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自家人
第639章 自家人
除夕日。
张峦带着小儿子入宫。
不用等到年后再来拜年,因为年前张峦就需要进宫走动,毕竟紫禁城的主人是他女婿和女儿,再加上一个关系亲密的“大姑”,其他还得照顾到宫里各位太妃的情绪,甚至于还得给王太后那边送礼……
总归张峦非常懂得人情世故。
或者说,现在的张国丈除了擅长人情往来外,旁的事也不太懂。
入宫先去面见皇帝朱祐樘。
朱祐樘特地屏退除张家父子之外的所有人,先表达了他的心意:“……岳父、延龄,今天中午我已让人准备了午膳,皇后也说请你们过去。用膳后,还有一些过年用度,让人给你们家里送去。”
张峦谦让地道:“怎好意思麻烦陛下呢?”
朱祐樘微笑着道:“都是一家人,不用太见外。听说岳父这次入宫,带了不少东西来。”
“对对对。”
张峦道,“这次是陈喜陈公公帮忙带进宫来的,会按照名单逐一分发下去,太皇太后、太后和太妃都有份。另外这小子还带来了一份说是什么火器的图纸,准备年后制造一些。等回头他跟你说吧。”
朱祐樘满脸笑意,夸奖道:“延龄有心了。上次纺纱机和织布机的图纸,到现在我还留着,我已经让人多备份了些,还准备派出一些工匠往南京去制造。以后江宁周边织造,都会用上这几种新式器械。”
张峦道:“没给朝廷添麻烦就好。”
“怎会添麻烦呢?”
朱祐樘道,“岳父请安坐,正巧有件事,我要跟你说说呢。”
张延龄道:“陛下,需要我回避吗?”
“不用。”
朱祐樘笑着道,“你正好听听。跟你父亲的官职有关。”
“哦。”
张延龄侧头看了张峦一眼。
张峦脸色多少有些不自然。
因为在他的设想中,自己的官已经当到头了,也不打算再往上晋升,尤其他还怕被文臣体系杯葛,所以对于加官进爵的事情不太热衷。
……
……
三个男人各坐一边,连张延龄都有座位。
朱祐樘道:“昨儿去清宁宫向皇祖母请安时,皇祖母还特地问过了,说是为何现在岳父仍旧只是右侍郎,只不过是从先皇时的礼部转任了户部,还说这么下去的话,会让岳父无法展现出真正的实力,说要我尽快安排岳父入阁。”
张峦一听,吓得差点儿打哆嗦,急忙道:“陛下,入阁之事切莫再提,以臣的出身和能耐,与阁臣相差十万八千里。”
朱祐樘摇头道:“岳父,你本就已经是侍读学士,还兼管翰林院,入阁又有何妨呢?我跟怀大伴提过这件事,他说,让岳父你兼翰林学士,入阁参与机务,这样不用每天都到内阁当差,却能在内阁的排次上比后续入阁的人更高,如此不好吗?”
“啊?”
张峦一听,眼前一亮,心说真的好体贴啊。
皇帝知道我不喜欢当官,又清楚我懒惰,所以让我挂个阁臣的名号,还不用我每天都去当班,这女婿……真是打着灯笼都难寻啊!
朱祐樘道:“本来年前翰苑中商议,由刘健刘先生入阁,这件事差不多都要定下来了。但皇祖母说,要是岳父你排次在刘先生之下的话,以后再做什么事,都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没什么不便的。”
张峦感激地道,“以臣想来,只要能为朝廷做事,根本就无需在意自己是什么官职,就算无官在身……只要陛下有吩咐,臣一定竭尽全力。”
朱祐樘道:“但也不能亏待自家人啊。”
张峦听了越发感动。
原来我这女婿是不想让我吃亏……
不过,人家李孜省也不是什么阁臣,到最后只是混了个兼职的礼部尚书,但也不影响人家是成化末年第一权臣。
官职什么的并不着紧,最重要的是我这女婿信任我,把我当成自己人。
朱祐樘道:“这件事,年后就会直接办,岳父你没什么意见吧?”
“不妥不妥。”
张峦显得很坚持,“臣真的没有入阁之意,再说了,眼下臣……为他人所非议,因为举荐文臣武将往西北运送粮食和军需之事,还被人说臣有僭越之举。这会儿更不宜提这个了。”
“是吗?”
朱祐樘看向张延龄,一抬手道,“延龄,你来说说。”
张延龄摇头道:“我只是个小孩子,啥都不懂……”
张峦打断小儿子的话,喝斥道:“你在这儿装什么稚子?陛下问你,你就好好作答!还有,陛下跟前你啊我的,一点儿规矩都没有。”
朱祐樘笑道:“岳父,你别怪延龄,是我之前跟他说,在姐夫面前不用拘谨……延龄,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别跟我见外。”
“哦,如果姐夫这么问的话,那我就直说了。”张延龄果然不再客气,道,“既然家父说,他现在正受人非议,那的确不适合此时在官职上更进一步……不如等争议结束后,再行论定呢?”
张峦道:“什么争议?说清楚点儿……” 朱祐樘赶忙道:“岳父,你先别插话,我好像听明白了,延龄的意思似乎是说,等朱永和李孜省他们把粮食和布料都顺利运抵西北,你也把剩下的粮食都筹措完毕,再谈你入阁之事。”
张延龄咧嘴笑道:“姐夫,我就是这意思,不然在朝堂争议声最大的时候,姐夫直接提拔家父,不仅会引来群臣反对,让朝堂吵得不可开交,更会被人说姐夫您任人唯亲,真的没有必要。
“再者说了……家父清心寡欲,的确对官职什么的没有追求。”
张峦黑着脸道:“延龄,你说话怎么这么不中听……为父没什么追求,你有追求,行了吧?”
