我将为不能战斗者而战,我将帮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我将忠实地对待朋友,向妇孺伸出援手,我将会慷慨地对待任何一个骑士,我会毫无折扣地兑现我发下的每一句誓言。”

鲍德温在前,塞萨尔在后,他们以此发下誓言,得到国王满意地颔首:“很好。”他伸出手,一旁的骑士递上长剑。

当两个少年人肩并肩的在阿马里克一世面前跪下的时候,作为见证者被邀请至此的贵族们都不免有些神情怪异。

虽然说,这种做法是为了体恤阿马里克一世现在的身体状况——国王大概没有那力气和时间连续主持两场授剑仪式,但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他也只需要给自己的独生子举行一场隆重的授剑仪式就够了,何必还要加上这个小侍从呢

如果他一定要将这个小侍从也超格拔擢为骑士,这件事情完全可以交给鲍德温来做,毕竟依照常理来说,一个具有骑士资格的人,就可以将另外一个人封做骑士。

而且这样对鲍德温来说也更有利。毕竟若是一个骑士在某人手中接过了他的武器,对方就对他有着永远的恩情,他要为后者作战,也要向后者效忠,除非他不再是个骑士。

阿马里克一世这么做了,岂不是剥夺了他儿子将来可能有的权利吗

难道这个黑发的少年人竟然是阿马里克一世的私生子

有此想法的人心中不禁翻涌起了更多无法宣之于口的恶臭想法——如理查这般,虽然身份高贵,但结交朋友的时候,更看重个人的品行与人格,而不是出身和姓氏的人依然是少数。

更多的人在听说鲍德温身边的侍从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出身,甚至恰恰相反——他是一个以撒商人的奴隶,侥幸得到了阿马里克一世的搭救和鲍德温的喜爱,才能一路攀升到现在的位置时——他们就动了心思。

他们未必都有那种受教会谴责的邪恶嗜好,但这样一个漂亮的人,若是能够被他们带回到城堡和宫廷,即便作为一个装饰品奉献给领主和国王,也足以让他们得以受人艳羡甚至飞黄腾达。

所以当阿马里克一世命令鲍德温和塞萨尔在他面前跪下的时候,这些人心中就不免泛起了遗憾的波澜。

授剑仪式中的双方,可以说是达成了一桩重要且无法更改的契约——若是一个普通的骑士册封了塞萨尔,他们或许还有机会说服他离开危机四伏的亚拉萨路去往温暖的亚平宁,或者是富庶的法兰克。

但如果册封他的是阿马里克一世,他就再也无法离开亚拉萨路了。

阿马里克一世很清楚那些人在想些什么,毕竟自从他们见了塞萨尔,向他索要或者是想要换取这孩子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

他的唇边浮起了一丝笑意,塞萨尔是一件珍宝,而这件珍宝早就被他夺了来镶嵌在亚拉萨路的冠冕之上,而这顶冠冕必定要被他戴在自己儿子的头上。

他低头注视着这两个孩子,举起手来,分别给了他们一耳光。这个做法是在警告即将成为骑士的年轻人,切勿过分骄傲,忘乎所以,要一直保持足够的谦卑与顺服。

而后他才接过骑士递来的长剑分别在他们肩膀上拍了一下。先是鲍德温,然后是塞萨尔。、

在拍打塞萨尔的肩膀时,也不知道是国王忽然力竭,还是有意为之,长剑过于靠近塞萨尔的鬓发和耳朵,拍下后不但切掉了一绺头发,还刮出了一大片血痕,虽然没有皮开肉绽,但依然可以看得出鲜血正在迅速凝结成一连串的小珠子,并沿着塞萨尔的耳根和脖颈流下。

幸好为这两个孩子“着装”的是伊贝林的贝里昂,还有托隆的汉弗莱,因为雅法女伯爵的缘故,贝里昂与塞萨尔的关系一直很不错,他一见这个情况,立即向另一侧的汉弗莱使了个眼色,他们立即迅速上前,手法快捷地将闪闪发亮的链甲套在了两个孩子身上。

