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最后机会的丢失
而突围而出,与禁军汇合,似乎还有一短不长的距离,而且越往外走,所受到的阻力更是与之倍增起来。
便是以赵匡胤的绝世武艺,也有些吃不消起来。赵匡胤将手中盘龙棍一摆,气聚丹田,放声喝道:“禁军何在?我大周陛下在此,还不速来救援?”声音出自赵匡胤口中,却像是经过高音喇叭扩音一般。
几乎整个战场之上,回荡着的都是赵匡胤的喊声,便是辽人的阵阵喊杀之声,也被压了下去,听将上去出是弱了很多。
所有禁军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而这个赵匡胤的声音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听得出无疑,甚至当场就有人流下泪来。“陛下还活着……”好多人皆喃喃念道,皆是激动不已,仿佛已然失去灵魂的禁军,再次找回了灵魂,沸腾了起来。
“赵匡胤是怎么做到的?”柴宗训心中想道。好想为了想学赵匡胤一般,柴宗训运起《先天无极图》,气遍全声,吼道:“陛下不死,大周不亡。”
吼将出去之后,柴宗训才发现自己似乎方法用错了,完全没有赵匡胤那般的效果,简直跟东施效颦一般。赵匡胤回过看了柴宗训一眼,似乎知道柴宗训的意思,柴宗训却是被看得脸上一红,这下可糗大了。
“太子殿下,想到达到我这般效果,得气沉丹田,声音也需从丹田发出。”赵匡胤好心提醒道,不过马上又想到柴宗训不会内家真气之事,“算了!你也学不来的。”
柴宗训试着赵匡胤口中所说的去做,果然有用,却没有喊将出来。因为赵匡胤已经替他喊道:“陛下不死,大周不亡。”这个声音传将从赵匡胤丹田发起,再借着赵匡胤之口传将而出,在天地之间久久回荡不绝。
“陛下不死,大周不亡。”这个声间汇聚越来越多,这般喊着的后周将士皆数不胜数,似乎每个人都入魔了般。
“陛下不死,大周不亡”这句话就像有魔力加持般,站在高处的耶律绾思看着占取优势的辽国大军居然又节节败退起来,痴痴念道:“这……这……怎么可能?非战之罪也,难道是上天真的要我们辽国送出‘燕云十六州’?”
即使辽国骑兵全力抵挡,依旧无法阻住八万后周将士前进的步伐,为了救出柴荣,为了护卫大周,他们愿意牺牲一切。
有的禁军中人连劈来弯刀也不管不顾,弯刀入体之后,大叫一声,将那辽国骑兵人连人带刀一起拉下马来。然后狂笑着逼近辽国骑兵,出手间也不见章法,或踢或劈,甚至连牙齿的都用将上了,也不顾被弯刀砍中的地方鲜血汩汩直流……
那个被禁军最后生生咬全线的辽国士兵发出凄厉的惨叫,口中真喊道:“魔鬼……魔鬼……”
或许入魔就是禁军将士的状态,这样的情景绝不只发生在一处,而且是发生在战场各个地方。而让大周所有禁军将士舍生忘死,忘掉一切恐惧,不惜与敌同归于尽,能让他们如此的只有大周皇帝,那便是柴荣。
赵匡胤全力施展开盘龙棍,将柴宗训和和柴荣皆护了起来,虽然再未前近一步。但随着禁军将士的步步紧逼,却是辽兵不由自主的退了起来。
终于!辽兵被逼退到一定程度后,柴宗训等终于与禁军汇合了起来,战场之中爆发出阵阵吹呼之声。尽管还未打赢辽国大军,但抢出陛下柴荣,这对每个大周禁军将士来说,这也是一种另样的胜利。
柴宗训看了一眼身后,原来百余人地一起突围,如今精略的点了一下,已然只有五十余人,几乎折了一半多。
柴宗训清楚折的这些人,多半都是在辽兵反应过来,与赵匡胤汇合之后。他们不得不与辽兵刀剑相向,以命相搏。就在柴宗训还没有走出伤感的情绪间,赵匡胤开口说道:“如今陛下已然抢了回来,‘铁甲兵’垫后,全军撤退。”
陡然闻得此言间,柴宗训只觉得脑仁一炸,想都不想,就脱口而出道:“赵检点,眼下我军同仇敌恺,士气如虹,击败辽国大军,收复‘燕云十六州’就在眼前,为何要退?”
