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所以她的一技之长能发挥到什么作用?也就是让白粥更美味,让面条更Q弹,让家常菜更美味。

她的一技之长能让她做到自力更生,但创造后世那样的生活条件是不可能的。

这认知让原本对亲生父母没什么感情的赵美美,第一次对他们生出感激之情。

他们虽然在为人父母这块零分,但能创造出这么庞大的财富王国,确实了不起。

勤劳能致富,这话在任何时代都不假,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除了天时地利人和外,真的太需要经商的天赋。

她赵美美没有,她仅有的天赋是烹饪。

好呢,假设她愿意好好利用自己这天赋,朝着烹饪这条路努力,不断提升,考个等级证书什么的,熬到九十年代,也许能进到一家顶级餐厅,成为一级大厨。

但这又如何?离她未穿越前的生活也是差了一个太阳系。

那是一座高峰,存在在她的世界里,却永远再没机会摸到。

好在她心态还算好,每每想到这里都会告诉自己,知足常乐。

自足常乐可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她建议如果有条件,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思想。

扯远了,她现在要想的是怎么回答施茂彦这个问题。

赵美美睁开眼,看着黑乎乎的屋顶,无声自问,如果前世她和赵美娟一样,不过出身普通人家,做着一份月薪不过才达到平均薪资水平的工作,她还会是那样的想法吗?

只是想了几秒,她就有了答案。

如果她真的家境普通月薪几千,她一定会在自己能接触到的范围内,认真的找一个人品好性格好,其他方面至少旗鼓相当的男人,有规划的过好这日子,努力把这1+1>2发挥到极致。

她就是这么一个务实主义者。

---

施茂彦走了,又去了遥远的南方。

他们的日子又回到了之前,他在那边打拼,她和三个孩子在这边好好生活。

缓解这份牵挂的,依旧是那一周一个的电话,以及偶尔一封的书信,还有那一年一度的团圆的期盼。

施茂彦在南方的工作越来越好,挣的钱也越来越多,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哦,对了,赵美美也终于成功换了份工作,去了她和施茂彦曾经去吃过的俄罗斯餐厅上班。

对她这选择,很多人不理解,特别是张春兰,她觉得学校食堂这份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胜在稳定,多少人恨都恨不来。

赵美美没有过多解释,在学校食堂上班,她觉得自己施打饭阿姨。在外国餐厅上班,她觉得自己是厨师。

在学校食堂上班的最后一天,她去了校长办公室找钟校长,真诚向他表示了感谢。

不管怎么样,是他介绍的这份工作让他们有了初立这个城市的根,是他的帮忙,三个孩子才能在更好的学校读书。哪怕他的初衷可能是为了赎罪。

赵美美知道自己在这件事的处理上缺乏了点傲气,可傲气和让孩子们回乡下读书相比,她愿意把这称之为有大局观。

钟校长对她的离职表示理解,只是一再表示,如果生活有什么困难,希望她能来找他。

赵美美看着他苍老了不止十岁的容颜,最后还是于心不然点了点头。

时代这粒沙,砸在了施茂彦身上,也砸在了他身上。

看到钟校长,她有时候会想,还不如活的没良心一点呢。

然而人的可贵之处,不就是骨子里那点善良吗?

---

赵美美常想,他们这算不算是第一代农民工的缩影?

算是了吧。

以未来角度看这时代的人都知道,一切当然会越来越好。

但一步步走向好的过程有多艰辛?普通人能奋斗的好有多好?

这一切真的真的只有亲历者才知道。

有的人付出了血汗青春,有的人承受着相似别离,有的人甚至妻离子散。

好在这个时代,一切都在向好。

作者有话说:

小可爱们,专栏预收文,没有一篇你感兴趣的吗?

预收年代文:

《六零之真千金的反击》

《九零至重生到女儿结婚前》

轻松现代文

《我妈逼婚手段太过残忍》

《五百万,恳请离开我儿子》

◎最新评论:

-完-

第61章

◎【3.27更新】◎

施敏儿觉得, 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人,应该就是婶婶了。

不然,她怎么会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果断填了农业大学?

对植物的兴趣, 源于婶婶嫁入他们家的第一年, 带着他们一家五口上山挖了棵松树回家种。

婶婶说的那句‘门口一棵松, 代代出富翁’, 深深烙在她脑海里。

小时候她真以为是这样, 为了家里能变有钱, 她每天都给院子中的那棵松树浇水,直到他们离开农村去城里生活。甚至在城里都还担心着,那棵树没人浇水会不会枯死。

长大后才明白, 那棵树,也许不过是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婶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也知道了, 当树木扎根土地之后,凭自身就能很好的活下来。

她有时候觉得婶婶有点像那棵松树, 以顽强的处变不惊的姿态面对一切风雨。

在她成长的过程中, 至少有三件事让她这么觉得的。

第一件事, 是在十一岁那年, 身体一直不好的钟校长在住院第三十八天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时叔叔在南方,几乎是婶婶一人操办了他的后事。

其实那时候,她多少已经看的出来,婶婶有意无意的让他们家和钟校长保持距离。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她当然会无条件站在婶婶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