借着这个动作,贝里昂用袖子的内侧吸去了那些血珠,幸好伤势不是很严重。在他们为两个新晋的骑士挂上剑带,穿上马刺的时候,血就已经止住了。

但这确实是一个不祥之兆,鲍德温担心地看了一眼塞萨尔,塞萨尔摇摇头,表示他没什么问题。

接下来还有整个仪式当中最为要紧的一步,那就是新晋的骑士们应该立即提起他们的武器和盾牌,翻身上马击倒早已预备好的一个假人靶子,旁观的骑士们都会为他们欢呼叫好。

当然,前提是他们确实击倒了靶子,有些新晋的骑士会因为心慌意乱或者是练武不精,让这最后一步变成了个大笑话。

对于塞萨尔和鲍德温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难题,他们轻捷如鸟儿般地翻身上马,黑色的波拉克斯与白色的卡斯托,在明亮的晨光之下,他们一举就将裹着牛皮填充稻草的假人打出老远。

旁观的骑士们欢声雷动,国王注视着这两个犹如旭日初升的孩子,心中满是快慰。

等他们策马回转,他将手递给鲍德温,鲍德温马上依靠到自己的父亲身边,而后叫人惊讶的是,他居然向塞萨尔伸出了另一只手。

鲍德温的母亲雅法女伯爵也这么做过,但一位女伯爵和一位国王即便做出了同样的举动,意义依然是决然不同的,何况还是在这么敏感的时刻。

“为什么不走过来”阿马里克一世温和地问道,“我的伯利恒骑士”

听到阿马里克一世这么说,在场的人都不由得面露惊骇之色,连带着一阵哗然——就连鲍德温都不由得诧异地望向自己的父亲。而希拉克略则深深的皱起了眉头,阿马里克一世并没有跟他说过,他会给塞萨尔一处封地,还是伯利恒。

他原先设想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国王在新占领地给塞萨尔划出一小块领地。

虽然这个设想现在已经不可能了,梅斯塔特还在燃烧,如同一座火狱,而比勒拜斯也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他们只能返回亚拉萨路。

所以在希拉克略的想法中,只要塞萨尔能够被阿马里克一世册封为骑士就行,即便没有领地。

如果在法兰克或者是亚平宁,一个人若是被册封为了骑士,那么他就应当有一片领地,哪怕只是一座磨坊或者是一处田庄。但这样的律法或说是约定,在亚拉萨路以及周围的基督国家很难得到彻底地执行。

因为这里所有的土地几乎都是基督的骑士和撒拉逊人打仗得来的,今天可能还在基督徒手里,明天可能就成了撒拉逊人的,所以,若是一个骑士选择效忠他们的国王,或者是领主,未必能够领到封地。

所以十字军的将领们在撒拉逊人的启发下,采用了直接支付货币的方式来供养他们的骑士,也就是所谓的“金币封地”。

阿马里克一世所供养的骑士,一年的份地金额大约是在九百到一千个金币。

在这方面,希拉克略倒没有太大的野心,他觉得,哪怕只是拿到了每年五百金币的份额,只要塞萨尔还在鲍德温身边,他就不可能有什么捉襟见肘的机会,鲍德温怎么对待自己的兄弟,就会怎么对待塞萨尔。

他甚至会乐于与塞萨尔分享他的一切。

只是他没想到国王真的会授予塞萨尔一处封地,还是相当关键的伯利恒!

伯利恒只是亚拉萨路右下角的一个小城,它的面积可能就只有圣地的十分之一,人口只有几千人,但它的神圣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亚拉萨路。因为耶稣基督和大卫王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早在耶稣降生前,这数百年就有一位名叫迷迦的先知预言,救世主将要在伯利恒诞生。果然,耶稣基督在伯利恒的一处地下洞穴中的马槽中出生——伯利恒的野外一群牧羊人见到了天使降临,告知他们救世主已经诞生,他们沿着天使的指点去寻找,见到了初生的耶稣基督,大为欢欣,并且将这桩事情四处传扬。

另有三个东方博士,他们去觐见希律王,告诉他说,他们从星辰的启示中见到了救世主的诞生,要去朝拜他,希律王听了,十分不安,就叫他们去见救世主,并且回来复命——博士去了,朝拜了耶稣基督,但天使告诉他们不要回去,他们就没有回去。

希律王知道了,认为受到了欺骗,又畏惧救世主的传言,就叫人到伯利恒去,杀死所有两岁以下的婴孩。

但在此之前,耶稣基督的养父约翰,已经在天使的示警下,带着圣玛利亚与圣子去埃及了。

在伯利恒,有着一座耶稣诞生教堂,也就是在“拣选仪式”时,国王曾经提起过的圣诞教堂,这座教堂的神圣丝毫不逊色于圣墓大教堂,不仅如此,伯利恒还有拉结墓,诸圣婴孩殉难处,耶稣避难乳洞等圣地。

