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画饼
第647章 画饼
不得已之下,覃吉最终还是听从了怀恩的建议,去见在京勋臣,希望他们能出面为新盐法捧场。
而他去的第一站,就是英国公府。
因为张懋在京几乎垄断了京营采办事项,仗着国公的身份,在京师商业圈子里也几乎是独一份的存在,尤其在万家式微后,他更是志得意满。
在覃吉看来,那些什么大长公主、外戚家什么的,不好去游走,最好就是找个有“软肋”的武勋,通过其关系,能拉拢一大批人来为皇帝捧场。
可当覃吉到了英国公府门前才得悉,张懋并不在家。
“英国公不是用过午膳就出宫了吗?怎么还没回家?”
覃吉问询。
门子不好回答这么敏感的问题。
此时,张懋的儿子张锐得到传报从大门里走了出来,先恭敬地向覃吉行礼,然后邀请覃吉入内饮茶。
覃吉赶忙拒绝:“今日乃正旦,部分勋臣还有前去拜谒皇陵的职责,或许英国公也在列,老朽只是过来看看,没有其他意思……”
“可是……”
张锐愣了一下,还是据实以陈:“家父并未领到出城谒陵的差事。”
“是吗?”
覃吉有些茫然地眨了眨眼,问道,“那……令尊,不知如今在何处啊?”
张锐直言不讳:“刚从宫里赴宴回来就出门了,听说他是去张国丈府上拜会,说是张家迟早要出公侯,趁着过年去走动一下,联络联络感情……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回来,覃公公还是里面请,喝茶等待吧。”
“什么?国公爷去张国丈府上了?”
覃吉一时间竟然没反应过来。
我正要试着说和张懋和张峦的关系呢!
谁让那位不让人省心的张国丈,在指定领兵护送粮草往西北的武勋人选时,毅然选择了保国公而不是英国公?这不正代表着,国丈府跟保国公府关系比较好,而跟英国公府相对比较疏远吗?
张锐解释道:“正是。家父说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没有其他意思……毕竟张国丈未来极有可能会兼任五军都督府的差事,提前打好关系的话,也方便日后一起为朝廷效命。”
覃吉挤出一丝笑颜,摇头道:“老朽并非是质疑令尊前去张府的目的……话说,英国公拜会张国丈……还有旁的事吗?”
张锐听了很诧异。
你一边说不质疑,一边却又问得这么清楚,到底想干嘛?
谁不知道你提督东厂?
你一句话,就可能会影响到我张家的兴衰,毕竟你是新皇身边最受信任的人之一,谁敢不重视啊?
张锐恭敬地道:“具体为何事,小侄也不太清楚……公公还是里面请,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坐下来喝茶等候,想来要不了多久家父就会赶回来……”
“真不用了。”
覃吉一摆手,道,“接下来老朽尚有事情要忙,我这就走……实在是叨扰了!”
“啊?覃公公这是为何?若家父回来,知道没有挽留下公公您,还不知会如何责备小侄呢……到时候我该如何跟他老人家说呢?”
张锐也有些着急。
你前来拜会,结果大门都没进,话也没说清楚,你说我爹回来,我该怎么交代?不管什么时候,得罪厂卫头子都不是好事!
覃吉道:“老朽只为让大明君臣和睦,不过是年初到各家走走,能见到人固然好,见不到也不会生气,一切随缘吧。好了,老朽还要去下一家看看,就不多留了……”
张锐倒也不怯场,直言道:“公公,今日这时候,您去别家,怕也难以见到家主本人,何不提前派人去知会一声,让各家有个准备?”
你这突然登门造访,根本就不给主人家准备时间,谁那么有空暇,专门在家里等你前去?难道逢年过节不需要出去走动的么?
你堂堂司礼监秉笔太监,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只要提前通知一声,谁敢不乖乖留在家中等你上门?
覃吉苦笑道:“还是随缘吧!小公爷,不用送了!老朽去各处走走,告辞!”
