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支队里的神人
军火贸易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至少汉水支队跟123师的贸易就不是那么简单。
双方之间,最短的间隔也足足有三个县。
这三个县都在鬼子的控制之内,双方若是进行交易,需要想办法横穿这三个县。
这也是为何汉水支队的代表足足有一个排的兵力在护送,还是那种满装的排。
所以交易的量少了还好办,量大了的话就需要打通这一生命线才行。
“我们暂且进行一次小规模交易如何?”
“可以!”
最终双方定下了一次小规模的交易,这次交易就是123师能够带去多少物资为准。
这不仅是一次小规模交易,同样也是双方的一次试探性交易。
若是可行,那么123师拼尽全力也要想办法打通这个生命线。
这些武器太过于重要。
从子弹到炮弹,从枪支到大炮,这都是123师所没有的。
支队和123师敲定了这次交易,随后123师就开始组织人手收集清单上的物资,准备组建一个连进行穿插交易。
这是所谓的小规模,其主要原因就是没办法携带太多的物资。
而且这一个连,还需要有一个排作为警卫人员。
当然了,这规模也不算小。
毕竟也是一百多人呢。
所以单论他们一个排的武装保卫自然是少之又少,所以之所以敢这样,也还是支队代表承诺了参与此次行动。
如此一来,护送人员高达七十人左右,配上汉水支队的掷弹筒,只要不是遇上鬼子的小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而支队呢。
则是以此进行练兵。
是的,横穿三个县,两百多人的队伍在敌后进行穿插,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沿途有太多的要考虑。
这对现如今的汉水支队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锻炼。
支队发展的时间太短了,或许在正面进攻或者撤退上还可以,甚至就连在当地打游击也行。
但是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敌情下,支队还是有很多不足的。
于是,经过几天的准备,123师选出了两个排的战士跟汉水支队的战士开始出发。
沿途,他们会在123师各个部队的驻地休息,然后携带一些当地搜集的物资继续行走。
按照计划,在离开123师的势力范围以后,123师和汉水支队的人数加起来将会超过两百人。
.........
而与此同时,刘武再一次视察了支队的产能。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各种简易的机械被制造出来。
比如,切削炮弹的弹体,切削子弹的弹壳,子弹的弹头等,都是有专门的工具。
根据其加工困难的程度来,使用不同的机械,促使支队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
其机械大致可分为水利,水电,和发动机。
这三种动力,构成了支队现如今的生产力。
“这位师傅是??”
来到一个加工50炮弹的机械面前,刘武看着一名工人动作极其利索,一个个弹体在他手下被快速的切削。
刘武估算了一下,切削一个弹体竟然连一分钟都没有。
最重要的是,这位工人似乎对自己的技术很自信,都不曾检查。
对此,庞叶当即上前为刘武介绍。
“这是我们50炮弹加工厂负责加工弹体的张师傅,他在九名工人里,加工切削弹体是最快的。”
“一天,800个!”
“最关键的是,这八百个完全合格!”
庞叶说的很是自豪,很是骄傲。
而刘武听了也是瞪大了眼睛。
要知道汉水支队在对工人这里可是完全实行了八小时工作制。
所以这才有了九名加工弹体的工人。
因为需要三班倒!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张师傅八个小时加工了八百个弹体。
平均下来一个小时加工了一百个弹体,36秒一个弹体啊!
速度如此之快也就罢了。
最重要的八百个竟然完全合格。
这尼玛是什么?
这是神啊!!
要知道炮弹的尺寸多一毫米少一毫米都不行,特别是50炮弹这种。
在没有数字机床的情况下,凭借简易的加工设备,是真正的需要眼力经验和天赋的。
这......
刘武都有一种想要膜拜的冲动。
什么人形数控机床?
“我华夏地大物博,人才济济,没想到我支队竟然就有这种人才。”
刘武言语感叹不已,这实在是太过于幸运了。
一个人,这效率,一天八小时,一个月三十天,最多可以加工出个弹体。
这......支队用不完啊!!
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失落。
现如今支队的产能只能做到月产5000发。
这位张师傅的才能,完全被浪费了。
缺东西啊。
钢铁,炸药,什么都缺。
随后,刘武开始跟这位张师傅进行交谈。
交谈的内容很多,工作辛苦不辛苦,感觉如何,生活如何,家中什么情况等等。
“不辛苦,每天工作的时间很短。”
“感觉很幸福,比我种地好多了。”
“生活也很好,每个月我有10块大洋呢,还会额外发100斤小米,每天起码一顿肉,还有一个鸡蛋呢。”
“家里也很好,支队很照顾我,我都不需要花钱,10块大洋、100斤小麦,还会额外给家里五斤猪油和三十个鸡蛋呢。”
“日子好啊,我现在都不敢想象。”
“这就是神仙生活。”
“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张师傅很是兴奋,诉说着支队对他的待遇。
这种人才,支队那真的是捧着。
未来产能跟的上,就指望这位出大力了。
“难道就没有什么不好的吗?”
面对刘武的好奇,庞叶冷汗都下来了,而张师傅呢。
思索了片刻也点了点头,“我每天都闲的慌,这钱拿的总感觉烫手。”
这下直接给刘武干沉默了。
支队的50炮弹生产,每天也就一百七十发,还是九个人生产。
分到他手里的产能,平均下来还不足二十发。
可不是闲的慌嘛!
如此一来,按道理来说支队不应该有这么多生产炮弹的工人啊。
但实际上,支队必须要储备这样的人才,同样还有就是训练弹的问题。
是的,训练弹。
支队的战士和民兵在进行疯狂的掷弹筒训练,自然不可能用实弹了,当然也不可能只瞄准不打炮。
所以训练弹就出来了。
与实弹相比,炮弹内部装填的是沙子,没有其他结构,但重量跟实弹完全一样。
所以上百具掷弹筒训练,每天都需要消耗3000颗训练弹。
这些训练弹落在地上肯定是有磕碰损坏的,所以会被重新熔炼加工,然后源源不断的分发到训练场。
所以支队的冶炼水平,加工水平方才不断的飞速增长。
而在满足这些训练的同时,支队还能够保证足够的物资储备。
可以说,支队已经将所有的东西都利用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