对于基督徒来说,伯利恒的重要性不用多言,历来的亚拉萨路国王也从未这里封给任何一个骑士或是贵族,

当即就有一些人要走出来进行劝告,但他们一见国王那双冰冷的蓝眼睛,顿时就失去了谏言的勇气。

贝里昂推了推塞萨尔,阿马里克一世原本就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现在更是无所顾忌——想要在一个垂危的病人面前长篇大论,期望他能改变主意,倒不如去设法劝说一块顽石洞开内心。

何况这也几乎等同于阿马里克一世在述说最后的遗言。

此时的基督徒们对于遗嘱有一种相当奇怪的看法,他们并不避讳,而且会提前确立并且不断修改——或许因为此时的人们太容易去见上帝了,战争、谋杀、疾病,甚至只是摔了个跟头,都有可能叫他们一命呜呼。

所以,在生病的时候,分娩之前,出门做生意或者是朝圣,打仗,狩猎……基督徒都会立下遗嘱,或是在原先的遗嘱上做修改。

教士们也相当鼓励这种行为,他们说,如果有人没有立下遗嘱就死了,导致了其他人为他的遗产而产生怨恨,或者是新的死亡,是一桩非常大的罪过,这个罪过甚至可以达导致他们被剥夺举行葬礼的资格,无法升入天堂。

因此只要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他们就不会等到奄奄一息的时候,才将家人们聚拢到病床前,留下自己最后的遗愿——这其中也有可能是考虑到了人在重病或是老迈的时候,会产生思维混乱,言语不清的状况。

人们一致认为,若是一个人想要立下遗嘱,最好的时候是还在他身体健康,头脑清醒的时候,有时候公证人甚至会苛刻地要求立下遗嘱的人必须没有旁人帮助的情况下,越过一条小溪或者沟渠,或者说他们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直挺挺的站在地面上。

如果一个人长期卧病在床,或是突遭意外,想要立下遗嘱,那么他就要将所有的亲眷,证人邀请到自己的房屋里,也不能躺在床上,而需要穿戴整齐,坐在椅子上,面对众人的询问,以保证他还是一个康健的好人,才能不影响到遗嘱的执行。

一个普通人尚且如此,一个国王更是需要谨慎行事,何况有教会人士曾设法诱骗戈弗雷在临终前交出亚拉萨路的行为在前—阿马里克一世必须保证自己的遗嘱不会被任何人扭曲或是篡改。

现在难道不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吗

最高贵,最显赫,最虔诚的骑士与领主都在这里,上百位见证者,他们不但见证了阿马里克一世册封了自己的独生子和他的同伴,也同样倾听着从阿马里克一世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单词。

“我受上帝的恩惠。”国王将双手放在两个少年人的肩膀上,面孔突然溢出了旺盛的生机,声音也再一次洪亮如钟:“虽然经过了炼狱的试炼,却依然——头脑清醒,意志坚定。

诸位,我在这里,凭着我个人的思想说话,而非受到了他人或者是魔鬼的操纵……”

四周悄寂无声,人们或是站立在帐篷外,或者是站立在帐篷内,默默地聆听着阿马里克一世最后的嘱托。

阿马里克一世继续说道:“我立下我的遗嘱,或者说我最后的期望……”

他先说了自己的财产,他将其分作六份,一份捐献给圣墓大教堂和圣墓骑士团,一份捐献给亚拉萨路教会,一份捐献给圣殿骑士团与圣堂骑士团,一份留给自己的独子鲍德温,一份交给拜占庭公主玛利亚,以及他的两个女儿,最后一份则捐献给亚拉萨路所有的穷苦之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以撒人,基督徒,还是撒拉逊人。

而后他将亚拉萨路,圣十字堡交给了鲍德温,并要求他在自己身前跪下,发誓绝不辜负天主予以的重任与圣人赐给的眷顾,而后他叫来圣墓骑士团的司铎长,允许他与军团长一同重新选举大团长。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大团长只会是鲍德温,若是鲍德温没有得到赐福也就算了,既然鲍德温依然能够承担得起率领十字军与撒拉逊人打仗的重任,无论为了什么他们也不会选择其他人。

最后,阿马里克一世的视线在雷蒙还有博希蒙德,以及另外几位附庸身上停留了一会:“还有我女儿希比勒的婚事……”

人们显而易见地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