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9章

孙政义靠在沙发上:“张书记,我们能让的投资份额不会太多,你可以跟你们领导商量,他愿意让多少我都没问题。”

“之前我也说过,我们最多可以让出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不需要绝对控股权,这个很有诚意了吧?”

绝对控股权,也就是掌控股份超过三分之二,那么做什么决定就不需要小股东同意。

目前安谋子公司的估值其实并不高,因为没有总公司的核心专利授权,但后续他承诺会给与更多顶尖专利的授权,子公司的估值会飙升。

张恪清看着孙政义:“孙董,上头拿走百分之四十的股权,我可没能力从里面分,我也不要太多,百分之十即可,现金入股,同样不影响你们总部是大股东。”

他要尽可能的蚕食安谋子公司的股份,因为他记得前世安谋子公司的那些高管也是很强势的,联手南洋那边,拿到了百分之十几的股权。

而后来这位高管又通过利益输送的方式,将一些专利低价授权给自己控制的其他子公司,最终引起孙政义和国内投资方的反对,联手罢免了。

他不确定那些高管是不是亲内地的,但现在争取更多,将来就能更有主动权。

而且这家企业未来利润确实不低,是一笔很好的长期投资。

孙政义听到张恪清只要百分之十,也稍稍松了口气,但还是说道:“张书记,我还是之前的态度,你们只能拿到百分之四十,因为我还要给管理团队一些股份,这家公司还要承担对东南亚其他市场的一些任务,也许要给其他投资方一些入股的机会。”

“而且我之前的条件也并不苛刻,我们子公司搬迁过来,要付出的成本也不少,那些之前享受了鹏城人才引进政策的人,许多都要退还补贴,这些可都是我们来承担了。”

他希望公司的专利能够卖的更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那就绕不开政府。

南洋那些地方虽然市场远比不上内地,但也不算太差,他也不想错过。

如果给上头百分之四十,再给郑城百分之十,岂非占据一半的股权了?

这子公司最后听谁的?

原本想的是给内地国资百分之四十,给管理团队和南洋政府百分之九,总公司占据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现在这样可就难办了。

他是承诺了要让子公司搬到郑城,但不能搬过来就丢了控股权。

张恪清淡定的反问道:“难道那些管理层,不是跟孙董一条心吗?他们的持股会影响孙董的决策吗?”

“孙董也知道,最近很多晶圆企业投资我们国内市场,不少都是我们控股,因为只有我们控股的合资企业,才能拿到最多的补贴。”

“这个是上头定下的政策,不会因为某一家企业而改变,积电公司、超威半导体等都是如此。”

“而且除了这个子公司,我们郑城国资还愿意跟孙董的投资公司联合成立一家新的投资公司,可以参与国内更多重要科技项目的投资。”

孙政义皱着眉头,张恪清这话的意思是,如果在安谋子公司的股权上让步,可以让自己有机会投资内地更多的重要产业?

他可是很清楚,内地许多产业是禁止外商投资的,之前他也看好过一些企业,可谈了一半却被直接叫停了,就因为他是霓虹人,他的资金也基本来自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