……
……
京城官场,因为是新年伊始,大家都安心过节,也算太平和睦。
但在西北的李孜省和覃昌,这个年过得那叫一个心惊胆战。
二人跟随押送布料的车队,一路上跌跌撞撞,最后好不容易一头扎进井坪千户所,然后就此进退不得。
“这里距离偏关还有一百多里,距离边关也有四五十里,鞑靼人怎么可能会穿过长城要隘,出现在这里?”
覃昌内心惶恐不已,一到千户所衙门,就把千户王方叫了过来,当面一顿训斥,“你们就不知道在前面多修筑些堡垒,防止鞑靼人越过长城入内劫掠吗?”
大明成化末年,大同周边关隘要塞防御体系并不完善,堡垒修建得非常少。
临近千户所周围的边关像阻虎堡、将军会堡,甚至是老营堡千户所都还没开始修建,以至于在覃昌看来,西北边政之弊让他这个老太监承受了莫名的痛苦。王方望着眼前咄咄逼人的覃昌和李孜省,无奈道:“两位上差,真不是不修,就连您脚下的这座千户所营堡,也是成化二十年才建好的。”
“啥?”
覃昌一脸难以置信。
李孜省问道:“那偏关周边有多少能抵御鞑靼人的堡垒?就靠你们井坪千户所?这……”
“偏关已不在大同镇的范围内,那边抵御鞑靼人的事情,不归我们管啊。”王方也很无奈。
你说,我一个西北之地的戍边将领,这辈子都没机会感受皇恩浩荡。
结果你们一来,又不是我的直属上司,劈头盖脸一顿乱骂,我还得好言好语跟你们解释,就好像我是孙子一样,我容易吗?
覃昌还想发火。
李孜省在旁劝说:“覃公公,您旅途劳顿,先回去休息吧,这边我来问就好。”
覃昌显得很憋屈,他这样养尊处优的老太监,一路上都是骑马前行,双腿内侧都快磨破皮了,沿途还不时有警讯传来,生怕跟鞑靼大队人马迎头撞上,肝胆欲裂,可以说是经受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他心中很不甘……又不好直接对李孜省发怒,这才找个替罪羊发泄一通。
现在经李孜省劝说,他只能就坡下驴。
……
……
等覃昌去找地方休息,李孜省才赶紧把王方拉过来,低声问询:“大同巡抚的军令可有传到贵处?是否让你们派出兵马护送我们到偏关?”
“并未有军令传达。”
王方也很实在。
没有就是没有。
你们为啥突然跑到我这里来,我还没搞清楚状况呢。
李孜省皱眉不已,问道:“那你能否派兵协同?两天之内,星夜兼程,护送我们抵达偏关,而你……到时候再带兵回来!”
“不行啊,李大人。”
王方道,“若按照您所说的那般,末将就算是擅离职守了。现在鞑靼人屡屡犯境,边关哪儿都不安稳。
“到现在散出去的夜不收都没搞清楚鞑靼人是从哪个方向混进长城来的,要出点儿岔子……怕是您也受不了。要不您先在这里……”
李孜省打断对方的话,再次问道:“那……这里有没有来自京师的消息?”
王方继续摇头。
“这样吧,你听我的,派出一路人马协同我们到偏关。”李孜省道,“只要你完成此差事,我保举你入调京师,加官进爵,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王方听得一脸懵逼。
你我刚见面,认识还不到两个时辰,就说要保举我?
我何德何能,能得到您这位曾经好像天上启明星一般的大人物垂青?
可就算我是边关鸟不拉屎地方出来的小小将领,也知道您老现在已经失势了,这话不跟放屁一样?
李孜省道:“我和覃公公,奉皇命来西北,背后站着的是当今陛下,还有张国丈。你知道张国丈是谁吗?”
“嗯。”
王方点头。
听说那是真的听说过,毕竟是皇后的老爹嘛,但也算不上有多熟。
大明以往的国丈,哪个不跟花瓶一样?
“张国丈可不一般,他神机妙算,可说是孔明在世,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只要你听我的,我管保你攀上高枝,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李孜省就好像个画饼大师,继续向对方描绘虚无缥缈的未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