赵匡胤抬头望了一眼,朝辽国大军之处望去,说道:“辽国骑兵虽退而未溃,想要击败他们没有那么容易的。”跟着又看了一眼甲九背后背着的柴荣,“现在陛下昏迷不醒,抢救陛下才是当下的首要之急……”
“我看谁敢退?”柴宗训从人呼延瓒手中夺过长枪,却是不愿柴荣的心血付之东流,“我父皇有言:若不能夺回‘燕云十六州’,当与敌人一起填骨此处。”
似乎是受柴宗训所激,呼延瓒说道:“太子有此意,呼延瓒愿为先锋为太子打头阵。”本来柴宗训人和呼延瓒此言都激起了禁军上下的好战之心。不想赵匡胤手中盘龙棍在呼延瓒脑袋之上不轻不重的点了一下。
“胡闹!若是有可能,谁不想这么做?再就就凭你们两个毛都还没长齐的娃娃就能做得到么?”赵匡胤此言一出,倒突现出了柴宗训和呼延瓒所做所为跟闹剧一般。赵匡胤左右禁军将领,皆善意的笑将了起来。
“眼下三军皆疲,而陛下之前亦有夺取三州之地一说,我禁军上下同心协力之不但夺取了三州之地,今日更是杀到幽州城下,可以圆满的完成了陛下的交待。”赵匡胤此言立刻听得众人连连点头,“而如今陛下仍在昏迷之中,尚不知龙体如何,依我看还是先转回营中,再退回瓦桥关中,等军中大夫看了再作决定。”
“赵检点此言大善。”禁军左右皆称赵匡胤此乃老成谋国之策,他们内心之中的疯狂战意,已然随着赵匡胤先前之言渐渐退去。
柴宗训已然知事不可为,恨恨的看着赵匡胤,知道唯一的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机会就让赵匡胤这三言两语间葬送了。柴宗训双手紧紧的握着呼延瓒之枪,似乎恨不得将之将握成两段般,赵匡胤接触到柴宗训的目光颇为诧异。
赵匡胤一开始还以为柴宗训因为自己拒绝他的建议,只是心中有些不乐意而已,可谁又想得到在柴宗训眼中藏着如潮似海般的恨意。
“赵匡胤!今日是你一手葬送掉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唯一机会,将来你一定会后悔的。”柴宗训紧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说道:“甲九!呼延瓒!带上父皇,我们一起回去。”任谁也听得出柴宗训言语间的深深不甘之意。
“太子殿下,到底还是太年轻啊。”禁军之中有人叹道:“也是许陛下龙膑之后,这大周朝廷还得赵检点主持大局。”
“你此言有些过了,如今陛下还在,你岂能……”立刻有人劝阻道,先前那人却是不以为意,打起了嘴仗。倒是赵匡胤在仔细的凝神细思着,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但两人各执一词,禁军也瞬间成分了两派,各帮一边。
但谁都没有注意到,柴宗训因为心头怨气难平,随手间先前从呼延瓒手中夺过的长枪顺进了地面。
长枪枪头没尽,只剩下红樱部分还露出外面,枪尾还在摇晃不止,就像此刻柴宗训内心中的不平之间外。“竖子不足与谋”这是柴宗训临走之时丢下的最后一句话,也许柴宗训也句话也刺激到了一些禁军中有意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将领。
但奈何作为是禁军最高长官的赵匡胤都已经发话了,他们又能为之奈何。当然!他们唯一能发泄的,就是跟那个对柴荣言语不敬的将领斗嘴到底,不过这又有什么意义?待赵匡胤回过神来,喝道:“大敌当前还吵吵嚷嚷,成何体统?如今陛下还在,谁还敢说诸如此类之言,小心我不念情面,军法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