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支队的生产力
时间流逝,支队的很多工作都在有序进行。
如今分成几大板块。
民生、军队、军工、建党、宣传、教育、外联。
民生很好说,就是想办法推行一些种植技术,以及一些养殖技术。
养殖上,鸡、鸭、猪、兔,这一点支队经过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获得了不少的经验,所以可以尝试进行推广。
这一点上,支队赔钱来干。
军队,那自然是民兵、常规部队,精锐部队,新兵训练营的建设工作了。
军工,那就是枪支弹药的生产和研发。
建党,这一点就不用说了。
一个势力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么支队未来就会是一个军阀,这是极其不好的事情。
宣传,这一点也好说,在支队治下,以及支队可以影响到的地方,支队的口舌咽喉必须要厉害。
宣传阵地,你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教育同样如此,军队必须开展教育,所选拔出来的工作人员也必须开展教育。
识字,学文,思想,一样都不能少。
而外联就复杂了,它包含了采购,外售,以及跟其他势力进行联系的工作。
总之,伴随着支队体量越来越大,很多事情都要分开来干,成立不同的部门。
未来,若是有可能,自然还会分的更加细致。
不如说工作人员,以及军队里的军官,都需要有全新的选拔任命章程。
不说别的,建党以后,就要建立更多的功能性部门了。
这是一件极大的工程,可以说将会耗费刘武以及支队极大的心力。
.........
如此,时间流逝,无数的资源在尽可能的不为人所知的情况下流入支队。
而支队的军工也给刘武带来了好消息。
“掷弹筒和迫击炮研究出来了?”
“是的队长。”
刘武闻言大喜,连忙道:“走,去看看!”
这炮终于研究出来了,刘武激动不已,都不待报喜的人反应,他都率先站起身出门了。
“队长,等一下...”
报喜人员连忙跟上。
很快,在警卫刘白天的保护下,一行人来到了炮火研究基地。
现如今的军工生产中,炸药刘家村依旧可以满足支队所需,所以没有搬迁。
但是其他的,能搬还是都搬了。
军工生产被分割成了很多地方,虽然刘武也知道集合起来好,但是现如今还是分开好。
因为这样可以提升产量。
不同的地方建立不同的工厂,然后提供配件,最后支队的组装工厂进行组装即可。
而之所以这样,完全就是因为一件事。
那就是零件的加工。
伴随着电动机的完成,以及对水流的应用,许多机床得到了改进和生产,从而迫使支队将产业进行分散。
比如对水流的利用,一处泉眼,只要将其从山上引下,数十米落差,用管道束缚,进口大出口小,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借助这个力量,就可以驱动一个小型的自制机床。
这个机床没什么太大的能力,也就是能够加工一下手榴弹的弹柄。
这东西只要安排一个人,有足够的材料,一天轻轻松松上千个。
总之就是一切不太过于追求精度的东西,都可以这样生产。
这样的地方有很多,只要条件合适,支队都尽可能的投入建设。
在之后就是小溪河流这些。
这些就要利用发电机发电,然后驱动电机,来加工更加精细的东西。
比如弹壳,比如子弹头、炮弹等等。
只可惜,这些东西需要消耗支队本就不多的资源,所以建设速度比较慢,但也可以保证支队的弹药生产。
而这些东西,需要大量的铜,需要大量的轴承。
其中铜没有办法,对外采买,融化佛像,融化铜钱,反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搞。
轴承同样如此,这东西甚至更加的重要。
最初的考虑是采用钢珠轴承,这东西有参照物,但对于支队来说难度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忙活了很久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所以现如今的轴承,所用的不是钢珠,而是钢柱。
你还别说,虽然不如钢柱,但是这东西制造简单,更加容易生产不说,还不容易损坏。
就像是建设在乡村里的小型机器,都用上了这东西,极大的提升了支队的生产能力。
可以说,支队理论上仅手榴弹的生产能力就达到了月产三十万颗。
但实际嘛......
月产三万颗就已经是极限了。
没别的原因。
资源不够。
就比如说炸药,理论上日产量五百斤,可供应两千五百颗手榴弹使用。
然而实际上呢?
产能往往达不到五百斤不说,即便是达到了,子弹、地雷、炮弹都要用炸药。
再说其它的物资,
简直都是泪啊。
现如今支队若是有足够的物资,理论上产能再翻几倍都不是问题。
一县之地,制约太多了。
可是即便如此,支队也要将这些分开。
而对外第八集团军的123师进行联系,以及组建游击队等,也都是为了想办法提升产能,然后消耗产能。
这一切,都是为了储备技术,并且为将来全力生产武器装备做准备。
而火炮的研究,在支队拿下整个留县以后,那就更没有太多的顾忌了,所以直接设立在了当初的靶场。
这是一个好位置。
三个小时以后,刘武一行人来到了火炮研究中心。
“欢迎队长前来视察!”
面对火炮中心的欢迎,刘武也笑着回应。
“我一听说这件事就来了,炮呢?在哪?快让我看看!”
众人不再犹豫,当即带着刘武朝着试验场走去。
很快,刘武就见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掷弹筒和迫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