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糕升朱泳熹

开店的决心

开店的决心

“旧城改造”项目进展出奇顺利,狮子街和周边的老旧小区全部进入重建或改造环节。

狮子街附近已经摆满铁马和交通锥,临街商铺已经歇业一段时间,并全部围起来。

靳步站在店门口,唏嘘不已。此时,店内空荡荡的,不覆往日的生机。

在这里发生过的点点滴滴,开心的,不开心的,如同电影般一幕幕在靳步的脑海回放。

她想起小时候在生产间跑来跑去,被爸爸笑着赶出去的场景;她记得顾客看到新鲜出炉的牛脷酥,脸上惊喜的笑容;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店里帮忙收银,手忙脚乱的慌张心情……

她在那儿写过作业,偷吃过点心,笑过,苦恼过……这家店,陪伴她成长,承载她的记忆。如今,这家店,要先她一步消失了。

袁敏聪爬上梯子,替靳兴取下“莲兴饼家”的招牌。这四个金灿灿的大字,挂在门头三十年,如同狮子街的镇守大将军,见证了狮子街和双山市三十年的兴衰。

今天,这个金字招牌,倒下了。

靳兴的手受伤了,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覆健。店里的师傅年纪大了,萌生退意,借此机会提出退休,回家养老。

而靳步自己,总是仗着还有时间,不系统地学习制作糕饼的手艺。现在,也没机会学了。

靳步看着放在地上的“莲兴饼家”四个大字,心中的伤感再也无法压抑。她眼眶发红,啜泣着来回抚摸她最引以为傲的招牌。

靳步心中懊悔不已。

袁敏聪双手往身上蹭了几下,走到靳步身边,柔声安慰:“步步,别哭,莲兴饼家一定会再开的。”

靳步的泪水夺眶而出,捂着脸哭出声。

袁敏聪心头一紧,一把抱住靳步。靳步偏着头,靠在袁敏聪的肩上,任凭眼泪流下。

高升的车停在不远处。

早上,连峰商业投资的下属前来汇报狮子街的项目进展,提到莲兴饼家今天拆下招牌的事。

这随口一提,歪打正着为高升提供灵感。

高升原本担心,一路尾随靳步回家,会不会太过分,但这份罪恶感,被袁敏聪的动作一举歼灭。

高升在车上,正好目睹袁敏聪抱着靳步的肩膀,脸色瞬间冷了下来。他的眼底满布阴云,恨不得冲上前拨开他那只不安分的手。

他被心中那股无名火搅弄得心情不佳,眼睛却挪不开视线,像个监控摄像头,时刻注意他们的动向。

不多时,靳步一行人收拾停当,进入店内。

高升拉着脸,把车窗关上,闭目养神。

不过五分钟,高升被窗外的骚动惊扰。

几个扛着摄像设备的大哥,吭哧吭哧地把器材架在莲兴饼家门口,拍了一会儿,低头检查素材。

其中一位大哥一边检查取景器,一边大声嚷嚷:

“袁主管,您看看这个素材能用吗?”

袁敏聪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摄像大哥那儿,一起查看了素材,然后点了点头,又说了几句。

随后,大哥和其他记者继续工作,四处拍了不少视频。

高升隔着车窗,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袁敏聪擡头看了一眼莲兴饼家的门头,又四处查看一番,又大步跨入店内。

“帮我查一下,那个人是谁。”

