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明景泰蓝花觚

林奇谦虚道:“只是凑巧罢了。”

庄乾生转而对庄秀秀,语重心长地说道:“秀秀,你可得学着点啊,平日里你但凡有点见识,那尾巴就快翘上天去了。你看看人家林奇,本事这么大,还这么谦虚低调。”

庄秀秀一听这话不乐意了,她噘着嘴小声嘟囔道:“他不是说了,他只是运气好而已嘛,又不是真有多大本事。”

庄乾生板着脸训道:“人家碰巧,那也要基本功扎实,才能有那样的眼力见儿。你呀,别总是不服气,多跟人家学学才是正事儿。”

“好啦好啦,爷爷,你不是说要去看那什么明代景泰蓝花觚嘛,晚了被别人买走了可怎么办呀。”庄秀秀扯了扯庄乾生的衣角,显然她并不想听他的唠叨。

“你这丫头。”庄乾生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神中虽有责怪之意,却也满是宠溺。“走吧,你们两人也帮我掌掌眼。”

几人往里走,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另一个摊位前。

这个摊位的面积相较于其他摊位要大出许多,十分引人注目。

摊位上,一张红色绒布平整地铺在桌面上,而绒布之上仅仅只放置了一样物品。

那便是明代的景泰蓝花觚。

觚,乃是古人喝酒的容器,曾盛行于中国商代和西周初期。

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

景泰蓝,其学名为铜胎掐丝珐琅,乃是一种精美工艺。

它自元代起便已初现雏形,至明代景泰年间,这一工艺发展得炉火纯青,以至于后来人们都习惯称呼它“景泰蓝”。

其制作方法也是复杂至极。

需先以铜精心打造胎体,再用细如发丝的铜丝在胎上巧妙地掐出各种花纹图案。

随后,将珐琅釉料仔细地填进那些由铜丝构成的图案之中,还要历经烧制、打磨等诸多道工序,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

唯有经过这一系列繁复的过程,方能成就一件美轮美奂的成品。

只见那红色绒布之上摆放着的明代景泰蓝花觚,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高约 35 厘米,造型典雅大方,铜胎质地厚实。

细细的铜丝在胎体上勾勒出的缠枝花卉、祥云朵朵的图案,线条流畅自然,毫无滞涩之感。

填进去的珐琅釉料色彩绚丽夺目,几种颜色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在灯光的映照下,那花觚更是熠熠生辉,尽显华贵之态,令人不禁为之倾倒。

庄秀秀见到这花觚,也不由得痴迷起来。

然而林奇用系统扫描,脸色一变。

【物品】:清民仿明景泰蓝花觚。

【详情】:光绪年间民间的手工艺人林富贵精心制作而成。林富贵自幼研习景泰蓝工艺,对其有着深厚的造诣与独特的见解。他在仿制明代景泰蓝花觚时,倾尽全力,试图重现明代的辉煌与神韵....

【价值】:12万

......

居然是光绪年间民间仿制的。

这可难办了。

摊主是一个身材富态的中年人,看起来跟庄乾生显然很熟络。

他满脸堆笑,乐呵呵地说道:“老庄啊,怎么样?这宝贝我可是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

庄乾生拿起手套戴上,小心翼翼地拿起花觚,细细查看。

“老钱啊,你说说你这东西是怎么弄到手的?”

钱赵三脸上带着一丝得意说道:“这这花觚可是我从一个老藏家那儿收来的,据说那祖上就是在宫里当差的,这物件就是当时宫里流出来的,放在家里已经一百多年。

我也是费了好大劲儿才收来的,所以价格自然就高了些,诚心要的话,给个六十万就行。”

李贺微微皱着眉头跟庄乾生讨论道:“我感觉这釉色有点不对劲啊,你看这色泽的呈现,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庄乾生轻轻点头,目光始终没有

离开手中的花觚,回应:“的确是有点差异,不过其他的地方都能对得上。”

要知道不同时期的景泰蓝,其釉料颜色确实各有特点。

明代的釉色往往颜色相对比较纯正、浓郁。

清代的釉色就显得更偏青调,光泽度也远不如明代的明亮。

但这也并非绝对的评判标准,毕竟手工调制必定会有些许差异。

钱赵三在一旁看着庄乾生犹豫的模样,劝道:

“老庄,你不是一直想收藏一个明景泰蓝花觚嘛,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呀。

你也知道,这玩意可不好弄,错过了这次,真的很难再遇到下一回了,你可得好好考虑考虑啊。”

庄乾生听了这话,眉头皱得更紧了,眼神中满是纠结与犹豫。

林奇在旁开口道:“庄老,您看这个胎体是否过薄了些?还有这镀金,是不是太过亮丽了点。”

明代采用多次提纯获得的精铜,也称为紫铜。

用精铜制作的铜丝表面附着力好,鎏金有一定厚度。

明代的珐琅彩也不如清代那么轻薄。

而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的镀金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完全可以将金色镀得亮丽。

钱赵三撇了撇嘴说道:“这位小兄弟,你不懂就不要乱说,你指出的这些问题,不过是因为存放的时间、环境等因素造成的罢了。”

庄乾生并没有理会钱赵三的话,而是看向林奇问道:“你也觉得这个有问题?”

林奇说道:“庄老,我只是感觉有些存疑,毕竟我经验也不足,只是把我看到的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说出来,仅供您参考罢了。”

虽然系统只是指出了年代,但却没有为什么判断是清代的理由。

林奇也不好说的太满。

庄乾生皱着眉头,再次仔细观察起那件景泰蓝花觚来。

他知道林奇虽然年轻,但眼力和知识储备不容小觑。

既然他也提出了这些疑问,那这个花觚的真实性就更加值得推敲了。

钱赵三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我这花觚收来的时候,也请过几位行家看过,他们都觉得是明代真品。

这小伙子可能是理论知识学了一些,但实际经验还是太少,看到一点不同就疑神疑鬼的。”

这时,一直站在旁边没说话的李贺开口了:“钱老板,你说请过其他行家看过,那能不能告诉我们是哪几位行家呢?我们也可以交流交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