朱祐樘见父子俩斗嘴的模样,看起来好像一点儿规矩都没有,脸上不由写满了羡慕。
因为这是他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曾经求而不得,以后也没机会去实现,总归能感觉到人家父子俩无论怎么说,都体现出了浓浓的父子亲情。
反倒他在旁边,像是个局外人。
朱祐樘道:“延龄说的有几分道理,如果非在这时候让岳父入阁,显得太过刻意。岳父你不知道,三天前那次朝议,争论很激烈,当时吓得我都不知该怎么说了。唉,我真不明白,那些个文臣为何会对你有那么大的成见。”
“陛下,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一时间很难更变,您就别勉强了,臣不入阁又如何?还不是照样为陛下效命?”
张峦道,“再者说了,我对军事所知不多,这次李孜省和朱永往西北之行也不知会取得什么结果……唉,只要不出岔子就算好的……”
朱祐樘却摇头:“不行!不能委屈老实人!”
张峦心说“我靠”,我这女婿咋比我还轴呢?
“岳父做了事,就该获得提拔,再便是我刚执掌朝政,很多地方都不懂,许多时候真的需要岳父你提点。”
朱祐樘斩钉截铁道,“这件事先且放下,估计年后要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至于刘先生入阁之事,也先暂缓。”
张峦再次谦让:“我这边真没关系,让刘学士先入阁又如何?”
朱祐樘却摇头:“我怕到时候皇祖母会很不高兴……促成岳父入阁,是我和皇祖母都觉得很有必要的事情,暂且就这么定下来吧。对了,延龄,你不是说有什么图纸吗?”
朱祐樘适时岔开话题。
“是啊。”
张延龄道,“不但有图纸,还有试制的成品……我想等有时间请姐夫去现场观看实弹演练呢。”
“看什么玩意儿?”
张峦皱眉不已,质疑道,“你不会是想让陛下去看你摆弄那些瓶瓶罐罐吧?有些东西那味儿……实在太过刺鼻!陛下,你别听他胡言乱语,这小子平时都不知道在捣鼓些什么。”
朱祐樘则在打量张延龄递过去的图纸。
朱祐樘指着图画道:“岳父,这好像是一门炮……”
张延龄在旁笑答:“正是。这是一种气密性没有那么强,但可以快速换弹,可以称之为霰弹炮的东西。
“有了这种武器,以后边军打鞑子,就可以在远距离对他们形成覆盖性打击,以此来冲散鞑靼骑兵集群冲阵的气势。”
“看起来倒是很有趣。”
朱祐樘问道,“那……这种武器呢?”
“这是新式火铳,乃是把神枪和神铳经改造后,可以通过火石和火纸击打起火,完成弹药的发射,又叫前装滑膛枪,比眼下的神枪和神铳在射程上更远,射击更为精确,装填速度也更快,且操作起来更为轻便快捷,一名士兵就能完成填装和射击。”
张延龄积极推销他的军工产品。
朱祐樘问道:“那这粉末又是什么?”
“这是一种新火药。”
张延龄道,“不过眼下还没有调制成功,一旦配比确定下来,其威力要比现在的火药大得多。
“另外,还有眼下大明边军装备火器的改进计划,主要的目的是减轻枪械重量,增加气密性,以保证发射精度,减少炸膛的可能……”
朱祐樘听完后,抬起头来,笑着问道:“延龄,你这些都是从哪儿学来的?看上去,都很有门道啊。”
张延龄道:“我这脑子里不知道怎么就蹦出来了,也不知道行不行,就拿来给姐夫看看。要是姐夫觉得不好,那我就不搞了……”
“别,先试试吧,或许有奇效呢?”
朱祐樘才不管眼前这个小舅子是不是妖孽。
在他看来,小舅子就是自家人,是妻子的亲弟弟,论真实关系可能比跟自己那些个同父异母的弟弟都要亲,至少小舅子一心为自己着想,而不是想如何才能篡夺自己手里的权力。
他是非常讲究亲疏远近的人。
“那回头你找个地方,咱们试试……记得做好掩饰,不要让外人看出端倪来。”朱祐樘笑着说道,“我会乔装打扮出宫,届时恐怕还会带上怀大伴他们。”
张峦连忙阻止:“陛下,小孩子的玩意儿,你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吧?”
然后又看向小儿子,喝斥道,“延龄,你别乱来,火器都很危险,你让陛下去……能确保不会出事吗?”
张延龄道:“又没让姐夫靠近,远远看着就行。实地验证过,才知道新式火器行不行嘛。”
“嗯。”
朱祐樘点头道,“如果真有用的话,那是该造一些。父皇也曾对京营军械老化的情况有些担忧,怕外夷有什么妄动,难以靠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玩意儿对鞑靼人形成压制。
“昔日太祖、成祖对草原鞑虏,完全形成碾压之势,但这些年好像咱们的优势不再了,估计就跟火器老化有关。”
张延龄笑道:“爹,我就说姐夫有大格局,会认识到我这些是好东西吧……那回头我就好好给姐夫演示一番,让姐夫对我刮目相看。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