高升指的,自然是袁敏聪。

司机领命,下车办事。

高升骨节分明的手指,一下一下地敲打着车窗,尝试抒发内心的焦躁。

约摸十五分钟,司机回来,向高升汇报他搜集到的信息。

司机聪明,假扮成新入职的正在扫街的地产中介,又是递烟又是拉家常,把摄像大哥哄得无话不谈。

高升听完,眸色加深,喉结滚动,心里那份焦虑,就是压不下去。

只要有关她的一切,他就是无法忽略。

靳步率先出门,拿着几袋东西上了自家的车,一家人先行离开,也给高升创造了机会。

就这样,高升总算摸清楚靳步的住址。尽管这个办法,不够光明磊落。

高升心情一下子好转,整个人的低气压一扫而光。

这应该是他今天最顺心的事情。

袁敏聪留在狮子街,跟进工作。

今天莲兴饼家摘牌,他打算发挥这件事的新闻价值。因此,同事过来拍摄的时候,顺带匀一些素材给袁敏聪所在的新媒体部。

袁敏聪让摄像大哥把拍到靳步的画面删除,摄像大哥满口答应,转头被高升的司机打了个岔,全忘了。

次日,双山日报的社会版刊登了莲兴饼家摘牌的新闻,照片上赫然印着靳步的侧脸。不仅纸质报纸,就连晚间新闻播出时配的素材,也把靳步拍了进去。

袁敏聪分管的新媒体部,这次报道狮子街兴衰和老店消失的新闻,引起不小的讨论。

视频中,靳步梨花带雨抚摸“莲兴饼家”招牌的片段

,被网友截取后小范围传播,评论区不乏人肉搜索视频中的美女,诸如此类的声音。

这些,相关的一干人等看到了,包括高升和袁敏聪。

靳步本人倒觉得没什么,一个侧脸而已,过几天又会有新的热点出现,把自己的热度覆盖。

袁敏聪被主编叫到办公室,夸赞他最近的选题和热点切入做得很好。

尤其是有靳步出现的视频和衍生视频,给双山日报的视频号带来了最大的流量和最多的新增粉丝。

袁敏聪听了主编一通赞扬,只是波澜不惊地点头,主编将这解读为年轻人谦虚低调,不好大喜功,是个好苗子。

袁敏聪从主编办公室出来,同组的同事撺掇着袁主管请吃下午茶。

袁敏聪照做。

在他拿到下午茶的时候,他把新奥尔良烤翅和港式奶茶放在摄像大哥桌面,开玩笑般问他为什么没有把靳步的镜头删掉。

“抱歉啊,袁主管,我给忘了。”摄像大哥挠着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

“我叮嘱过你的,志哥。”

“这……我要剪几个视频,素材不够啊。这个靳步,袁主管认识?”摄像志哥好奇地问道。

袁敏聪听到靳步的名字从同事口中传出,有点不习惯,只能再三嘱咐:

“下次注意。”

没想到,靳步的热度不降反升,过了三天,带着靳步大名的热搜还在“快点”平台的本地热榜上挂着。

靳步已经接到好几个采访请求,她本已全部拒绝,却在回家途中被记者堵在半路。

“双山焦点晚报”的记者礼貌地对靳步提了几个问题,靳步也耐心回答了。

记者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你作为莲兴饼家的接班人,有想过将这个金漆招牌挂在新店,再现老店昔日的风采吗?”

靳步一楞——这个问题,像是投向湖面的一颗石子,平静的水面激起小小的水花。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父母反对的声音,靳兴受伤的画面,小时候在店里玩的场景……还有高升签订协议那天,拿走几袋糕饼的背影。

她一路以来的不确定和不坚定,此刻被迫亮相于台前。她想借这个机会,在镜头前,逼自己一把——只要将开店的心思昭告天下,此后就没有放弃的退路。

她一脸严肃,目光坚毅:“我有信心,也有耐心,我会用最大的诚意,尽力为传统糕饼行业发光发热。不忘初心,勇往直前,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意。”

靳步这一番肺腑之言,把相关话题顶到本地热搜榜单第一位。

视频标题“震惊!双山美女竟如此‘三心二意’ ”,起得既精辟又模棱两可,让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甘愿贡献点击和流量。

这下子,靳步的形象彻底和传统糕饼捆绑,永高实业也抓住热点,在双山日报买了版面,连日发布有关狮子街市政工程和有利于企业正面形象的软文。

靳步上热搜的事传至秘书处,同事们拿这个事情调侃她。

虽说是调侃,本身是善意的,大家支持她,鼓励她,给她画饼,还让她记得以后给他们这群客人打折。

靳步想开一家传统糕饼店的决心,被更多人看见了。

关注,是一种变相的监督,也可以理解为动力的来源,惰性的天敌。

靳步暗中做了一个决定。

她要自学做传统点心,悄悄变强大,目标是,终有一天,惊艳众人,做打脸爽文的女主角!

至于开店,暂且搁置,毕竟启动资金是最大的难题之一。她打算上班赚钱,闲暇时做糕点。

她计划模仿私房甜点的路子,先小范围接单,待出单量和出品质量稳定,就开始做接龙,按单制作,这样既能减少原材料损耗,控制成本,也能得到顾客的及时反馈。

就这么定了,她心想。

莲兴饼家被砸后,一直处于停业状态。店内的师傅们也没有开工,之前仓库存放的原材料还剩不少,其中一部分低价转卖给同行,包装已经打开了的,不可能有销路。

靳步把用剩的原材料分批搬回家,打算用来练手。

反正赔偿金马上到位,靳兴和裴玉莲就结店内师傅们的遣散费;下个月毕业典礼后,他们就和袁爸爸丶袁妈妈动身去旅游。

接下来,靳步和袁敏聪各自有一段独居日子。

天赐良机啊。

想到这里,靳步已经摩拳擦掌,在脑海里演练了无数遍,就差实战。

万事俱备,只欠独处。